龔江蓉
(中國瑞林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1)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逐步重視環境保護工作,促使眾多行業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廢物均需要按照國家標準展開嚴格的處理,從而對環境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面臨著可用資源逐漸緊缺的局面,因此除了對廢物展開處理之外,也需要對其加以綜合回收利用,從而提升資源利用率。
對廢渣處理并綜合回收,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對部分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廢棄物展開處理,除了對其進行合理的處置避免造成環境污染之外,同時也需要滿足資源回收利用要求。借助于高效循環利用資源,進而在生產過程中降低能耗,實現零排放,對環境起到更加良好的保護作用。這樣則能夠在我國現行的經濟發展背景下構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模式,進而充分適應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創建循環經濟,實現社會、環境以及經濟之間的協調共生。
基于我國當前階段的生產發展實際情況而言,產生廢渣的行業種類相對較多,其產品生產涉獵面較廣,但是卻難以形成良好的資源保障作用。這是由于各個主體均不具備強有力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較低的資源回收利用水平。通過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對廢渣中的可用資源進行提取,從而提升資源利用率,促進現代生產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等目標的實現[1]。
結合當前生產實際情況來講,涉及多種不同的廢棄危險物,其大多數具有較為復雜的成分且危害性相對較大,則在處理過程中需要秉持著經濟性、安全性以及技術可行性的三重角度對處理工藝加以合理的選擇,從而在最終完成廢物的處理之后實現最大化的輕量化、無害化以及資源化。在處理廢物時,如針對醫藥廢物、廢礦物油以及廢有機溶液等此類具有可燃特性的物質加以處理時則可以選擇焚燒的方式。而諸如乳化液、酸堿類廢物以及重金屬廢液等,可采用適合的物化方式加以處理。廢物處理中可用于資源化的部分,則可以通過相應技術路線對其進行回收之后綜合利用。對固態無機廢物以及含重金屬廢物等采用固化處理后,再進行填埋[2]。
圖1 為一般情況下的廢渣處理流程。

圖1 廢渣處理工藝流程
在該基礎處理工藝流程中,涉及眾多不同的應用系統,分別負責相應的處理方式,具體來講,其中物流以及暫存方式對應廢物接收系統以及預處理系統,各種物料的組合進料等方式則對應干燥以及給料系統。焚燒系統中包含了余熱利用、脫硫、煙塵凈化、收塵等眾多處理環節,同時包含了獨立的物化與廢水處理系統,穩定固化以及安全填埋處理。
在該處理工藝流程中,除了基礎的處理系統對應工藝之外,也包含了公輔系統的處理流程。具體來講,首先是爐體出口煙氣,通過余熱鍋爐,進入急冷塔進行冷卻處理,利用布袋收塵器對煙塵加以收集,進而通過脫硝系統完成煙氣處理,再送入煙囪進行達標排放[3]。同時公輔系統中,也包含了對廢水以及廢渣的有效處理方式。公輔系統處理流程如圖2 所示。

圖2 公輔系統處理流程
廢水由于產生的途徑不一,則處理方式應根據水質進行差異化選擇,一般情況下可單獨選擇物化處理方式或是結合生化處理的方式。生產產生的廢水通常需要在廠內對廢水進行集中處理,當經過基礎處理后檢測水質是否到的污水處理廠的接收標準,完成后需要統一向園區內污水處理站進行排放。若廠內的工藝水平較高,則可以直接對其加以凈化處理,從而達到可回收用水標準。生產產生的固體物廢棄物的處理方式可通過幾種不同的方式加以處理,比如,廢水處理產生的石膏可以銷售,危廢可以委托處置、一般工業固廢可以綜合利用、填埋、生活垃圾可以焚燒發電等。
頂吹爐、側吹爐以及回轉窯等處理方式等均屬于常用的火法處理技術,其中頂吹爐可對有價金屬加以回收,側吹爐用于對各種廢渣肥料等展開無害化焚燒并回收有價金屬,回轉窯多單獨應用于無害化處理。
通過浸出-萃取-電積的處理,該方式屬于濕法處理技術,其能夠有效的對有價金屬中的危險物加以處理。
物化技術利用危險廢物在物理和化學性質上的差異,將其有害成分進行分離或濃縮。
穩定固化后進行填埋,是將危險廢物與環境隔絕的重要措施。危險廢物焚燒飛灰、灰渣等送穩定化固化車間處理,經穩定化固化處理后的固化體進行養護后運至安全填埋場填埋。填埋是對有害廢物與環境加以隔離的關鍵舉措,通過穩定固化處理,促使危險廢物的危害等級有效降低,在后續進行填埋之后的環境污染等級將會有效降低。
除了上述通過火法、濕法工藝對可利用資源的回收處理外,還有很多方式對廢棄材料進行回收,用于二次綜合利用[4]。運用于常見的有建筑材料,如建筑粗細骨料、混凝土空心磚、砌塊、混凝土預制件結構預制件等。
例如,公司某江環保項目的處理規模為28 萬t/年處理量,采用了回轉窯加側吹爐加等離子爐;某大環保固廢處置項目,處理規模為22 萬t/年處理量,采用了頂吹爐加側吹爐加濕法工藝;某稀有貴金屬回收項目,采用了側吹爐加濕法工藝,該項目主體是對含有價金屬的廢渣展開處理,并對其中可重復利用的稀貴金屬資源進行回收,有效提升稀貴金屬的資源利用率,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保護作用。
項目財務評價包括增值稅、所得稅、環境保護稅、增值稅優惠政策等相關內容,基于實際來展開,需要結合項目具體情況,研究可適用稅率,及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廢物處置和綜合回收項目,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有:專業技術服務稅率6%;加工勞務稅率13%;貨物銷售稅率13%。通常同個項目因服務種類不同,適用不同稅率,需分開核算,如未分開核算,稅率從高。
具體來說,采取填埋、焚燒等方式進行專業化處理后未產生貨物的,受托方屬于提供《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財稅〔2016〕36 號文件印發)“現代服務”中的“專業技術服務”,其收取的處理費用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專業化處理后產生貨物,且貨物歸屬委托方的,受托方屬于提供“加工勞務”,其收取處理費用適用13%的增值稅稅率。專業化處理后產生貨物,且貨物歸屬受托方的,受托方屬于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其收取的處理費用適用6%的增值稅稅率,受托方將產生的貨物用于銷售時,適用貨物的增值稅稅率13%。
該類項目涉及的增值稅優惠政策主要是《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財稅〔2015〕78號),《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稅〔2019〕90 號)為〔2015〕78 號文的補充調整。納稅人銷售自產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提供資源綜合利用勞務,可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具體退稅比例根據原料種類及原料占比不同而不同。
項目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也有不同,根據企業所得稅及實施條例,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包括公共污水處理、公共垃圾處理、沼氣綜合開發利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海水淡化等)享受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企業購置并實際使用《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節能節水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和《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專用設備,該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按照目錄規定的廢物資源為主要原材料,產品原料來源符合要求并且符合相關技術標準,減按90%計。符合規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企業所得稅稅率政策。
環境保護稅《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2018 年1 月施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對應稅固體廢物(含危險廢物)進行綜合利用,并且符合相關環境保護標準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評價管理規范的,可享受環境保護稅免稅優惠[5]。
在展開廢渣處置以及綜合回收項目時,財務評價應當對項目中的原料進行劃分,對計價標準進行分析。以公司設計的項目為例,涉及原料有一般工業固廢,包括廢棄資源、采礦業產生的一版固體廢物、食品等行業產生的一般固體廢物、輕工,化工,醫藥,建材等行業產生的一般固體廢物、鋼鐵、有色冶金等行業產生的一般固體廢物、非特定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般固體廢物、以及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 年版)或經鑒別認定具有危險特性的,共50 類,467 種危險廢物、還有建筑垃圾及市政工程等。這些廢物包含著可資源化的危險廢物以及一般固廢,包括生活垃圾分揀廢金屬、廢電路板、廢五金設備廢電路板、電鍍污泥、含銅污泥、酸洗污泥等危險廢棄物等眾多材料均屬于可回收利用的資源化廢物。
3.3.1 收費原則及方法
由于對廢渣進行處置的過程中,需要涉及較為復雜的處理手段,其中包括技術、設備以及人力資源等,均存在著明顯的專業性特質。因此,大多數產生廢渣的單位在對廢渣進行處置時,經常性委托第三方加以處理。這樣的專業處置單位能夠以最佳經濟性價比的手段展開妥善處理,基于此,則需要由廢渣產生主體向第三方處理機構繳納相應的危險廢物代理處置費用。而繳納這一費用的標準則由省,市,自治區內主管部門制定,并報市級政府單位加以審核,確認批準后向省級價格主管單位加以報備。對危險廢物處理以及綜合利用項目展開財務評價時,處置費作為營業收入的一部分。對廢渣展開處理時,第三方機構所收取的處置費,其類型歸屬為經營性服務收費,一般情況下根據危險廢渣的處置成本補償以及合理盈利標準展開界定。對廢渣展開處理時,其成本通常情況下表示為廢渣進行集中收集、運輸、儲存時所產生的費用,包括各種人力、物力、設備、材料等消耗資金以及保險費用。
3.3.2 財務評價對項目收費的處理
以所負責的項目為例,由于在對廢渣處理各地政府出臺的指導價不同,一般規定為不能高于地方政府限價,下浮不限。也有規定上浮限價在30%以內,下浮不限。目前市場行情下,處置費普遍低于政府指導價格。若在處理過程中業主并未提供詳細標準,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依照政府部門所提供的指導價格向下調整10%~30%左右。
對一般的廢渣處理與綜合回收利用項目展開財務評價時,應當綜合多個不同角度,包括技術的合理性、經濟性、安全性、環保性等眾多角度。且考慮到在實際處理過程中的原料種類相對較多,具有較為復雜的成分,因此在對其展開綜合財務評價時,需要對是否計價展開判斷,并確定計價時其中所涉及的有價金屬計價系數以及基準價格等。
若含有綜合回收項目,具有較多不同的回收產品,財務評價時應當充分考慮產品的計價問題。且部分處理的原料需要收取處置費,應對該類物料進行判斷,并計算處置費。
各種處理工藝生產成本不同,如何以先進的、可靠的、環境友好的技術,最優化的成本展開廢物處置及綜合回收,達到最大經濟效益,以實現環境保護及城市資源再利用的目的,是廢物處置和綜合回收的方向。
基于本文當中的角度來講,廢渣處置與綜合利用項目具有良好的環境保護作用,并能夠有效提升資源利用率,充分節約社會生產資源,為循環經濟奠定了良好基礎?;谶@樣的工程項目展開,除了社會效益之外,也需要對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展開分析,就需要做好財務評價工作,通過分析項目實際情況、工藝特點、原料、相關稅收政策、處置費用等,從而基于多個角度對項目展開的經濟性與可行性進行總結,確保項目最終具有合理的效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