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服裝與服飾設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實踐教學在專業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目前我國本科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實踐教學目標、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實踐教學方法與內容、實踐教學條件、實踐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探究優化實踐教學的策略,為高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服裝與服飾設計;實踐教學;問題;對策
一、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服裝與服飾設計是一門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學科門類,服裝與服飾專業教學目標是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兼備的復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國本科高校服裝設計的專業教育仍然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過于強調學生創新能力和專業理論的培養,忽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導致培養出的畢業生很難滿足現代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服裝企業日益發展的需要。
二、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實踐教學不受重視,實踐教學內容在人才培養目標中體現不明顯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是一門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學科,在中國高校的傳統教育方式中比較重視藝術設計部分,而忽視技術部分,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集中實訓和集中實習環節薄弱。在高校的專業培養計劃中,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不夠,創意設計和設計理論部分的課程相對較多,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課程比例太少,甚至缺乏集中實踐的教學課程。這就導致高校培養出的學生嚴重缺乏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由于一味的強調創意設計,忽視制版和制作環節的學習,導致學生對服裝制版和工藝制作環節缺乏了解,最終的設計作品只是紙上談兵,根本無法實現最終成衣作品。
(二)專業教師專業水平不平衡,實踐能力較低
我國高校服裝專業起步較晚,教師隊伍相對年輕化,專業教師基本上都是從高校畢業直接進入課堂進行教學,專業理論知識豐富、扎實,但實際動手能力較弱,這就導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過分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1](p107)另一方面,由于教師缺乏企業的實踐經驗,對服裝企業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內容缺乏了解,傳授的專業知識缺乏實用性,導致培養出的學生的專業素質與用人單位需求不符。
(三)實踐教學條件不足,達不到實踐教學效果
實踐教學條件主要包括實踐教學設備和實訓環境兩個方面,在教學設備方面,服裝設計專業實踐性操作較強,所需實訓機器和設備種類較多,有些院校由于資金和場地的限制,在設備的數量和種類配備方面存在不足,導致學生使用受限,有些設計和制作工藝無法實現。在實訓環境方面,主要包括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目前我國服裝高校只重視校內實訓室建設,忽視校外實訓基地的作用,校內實訓室基本能夠滿足教學的需要,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和掌握企業的研發、生產、管理等實際經驗,但目前國內大部分服裝高校的校外實訓基地形同虛設,沒有發揮其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作用。
(四)實踐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陳舊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包括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和集中實踐教學環節,目前各高校的實踐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課程實踐教學部分基本遵循的方法是學生根據老師講授的專業章節理論知識完成相應的作業練習,形式單一,內容枯燥。集中實踐環節在本科高校教學中所占比例較小,內容主要包括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大部分高校的畢業實習采取學生分散實習的方式,分散實習對學生的實際實習情況無法監督,根本不能保證實習效果。在實踐教學內容上,課堂教學內容陳舊、單一,目前各高校服裝設計專業仍然采用的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的教材和教學內容,服裝款式設計課程教授的設計思維和方法更不上現代的流行趨勢,結構設計課程講授的原型制版法,已經滿足不了現代服裝企業對制版技術的需求,工藝制作課程只是單純教會學生制作幾款基本的日常服裝款式,傳統的日常款式也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對服裝種類日益豐富化的需求了。
(五)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不健全
目前高校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實踐教學評價方式單一,沒有完整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2](p120)實踐課程的考核評價沒有統一規范的標準,評價方式還是由相應的任課教師評定,考核評價成績主觀性成分較大,這就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影響實踐教學效果。
三、優化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對策
(一)重視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目標中體現明確
實踐教學是高等學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高校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在學生專業能力培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目標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科高校要想實現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必須要明確實踐教學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刹扇∫韵戮唧w措施:第一,人才培養計劃中加大實踐課程的比例,在專業課程中加大實踐部分的課時比例,在集中實踐環節,可以適當增多集中實訓和集中實習環節;第二,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可以將原來獨立的課程進行整合,將相關的課程進行融入銜接,例如將結構設計和工藝制作課程組合,工業制版和服裝CAD結合,這樣課程的重組有利于學生掌握核心技能和對綜合知識的運用。
(二)提高教師專業實踐水平,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
在高校學生專業能力培養中,專業教師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直接決定著教授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因此高校應該重視專業教師業務能力的培養,具體做法:一是學校應積極鼓勵教師到辦學經驗豐富的兄弟院校和先進的專業培訓機構進行業務學習,提高自身專業水平;二是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接觸和學習企業一線的生產和管理技術,提高自身的實踐經驗,增強專業水平;三是聘請企業專家擔任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的教學工作,使教學內容與市場緊密結合,增強學生學習內容的實用性。
(三)改善實踐教學條件,發揮校內外實訓基地作用
服裝與服飾專業是對實踐性要求較高的專業,實訓設備和實訓環境是實踐教學中重要的硬件條件,實訓條件直接關系到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高校應盡可能的完善實訓設備和實訓環境,滿足專業正常的實踐教學。同時學校還應充分發揮校外實訓基地的作用,積極的尋找校外的企業合作伙伴,將一些集中實踐實訓的課程直接安排在校外的合作企業,讓學生接觸企業一線的專業崗位和技術,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創新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實時更新教學內容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由教師講授和示范教學內容,學生完成相應的課程作業,教學模式仍然停留在簡單直接的灌輸專業知識,缺乏興趣性的教學引導,缺乏對專業知識綜合運用的訓練,教學方式單一,枯燥,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因此我們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低年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對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使學生短時間內快速的掌握專業知識;到了高年級,為了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將服裝設計大賽和設計項目融入課程教學中。[3](p79)
項目式教學法近幾年在高校專業教學中在逐漸被應用與推廣,將項目融入課堂教學,可以是虛擬項目,也可以是企業的實際項目,將項目納入課堂,在專業指導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以團隊的形式按照項目的主題,完成從設計構思到款式設計、從面輔料選擇到制版、裁剪,直至完成成衣制作的全部過程,通過項目式教學,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企業的服裝新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將課堂與市場結合,將課堂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產項目中,既鞏固了專業知識,又提升了實踐經驗,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使高校培養的人才更加符合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服裝行業是一個時尚行業,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也應緊跟時尚潮流和社會發展,服裝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應結合當季流行趨勢,實時更新教學內容;服裝結構與工藝課程應傳授現代化的制版技術和生產工藝技術,只有不斷更新實踐教學內容,使其緊跟市場流行趨勢,與現代生產技術同步,才能使學生掌握最新的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五)優化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與評定,教學評價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實踐教學的效果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4](p45)目前高校服裝設計專業實踐課程的成績評定缺乏規范性,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和規則。規范目前實踐教學的評價體系可以從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課程的教學大綱中,明確該實踐課程的評價方式,制定詳細的評分標準;二是評價方式,改變原來由任課教師打分的單一評價方式,采取專業教師集體評分制,盡可能實現評價的公平性;三是與企業和市場聯系緊密的實踐課程可以邀請企業人員參與課程成績的評價,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保證實踐教學評價的公正性。
四、結語
服裝專業不同于其它的專業領域,是一個更加強調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專業,為了提高實踐能力,高校應該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實踐教學的比例和內容,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教學水平,創造良好完備的實踐教學條件,采用現代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建立完整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專業教學要從原先偏重理論的課堂教學轉向與企業生產實踐相結合教學模式,這樣才有助于培養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鄧海娟.基于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服裝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9(11):107-109
[2]徐利平,薛元,吳宣潤.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優化[J].嘉興學院學報,2008(06):119-122
[3]陳政涵,劉小秀.基于分層教育分段指導服裝專業賽事實踐教學環節的應用[J].紡織教育,2017(03):79-81
[4]雷電.服裝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04):42-45
作者簡介:鄧海娟(1985—),女,安徽宿州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服飾文化研究。
基金項目:宿州學院質量工程項目:服裝CAD基礎(項目編號szxy2021xskc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