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肖涵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核心素養”是學科課程的目標導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全體教師的使命擔當。核心素養是一種根基性素養,是學生發展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包括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書法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載體之一,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平臺之一,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書法教師,應具備全新的教育觀念,不僅要教給學生書法知識,培養學生書法技能,還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學校有許多書法教育途徑,除了通過書法課堂開展教學活動,還可以借助書法社團開展教學活動。筆者將學校書法社團作為書法教育的陣地,結合日常活動的開展,談談“立德樹人”理念下的學校書法社團活動的思考與實踐。
一、精心謀劃布置,用環境怡情潤心
學校書法社團是由愛好書法的學生組成的一個團體組織,書法社團活動室是學生練習書法的重要場所。書法社團活動室的環境應當安靜舒適,充滿墨香氣息。環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為了給學生創設良好的社團活動環境,筆者進行了精心謀劃。
在社團環境建設方面,筆者從物態環境與文化環境兩個維度進行建構,并發動學生參與,一起謀劃設計,共同動手布置。首先,筆者引導學生將課桌椅由原來的“排排式”擺放成“半環形”,這樣不僅增添了美感,增強了藝術性,而且讓師生互動交流更加方便。其次,筆者在教室前墻的醒目處張貼了“書法教室管理制度”和“書法社團活動安排”,以幫助學生形成規則意識,促使學生有條不紊執行活動安排。再次,筆者在教室左右兩邊墻上懸掛了兩幅裝裱精美的名家書畫作品和一些格言警句書法作品,以彰顯書法的魅力。最后,筆者將教室后墻作為學生的作品墻,用來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讓學生擁有自我展示的平臺。
在創設了外觀優美而不失文化氣息的物態環境之后,筆者組織學生一起打造文化環境,以小組建設為抓手,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若干小組,組建學習共同體。學生通過民主選舉選出組長,由組長帶領組員一起討論,給自己的小組設計組名、口號、組徽等。各個小組的名稱很有藝術性,如書圣組、墨香組、藝神組。他們的口號也很霸氣,如“筆劍如風,筆走龍蛇”“墨香撲鼻,書寫春秋”“筆墨飛舞,點墨成神”。各個小組還制定了小組公約,進行了詳細分工,明確了任務職責。
創設良好的社團活動室環境,可以放松學生的心情,潤澤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擁有一個溫馨舒適的書法活動場所,為書法社團活動的有效開展保駕護航。
二、優化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書法
“興趣是成功的秘訣”,成功的書法教育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喚醒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愛上書法。書法社團的學生起初都是帶著好奇心而報名參加的,一旦他們發現書法練習很無聊、很辛苦,他們的興趣之火就會熄滅。書法練習是一項枯燥單調的學習活動,時間一長,許多學生就會感到厭倦,他們的興趣就會逐漸消耗殆盡。因此,教師要不斷地優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持續為他們注入動力,培養他們的毅力和恒心,使他們真正愛上書法。
(一)情境添趣
書法社團活動的重點是練習寫字,或練習軟筆書法,或練習硬筆書法。許多教師在開展書法社團活動時,會直接把書寫練習的內容告訴學生并進行示范指導,然后讓學生一直練習。這種直白的開場和簡單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創設形象生動的情境,給予學生直觀感知和情感體驗,以吸引學生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三點水”時,筆者借助多媒體手段,播放了一段唯美的視頻短片《水的特寫》,在學生欣賞短片的同時引出“水”的話題,導入課題“三點水”。接著,筆者繼續借助多媒體課件,向學生介紹“水”字的演變歷史,讓學生直觀了解“水”字在書法發展史上的有趣變化。優美的音樂與形象的畫面完美結合,讓“水”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富有靈氣,加深了學生對“三點水”的認識和理解。
(二)授之以漁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寫出一手好字,必須掌握書寫方法,學生只要掌握了書寫方法,心里就有了底氣,就不會厭倦寫字,就能在勤學苦練中練就一手好字。
寫字技巧和方法是書法教學的重點內容,包括常用筆法、基本筆畫、偏旁結構等方面。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掌握“起筆、行筆、收筆”中用力的輕重、線條的粗細等技巧,掌握常見漢字的結構特點。學生不是天生就掌握寫字技巧與方法的,而是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學會的。在傳統的寫字教學中,教師一般先進行示范,然后傳授學生寫字方法,引導學生一筆一畫地模仿練習。
在核心素養導向下,教師不能僅僅靠講解示范,指導學生臨帖和模仿,而是要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探究實踐、嘗試體驗、感悟提煉。比如,在結構教學中,筆者鼓勵學生分類觀察,在分析比較中探尋字體的結構規律,探討筆畫布局,正確處理漢字各部分的位置關系。如左右結構的字應當左右占位均等,堅持左緊右舒的原則,上下結構的字要做到上下勻稱、上輕下重,等等。在書法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主動觀察字形并進行一定的思考,學會舉一反三,用心歸納結構比例,自主總結寫字方法和技巧。
(三)比賽促練
小學生天生具有好勝心理,比賽能夠激發他們的潛力。在書法社團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比拼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比賽,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
在書法社團活動中,比賽是一種有效的激趣方法。筆者通常將全體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小組賽,然后匯總各組的總成績,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小組集體比賽的優點是可以避免書法基礎較差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當基礎較差的學生融入小組之后,基礎好的學生能夠幫助他們,帶動他們一起努力進步,增強其歸屬感與自信心。小組之間的競賽還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之間的凝聚力,使小組成員合作共贏。在每次比賽結束后,筆者會及時進行評比,對優勝組進行點評和獎勵,如授予“王羲之小組”稱號,獎勵小組成員每人一支毛筆等。這可以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對書法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寫字動力。
三、滲透德育美育,讓學生崇德尚美
書法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書法社團是書法教育的重要平臺。在書法社團活動中,教師不僅要進行書法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引領學生傳承中華書法文化,還要實施德育與美育,用書法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
(一)德育為核,書法育德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明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是做人的根本,中華民族具有優良的道德傳統,愛國是一種最為重要的道德品質。
在書法社團活動中,筆者把愛國主義作為首要的德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將愛國的種子播撒在他們的心田。筆者在書法教學中插入一些書法家的故事,用故事啟迪他們,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例如,在教學顏真卿字體時,筆者為學生講述了大書法家顏真卿為國殉難的故事。真實感人的故事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有助于培養學生美好的道德情操。
愛國主義的范疇很廣,愛家鄉、愛文化、愛學習都是愛國的表現。在教學王羲之書法時,筆者為學生講述了王羲之的書法成就,引導學生欣賞王羲之的真跡,領略中華優秀書法藝術的魅力。接著,筆者講述了王羲之“潛心苦學把墨當飯”的故事,讓學生學習王羲之專心刻苦、勤奮好學的優良品質。在書法社團活動中,筆者以德育為核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陶冶他們的道德情操。
(二)美育為重,書法毓美
蔡元培說過:“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美育是關乎人性的教育,美育與德育相輔相成,對提升國民精神文明素養具有重要價值。美育的載體有多種,漢字是具有美育功能的一種工具,書法教育是其中的重要載體,教師可以依托書法教育實施美育,培養學生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通過書法教育與審美教育的結合,引導學生感受書法的藝術美,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
在書法社團活動中,筆者以美育為重點,借助書法教育,有機滲透美育。筆者引導學生欣賞書法作品,分析漢字的結構,在寬窄、疏密恰當的比例中感受字體的結構美與章法美,在線條的粗細、虛實、剛柔變化中感受書法的形式美與姿態美,多維度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和審美想象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書法不僅具有形式美,而且具有內容美,在書法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一些內容健康、思想積極的作品,組織學生學習欣賞,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比如,筆者在引導學生欣賞毛澤東的書法時,介紹了他的作品《沁園春·雪》,引導學生領略北國的壯麗美景,感受氣勢磅礴的意境,體會作者的豪情壯志。
四、建立評價機制,用評價規范鞭策
評價是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具有診斷激勵等功能,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獲得成長。在書法教學中,教師常常會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作品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為了保證書法社團活動的質效,提高學生書法活動的自覺性與有效性,筆者建立了書法社團活動評價機制,用評價指導學生,規范他們的學習行為;用評價鞭策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評價中,筆者將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采取學生自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關注學生書法練習的過程。如果學生在書寫時出現書寫姿勢、握筆姿勢不正確的問題,筆者就會及時進行評價,糾正他們。另外,筆者也會采取賞識性評價,對學生寫得結構均勻、線條優美、整潔美觀的漢字,筆者會用紅筆及時圈畫出來,給予學生表揚,為學生增加自信。
結語
立足學校書法社團,教師可以引領學生認認真真寫字,端端正正做人,培養學生書法興趣,教授學生書法知識技巧,引導學生弘揚和傳承書法文化。同時,通過在書法教學活動中滲透美育、德育,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審美情趣,陶冶學生道德情操,為學生培根鑄魂。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