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摘 要: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本文闡述了食品檢測的主要內容、食品檢測的重要性,并針對食品檢測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食品安全;食品檢測;食源性疾病
The Importance Analysis of Food Testing for Food Safety
ZHOU Yu
(Liaoning Provincial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Food safety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contents and importance of food testing,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faced by food testing.
Keywords: food safety; food detection; food-borne diseases
隨著食品供應鏈的復雜性的不斷增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也變得愈加復雜。食品安全問題可能會對人們的生命和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同時會對經濟造成巨大損失。為了確保食品的安全,食品檢測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诖?,本文分析了食品檢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 食品檢測的主要內容
1.1 原料檢測
對食品生產所使用的原料進行檢測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首要環節。原料檢測旨在確保食品原材料的質量和安全性。原料檢測包括對原料的來源、生產過程、儲存條件等方面的檢查。原料檢測通常涉及對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等食品原材料的檢測,以確保它們不含有化學物質、重金屬、農藥殘留等有害物質。例如,針對農產品,原料檢測可能包括對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的檢測,以保證食品生產所使用的原料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通過原料檢測,才能確保生產食品的原材料是安全的,從而減少后續食品加工環節的風險[1]。
1.2 生產過程檢測
生產過程檢測是確保食品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衛生的重要環節。這包括對生產設備、生產環境、生產工藝等方面的檢查。生產過程檢測旨在監測食品的加工、包裝、貯存等環節,以避免交叉污染、食品中毒等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例如,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生產過程檢測可能包括對生產設備的衛生狀況的檢查,進而確保設備不會污染食品。通過生產過程檢測,可以及時發現和糾正潛在的食品安全隱患,確保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2]。
1.3 成品檢測
成品檢測是保障消費者權益的關鍵環節。成品檢測是對最終的食品產品進行檢測和監測,以確保其質量和安全。這包括對食品的理化性質、微生物污染、添加劑使用等方面的檢查。例如,在肉類制品的成品檢測中,可能會檢測食品中的脂肪含量、蛋白質含量以及添加劑如抗氧化劑和防腐劑的使用情況。成品檢測通常包括對食品的外觀、口感、味道等質量指標的評估,以及對有害物質、細菌、病毒等的檢測。通過成品檢測,才能確保最終銷售到市場上的食品是安全的、符合標準的產品。成品檢測不僅有助于保障消費者的權益,還能維護食品市場的信譽和可持續發展。
2 食品檢測的重要性
2.1 防范食源性疾病
食品檢測在防范食源性疾病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食源性疾病是由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如細菌、病毒)或有害物質(如農藥殘留、重金屬)引起的疾病。通過食品檢測,可以及時檢測和監測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和有害物質,確保食品的安全性。這有助于防止食品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暴發,保護消費者的健康。特別是在大規模食品生產和供應鏈中,食品檢測可以追蹤和控制潛在的食源性健康風險,減少疾病傳播的可能性。
2.2 避免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食品檢測有助于識別和排除不合格的食品產品,防止其流入市場。不合格的食品可能包括質量不達標、有安全隱患或不符合法規標準的產品。通過成品檢測和市場監測,可以及時發現和召回不合格產品,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維護市場秩序和食品行業的聲譽,避免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同時,還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風險[3]。
2.3 有助于建立質量責任體系
食品檢測有助于建立和維護質量責任體系。通過檢測和監測食品的質量,可以追蹤食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識別潛在的風險和問題,并促使食品生產者和供應商采取措施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確保食品質量符合法規和標準。同時,相關部門可以制定更嚴格的法規和監管措施,對不符合標準的食品進行處罰和召回。建立質量責任體系有助于建立食品安全的長效機制,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和社會的穩定。
3 食品檢測存在的問題
3.1 檢測技術和設備滯后
食品檢測工作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檢測技術和設備的滯后。隨著食品生產和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新的食品安全隱患和問題不斷涌現,傳統的檢測方法可能無法滿足需求。此外,一些新型的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微生物污染等問題需要更敏感、更快速的檢測方法和設備[4]。
3.2 食品檢驗檢測體系不完善
部分地區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不完善,缺乏必要的食品檢驗檢測機構,無法進行有效的食品檢驗以保證食品安全。此外,監測重復、管理分散、執法分散等問題的頻發,導致食品檢測缺乏強有力的監督力度。這不僅影響了食品的安全性,還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國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并提高相關質檢技術。
3.3 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一些進口設備的設備使用率偏低。一些工作人員對標準不熟悉,在監督抽樣時,往往會因樣品數量不足或抽取的樣品達不到標準要求,而導致不能對該產品進行判定。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國需要提高食品檢驗人員的綜合素質。
4 食品檢測的優化對策
4.1 提升檢測技術和設備
①相關部門要加大對檢測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投入。隨著食品產業的不斷發展,新的食品安全隱患和問題層出不窮。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相關部門需要不斷改進和更新檢測技術。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應該加大資金和資源的投入,支持食品檢測技術的研究和開發。②食品檢測實驗室需要不斷升級和更新檢測設備。現代化的儀器和設備可以提高檢測的精確性和速度。先進設備可以幫助實驗室更快速地分析食品樣品中的成分和污染物。政府可以通過提供資金支持或者設立檢測設備更新計劃來鼓勵實驗室更新設備,確保其具備應對新興食品安全問題的能力。③實驗室還可以與國內外的合作伙伴合作,共享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技術,提高檢測水平。④培養和吸引食品檢測領域的專業人才也是至關重要的。檢測技術的不斷創新需要具備先進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才來推動。政府可以設立獎學金和培訓計劃,鼓勵年輕科學家和工程師參與食品檢測領域的研究和實踐。
4.2 完善檢測標準
解決檢測標準不完善的問題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關鍵步驟。制定更明確、科學的標準,需要涵蓋食品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原材料、生產過程和成品。針對原材料的標準,應該明確來源、生產條件、儲存要求等方面的要求。這將確保原材料在進入食品生產環節之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質量和安全性,進而減少后續食品加工環節的風險。針對生產過程的標準,需要規定食品加工的溫度、時間、衛生條件、工藝流程等方面的要求。這些標準的制定將有助于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中毒等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針對成品的標準,需要規定對食品的理化性質、微生物污染、添加劑使用等方面進行詳細的檢查。只有通過成品檢測,才能確保最終銷售到市場上的食品是安全的、符合標準的產品。此外,標準的制定過程應該是透明的、公正的,充分考慮各方的意見和建議。政府和食品監管機構需要積極參與標準的制定,以確保標準符合法規和法律要求。標準的定期審查和修訂也是必要的,以適應科技和食品生產技術的進步,以及新的食品安全挑戰的出現。
4.3 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機制
①為了解決檢測信息共享不健全的問題,可以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共享平臺,以確保信息的及時傳遞和安全保護。企業和機構應建立規范的信息報告流程,以確保檢測結果和信息能夠及時上報給相關監管部門。及時的信息報告有助于監管部門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監管部門也應建立相應的接收和處理機制,以確保上報的信息能夠得到及時處理和反饋。這包括建立信息處理團隊,負責分析和處理上報的數據,以及及時向企業和公眾發布相關通知。及時的反饋可以提高企業和機構的信息報告積極性,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測。在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時,需要高度重視信息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確保敏感信息的加密存儲和傳輸,加強網絡和服務器的安全性,防范潛在風險。②建立權限管理機制,限制不同用戶的訪問權限,確保只有授權人員才能夠查看和操作特定信息。這有助于避免內部濫用信息的情況發生。③建立合適的信息保留和銷毀政策,確保信息的長期安全存儲和合規處理。④加強監督和審計也是信息共享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監管部門應定期對信息共享平臺的安全性和合規性進行審查和檢查,確保其符合法規和標準要求。⑤建立投訴和舉報渠道,鼓勵公眾參與監督和檢舉信息共享不正當行為,維護信息共享的公平和公正[5]。
5 檢測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日益重視和科技的飛速發展,食品檢測技術面臨著重大的變革和升級。在未來,食品檢測領域預計將迎來以下重要發展。
(1)實施先進的食品檢測技術。新技術的融入,如基因測序、納米技術、生物傳感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將極大地改進食品檢測的精度和效率。例如,快速基因檢測可以在短時間內識別微生物或其他污染物,納米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將極大地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速度。這意味著,檢測技術不僅可以快速準確地檢測出食品中的有害物質,還可以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和保障。
(2)智能監測系統和大數據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將達到新的高度。利用物聯網技術收集的大量數據,可以通過先進的分析工具進行深度挖掘,預測食品安全風險,從而實現預防為主的管理模式。例如,通過實時監測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溫度、濕度和其他關鍵參數,可以預測食品質量問題,實現問題的及時干預和糾正。同時,大數據還可以幫助相關部門實時監控食品流通過程,有效追溯食源,快速響應食品安全事件。
(3)國際合作將成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關鍵。在全球化的食品供應鏈中,跨國界的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這要求各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食品安全挑戰。通過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標準,實施跨國監督和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可以有效控制和減少食品安全風險。此外,國際合作還有助于全球范圍內的食品安全科研成果的分享,推動食品檢測技術的全球統一進步。
(4)消費者的參與和他們的知情權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隨著社會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和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將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食品安全保障活動中來。他們不再是被動接收信息的對象,而是能夠通過各種渠道驗證食品信息、參與公共決策的主體。這將使政府和企業更加重視食品質量,實現食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5)食品檢測人才的培養也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隨著食品檢測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專業化需求的增加,對食品檢測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這需要通過教育改革,加強與國際的學術交流和合作,培養一大批具有國際視野、熟悉國際規則、掌握先進技術的高素質食品檢測專家。
總之,未來的食品檢測將是一個綜合性極強、技術含量高、影響深遠的領域。它不僅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安全,還涉及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只有不斷創新,深化國際合作,強化人才培養,我國的檢測技術才能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6 結語
食品安全關乎人們的生命健康。只有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更加安全的食品環境,保障人們的飲食安全。
參考文獻
[1]丁貝貝,許明媛.守牢食品安全底線,提升食品檢驗檢測服務能力的方法[J].食品工業,2023,44(9):330-334.
[2]李宜洋,劉維波.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J].糧食與食品工業,2023,30(4):55-58.
[3]蔣偉.餐飲食品安全檢測的現狀及對策[J].現代食品,2023,29(9):119-121.
[4]陳嫻.我國食品檢測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中國食品工業,2022(17):82-85.
[5]白鴿.食品檢測對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探析[J].現代食品,2023,29(6):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