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麗
課堂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陣地,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主渠道,課堂改革是學校教育的主旋律,教學質量始終是學校的生命線。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各個學校紛紛以課堂改革為突破口,探索高效課堂范式。在當前課堂改革的浪潮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特色樣本,“立學課堂”便是其中之一。
“立”和“學”是“立學課堂”的兩個核心要素,“立學課堂”旨在“立人”“立根”“立身”,主張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具體操作策略可以概括為12個字: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踴躍展示是“立學課堂”一個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旨在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展示個人成果的過程中實現(xiàn)個人價值,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意義。筆者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以“展示”為抓手,踐行“立學課堂”理念,讓學生站在數(shù)學課堂的“C位”,讓學生在踴躍展示中提升核心素養(yǎng)。在本文中,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探討了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引導學生踴躍展示的意義和策略,以供參考。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引導學生踴躍展示的意義
展示是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在獨立預學或者合作研學之后,通過口頭表達、演示操作等方式,將個人或者小組的探究學習結果呈現(xiàn)給他人的過程。展示是以一種分享與交流的方式,做到知識的外化、思維的外顯。而“踴躍”體現(xiàn)了學生展示的態(tài)度,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標志。
在踴躍展示的過程中,學生熱情高漲,思維活躍,既表現(xiàn)了自我,又幫助了他人;既分享了成果,又交流了思想。首先,踴躍展示促進了學生的探究學習。為了有效展示,在同學面前具有良好的表現(xiàn),學生勢必會認真預習、潛心探究,以獲得豐碩的學習成果,從而無形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其次,踴躍展示能夠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踴躍展示增加了學生間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所以,踴躍展示是“立學課堂”的一種表達策略,是學生積極成長的美好姿態(tài)。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引導學生踴躍展示的策略
(一)營造踴躍展示的氛圍
為了激發(fā)學生展示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展示、交流的主體,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展示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輕松和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樂于展示,勇于表達。
首先,教師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平等、民主為前提,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因此,教師要和學生平等相處,要以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其次,教師的寬容是學生踴躍展示的前提。在學生展示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允許學生提出不同意見,允許學生質疑批判,給予學生言論自由的權利,以保護學生的獨創(chuàng)意識。教師還要允許學生犯錯,包容學生的錯誤,對學生少批評、多鼓勵,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信心,使學生能夠大膽展示和自由表達。最后,教師可以適當借助多媒體手段,激發(fā)學生展示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展示的最佳狀態(tài)。此時的學生表現(xiàn)欲強、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展示、互動的效果最為理想。因此,教師要善于優(yōu)化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fā)學生展示交流的興趣,為學生營造踴躍展示的氛圍。
(二)搭建立體展示的平臺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小學數(shù)學“立學課堂”中,教師要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引導、激勵學生進行展示交流,以增強學生展示學習的效果。在數(shù)學課堂中,筆者為學生搭建立體的展示平臺,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展示機會。
1.獨立展示與合作展示相結合。傳統(tǒng)課堂展示一般以獨立展示為主,即由教師指定學生回答問題。獨立展示可以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表達能力。合作展示常常用于小組合作學習之后,一般由幾名學生相互配合,集體展示學習成果。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堂教學既強調學生獨立思考,又倡導學生合作學習,主張通過團隊協(xié)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踴躍展示時,可以采取獨立展示與合作展示相結合的方法,為學生搭建立體展示的平臺。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角形”相關內容時,筆者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索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在學生完成小組討論與動手操作之后,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匯報,由一名學生講述方法,另一名學生動手擺小棒,還有一名學生板書算式和規(guī)律,合作完成展示任務。合作展示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將獨立展示與合作展示相結合,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展示機會,讓學生在豐富的展示活動中鍛煉個人表現(xiàn)能力和集體合作能力。
2.言語展示與動作展示相結合。言語表達是學生展示的主要方式,言語展示是指讓學生通過口頭表達,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讓學生進行言語展示,很少讓學生進行動作展示。這種單一的展示方式,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削弱了展示的效果。小學生的動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所發(fā)展,直觀形象的動作展示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調動學生展示的積極性。例如,實物模型操作、肢體語言表演動作展示,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展示興趣,幫助學生在畫一畫、擺一擺、折一折、剪一剪等過程中,發(fā)展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相關內容時,在學生自主探究了正方體展開圖后,筆者組織學生進行展示、交流,讓學生一邊演示,一邊介紹方法,將剪開的正方體慢慢展開。有了實物操作的支撐,學生的表達更加清楚,空間觀念更加清晰。
3.組內展示與班級展示相結合。課堂展示可以分為組內展示和班級展示。組內展示是指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展示、交流,由組長組織組員在小組內部進行匯報和討論,說說各自的觀點,梳理共同的疑問,這是一個小范圍的展示活動,其目的是為更大范圍的交流做好準備。班級展示是在全班范圍的展示活動,在展示時一般邀請有代表性的小組,討論和展示典型問題。班級層面的展示能給學生更大的獲得感和滿足感,提高學生展示的積極性,激勵學生踴躍展示。在教學實踐中,為了增加學生課堂展示的機會,增強展示學習的效果,教師應當將組內展示與班級展示相結合,先引導學生進行組內展示,再鼓勵學生進行班級展示。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角形”相關內容時,筆者在提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這個問題后,讓學生獨自思考解答方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交流各自的想法,并進行操作驗證。當學生在組內完成展示交流之后,筆者又組織了班級展示活動,邀請多個小組在班級展示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小組用測量計算法,借助量角器分別測量出3個角的度數(shù)再求和;有的小組用折疊拼接法,把三角形的三個角拼在一起,組成一個平角;等等。筆者將組內展示與班級展示相結合,讓學生充分交流、討論,有效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的認識,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三)做踴躍展示的助推者
在踴躍展示的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要擔任好課堂展示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助推者,要激勵、指導學生展示,增強展示交流的效果,讓學生在高效展示中提升核心素養(yǎng)。
1.合理安排展示內容。教師不僅要激發(fā)學生展示的興趣,讓學生進入踴躍展示的狀態(tài),還要讓學生善于展示,做到言之有理。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展示內容,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交流話題。展示內容應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展開,可以是學生的學習成果,也可以是學生的疑難困惑。在集體展示活動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設計展示內容,設置討論話題,選擇難點問題、拓展問題或開放問題,將學生的展示話題引向一些典型的、易錯的問題,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獨特的想法,展示自己所采用的方法及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2.搭建有效展示橋梁。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點燃學生的表現(xiàn)熱情,引導學生進入踴躍展示狀態(tài),還要善于為學生搭建有效展示的橋梁,為學生展示提供輔助。為增強學生展示交流的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導學單進行展示。當學生在展示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伸出援手,用言語啟發(fā)點撥,幫助學生順利展示,或者充當學生的合作者,幫助學生板書記錄。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展示內容投影在電子白板上,將操作材料放置在實物展臺上。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筆者組織學生進行展示、交流,讓學生將活動記錄單投影到電子白板上。放大后的活動記錄單既方便學生匯報,也方便其他學生觀察。在學生比較、分析記錄單上的數(shù)據(jù)時,筆者適時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圍繞“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之間的關系”進行討論,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3.巧妙傳授展示方法。有效的展示以科學的方法為支撐,要想增強學生展示學習的效果,教師必須傳授學生良好的展示方法。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的展示能力較弱,主要原因是他們的表達能力較差,如表達時語無倫次、不得要領、講不完整等。有效的展示需要表達有邏輯、語言完整、層次清晰,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在表達時做到簡潔明了、聲音響亮、語速適中和吐詞清晰。教師可以在學生展示過程中示范引領,也可以點撥暗示,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習得方法,學會正確地展示。例如,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操作展示時站在實物模型正前方時,可以提醒學生站到操作物體左側或右側,以免遮擋其他同學的視線;當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講解不到位時,可以假裝沒有聽明白進行提問,引導學生進行全面透徹的講解;在學生集體展示時,教師要提醒小組成員輪流展示、相互配合,確保每個學生都有講解的機會;等等。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展示進行診斷性評價,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錯誤。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平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