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供稿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傳遞低碳環保出行理念,促進城市的綠色健康發展,9 月22 日上午,南京公交集團在棲霞區馬群街道馬群市民廣場舉行2023 年公交出行宣傳周暨“小藍鯨”微循環公交啟動活動。
南京市城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凌向前,南京市棲霞區區委常委、副區長劉海濱,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副局長金慶毅,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副局長方中明,南京公交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趙亮,南京市交通運輸局運輸處處長陳兆棟,南京市交通運輸局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一支隊支隊長鄧志勇,南京市棲霞區馬群街道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佘凌云,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郎亮參加了活動。活動由南京公交集團黨委副書記李浩主持。
啟動儀式上,第二客運公司駕駛員發出綠色出行倡議。南京公交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趙亮講話,他指出,此次推出微循環公交“小藍鯨”服務品牌,立足“短途、靈活、便捷”的原則,規模性、系統性的建設“微循環”公交線網,充分發揮地面公交承接市民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未來三年,南京公交將持續以“微循環”線網建設為主要方向,實現“地鐵到站、公交到家”。
凌向前向奮戰在公交一線的廣大干部職工表示最誠摯的問候,并提出三點希望:一是繼續做綠色出行的參與者,用優質的綠色服務踐行責任擔當。二是繼續做綠色出行的推動者,以便捷的微循環體系贏得市民口碑。三是繼續做綠色出行的排頭兵,以創新高效的舉措提升發展質量。
“小藍鯨”是“快、干、支、微”四級常規公交線網體系內的微循環公交,主要解決受道路通行條件等因素限制,無法通過接駁支線實現線網覆蓋的“背街小巷”出行問題,以線路短、車次頻、周轉快“短頻快”的創新模式,串聯起周邊居民區、學校、社區醫院、集貿市場等場所,減少市民通行時間,實現“地鐵到站、公交到家”。截至目前,南京公交已開通9條“小藍鯨”微循環公交。
(裴曉燕)
8 月31 日上午,雨花臺區特殊教育學校老師將一面寫有“增設站點紓解百姓愁盼,高效服務彰顯責任擔當”的錦旗送到南京公交集團,對南京公交專門在153 路、158 路、Y22 路公交線路上增設了“寧蕪公路·梅滿路”站點,方便師生出行表示感謝。
雨花臺區特殊教育學校位于板橋街道梅滿路盡頭,校門口距離雄風路大道有一條背街小巷,路幅較窄,無法通行公交,最近的“殷富莊”公交站點距離學校還有一段距離,學生出行有所不便。
接到學校增加公交站點的訴求后,南京公交集團高度重視,在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局一支隊的指導下,聯合雨花臺區交通運輸局以座談會的形式了解特校的站點增設需求,前往現場勘查特校周邊公交站點及線路通達情況,結合寧蕪公路、梅滿路道路客觀條件,實地選定最安全、便捷的站臺設置點位,用最快的速度落實到位。
為填補道路空白,方便市民公交出行,今年以來,南京公交集團已新辟、調整公交線路39 條,增設公交站點35 處。每一條線路、每一處站點調整的背后都凝聚著南京公交人服務民生的深厚情懷。南京公交集團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扶弱助殘、暖心幫扶、為民解憂,以實際行動彰顯公交擔當。
(馬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