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勒比箱形水母
近日,丹麥和德國的科學家指出,加勒比箱形水母盡管沒有集中的大腦,卻具備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科學界普遍認為,擁有從經驗中學習和適應行為(如在燒傷后避免熱鍋)的能力的生物,通常擁有相對較大的大腦,且生物學結構比較復雜;水母只能進行最簡單的學習,它們可以對持續的刺激(聲音、觸摸等)產生習慣。但研究團隊發現,加勒比箱形水母擁有更精細的學習能力,它們可以從錯誤中汲取教訓,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在實驗中,科學家將加勒比箱形水母置于一個水箱內,通過視覺上的設置,成功誘導加勒比箱形水母撞上水箱壁。但在經過了幾分鐘的訓練后,12只加勒比箱形水母都開始躲開水箱壁,這說明它們從碰撞中汲取教訓,并改變了自己的行為。與實驗剛開始的情況相比,實驗結束時,加勒比箱形水母的碰壁次數減少了一半。
美國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除了甜、酸、咸、苦和鮮這5種基本味道外,或許還存在第6種基本味道,這種味道就是“氯化銨”。
幾十年來,科學家已認識到舌頭對氯化銨這種物質存在強烈反應,但不確定其中的相關機制。近年來,他們發現蛋白質OTOP1能使細胞檢測酸味。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氯化銨與酸一樣有效地激活了OTOP1受體。小鼠測試也證實,那些攜帶OTOP1的小鼠能避開攝入氯化銨,而那些OTOP1被剔除的小鼠則不介意這種味道。

氯化銨
研究人員計劃進一步探索OTOP1受體對氯化銨的反應。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氯化銨的味道會有一個更加直觀的名字。
近日,美國和中國的聯合研究團隊發現,在地球上壓力最大的地球內核中,鐵原子可以發生快速的“集體運動”。一些鐵原子團可以在這里瞬間改變位置,同時保持鐵的底層金屬結構。這種運動被稱為“集體運動”,就像晚餐客人在餐桌上一起更換座位。
近年來,一些科學家通過對地震測量數據的研究發現,在如此強大的壓力下,地球內核卻表現出了一定的柔軟、可延展性。研究人員表示,鐵原子的這種“集體運動”或許可以為其提供解釋。

地球內部示意
該團隊的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發現,固體鐵在地球深處變得異常柔軟,因為它的原子移動能力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這種運動能力使地球內核的剛性、抵抗剪切力的能力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