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部指出,職業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而人才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育過程中的實踐性。虛擬現實技術賦能財經類高職院校,為財經類高職院校提供一種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推進產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研究發現,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創造更為真實和身臨其境的學習環境,在課程中實現場景還原、情境模擬、互動體驗等多種功能,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本研究提出了適合民辦院校財經類課程的虛擬現實技術應用策略,以提高其教學效果和競爭力。
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民辦院校;財經類課程
一、緒論
(一)研究目的
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簡稱VR),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和設備模擬出一種現實世界的全息影像技術,使用戶可以感受到身臨其境的虛擬環境。通俗的說,就是將計算機生成的三維圖像投影到眼鏡或頭盔等設備上,通過頭戴式顯示器、手柄等感應設備,使用戶沉浸于虛擬現實環境中,與虛擬世界中的物體和場景進行交互,從而創造出一種栩栩如生的虛擬體驗感。虛擬現實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游戲、教育、醫療、工程等領域,是一種充滿潛力和前途的技術。將虛擬現實技術賦能財經類高職院校,為財經類高職院校提供一種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推進產業的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1.探索虛擬現實技術在財經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應用的可能性。首先,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為財經類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真實的財經情景模擬,促進學習效果的提高;其次,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為財經類高職院校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學資源。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需要通過課本和PPT等方式掌握知識,而VR技術可以將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地呈現給學生;最后,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為財經類院校的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因素選擇不同的虛擬環境。
2.研究虛擬現實技術在財經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的效果和影響。首先,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將真實的財經實踐情景模擬出來,為學生提供更普及、更全面、更有效的教學資源;其次,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更好地掌握財經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并結合實際應用場景,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教師可以更加生動地將知識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財經知識,提高實踐能力。
(二)研究意義
教育部指出,職業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而人才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育過程中的實踐性。
1.推動教育創新,提高教學質量。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將抽象的理論概念變得具體、可視化,從而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效果,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升教學質量;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不僅涉及計算機技術,還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促進了跨學科交流和合作,拓展了各學科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2.促進財經實踐。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模擬不同的場景和情境,從而拓展教學內容,將教學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關行業和知識;VR技術可以模擬出真實的企業實踐情景,幫助學生模擬實際工作中的做賬、交易、投資等活動場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更加接近和適應真實的財經實踐。虛擬現實技術能夠使學生在校期間就具備企業實戰經驗和技能,提高了學生的競爭力和就業率。
(三)研究價值
虛擬現實技術賦能財經類高職院校推進人才培養,為培養更多的適合財經行業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工具和資源,也可以幫助財經類高職院校增加國際競爭力,培養出更多適合金融、貿易、投資等行業的人才。
1.創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效果
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可以為財經類高職院校帶來更加開放、靈活和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推進并完善教學理念,并在模擬中進行反思和教學調整,提升教學效果。
2.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就業機會
VR技術可以模擬出企業真實的情景,幫助學生模擬實際生活中的各項財經活動,讓學生接近和適應真實的財經實踐,同時也為學生實現職業規劃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四)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評述
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簡稱VR),它是依賴于三維(Three Dimensional,簡稱3D)立體頭部跟蹤顯示及身體跟蹤感應技術,這構成一種身臨其境的多感官體驗。韋斯(P.L.Weiss)和杰塞爾(A.S.Jessel)表示,借助專門設計的傳感器,用戶可以與三維圖像進行交互,操縱虛擬對象,使用戶感知到與真實世界相當的虛擬環境。
虛擬現實可定義為特定的技術集合。斯萊特(M.Slater)認為虛擬現實的理想定義不僅應包括計算機生成世界,還應包括感知環境的虛擬現實系統。潘(X.Pan)和漢密爾頓(A.F.C.Hamilton)進一步將其簡化為可呈現模擬世界的計算機程序。它可被定義為一種高度交互的三維數字媒體環境,用戶直觀體驗模擬環境,獲得聽覺、觸覺及視覺等多感官反饋。
在虛擬現實環境中,用戶獲得沉浸感,置身于計算機生成世界并與之交互。有效的虛擬現實體驗會讓用戶意識不到真實環境,并專注于虛擬環境中存在對象,有助于提高虛擬現實體驗有效性,達到系統目標。
教育部指出,職業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而人才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育過程中的實踐性。
現在大多數民辦院校的財經類專業教學體制是大學一、二年級先進行會計專業基礎課的理論教學,三、四年級上會計手工實訓和會計電算化課程。無論是上理論課還是會計實訓課,由于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對會計的原始單據,例如發票、支票、進賬單等非常陌生,對會計部門的整個工作流程從沒接觸過,對工業企業的生產流程完全處于老師口中描述的感性認識,再加上如果教師也是從學校到學校,那么培養出來的學生是無法適應企業會計工作崗位的。
大多數民辦類院校對自身的定位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教學和實踐緊密結合,既要注重理論教學,也要重視實際應用。財經類課程本身就是一門技能型的學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進行理論教學,為以后的提升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要適應社會的需要,使學生走出校門就可以適應企業的會計工作。
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提供全新的人機交互界面,不但可以展示出靜態或動態逼真的三維物體模型,而且也能與其他媒介如聲音、文本、圖像、視頻等建立超鏈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與課堂知識、會計實訓、會計崗位實踐結合,模擬出仿真的虛擬財務世界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在企業財務室的全部工作環境、工作流程、財務核算等,實際感受到制造企業整個生產流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并且突破以往實操的局限性,讓學生不用出校門即可參與企業實習,也能如同在企業實習一樣,更快地適應和融入工作。同時可以針對不同基礎的人群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從工業、商業、服務業、建筑業、廣告業、餐營業、娛樂業、房地產、汽車業、文化教育業等數十個不同行業的財務培訓,在虛擬現實技術的沖擊下找到自己的定位,分析未來的就業之路。
二、主要內容
(一)虛擬現實技術在財經類院校理論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提供全新的人機交互界面,不但可以展示出靜態或動態逼真的三維物體模型,而且也能與其他媒介如聲音、文本、圖像、視頻等建立超鏈接。對于會計理論課堂教學中的抽象概念以及一些由于時間和空間原因無法演示清楚的經濟業務,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直觀、具體、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
1.建立人機交互靜態三維物體模型。在理論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虛擬現實技術來建立人機交互靜態三維物體模型。這種模型可以展示理論教學中的難題、問題和概念,并讓學生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互動與之交流。例如可以在虛擬現實模型中模擬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讓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指定的科目以及在財務報表中的位置進行查看。
2.建立人機交互動態三維物體模型。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教師可以將理論教學中復雜數據和概念轉化為動態的三維模型,這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晦澀難懂的概念。例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制作會計科目的流程動畫,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會計憑證的編制和賬務處理。
3.建立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虛擬交流。虛擬現實技術為教師與學生之間提供了更加靈活和自由的交流方式。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遠程互動,討論相關問題,或進行相互評估和反饋。學生之間也可以使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團隊協作和討論,共同完成小組作業和研究項目。
4.建立虛擬圖書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將學習中的相關資料和參考書籍轉化為虛擬圖書館,這種圖書館可以讓學生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獲得更高質量的學習體驗。在虛擬圖書館中,學生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查看、檢索、閱讀和研究相關書籍和文件。虛擬圖書館不僅提供了便利的學習環境,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學習體驗。
(二)虛擬現實技術在財經類院校實踐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實踐是財經類院校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通過實訓課,以達到與社會實習相近的效果。虛擬現實技術利用計算機生成的可供觀察并可動手操作的三維實訓模擬公司,培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以達到學校與社會“零距離”銜接。
1.虛擬企業真實經濟業務。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用于創建真實的企業經濟業務模型,該模型可以模擬不同行業的企業,包括制造業、服務業等等。學生可以使用虛擬現實技術,進入虛擬企業模型,模擬財務賬戶,記錄企業的各種經濟交易,這樣的模擬使學生對實際企業運營有更深刻的理解。
2.虛擬企業財務室各崗位業務。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用于模擬企業財務部門各個崗位的業務操作。學生可以模擬會計崗位,通過虛擬化的財務軟件系統,學習會計科目的記賬和核算,理解財務報表的編制和分析;還可以模擬出納崗位,學習財務流出和流入的收支管理;或者模擬審計員的崗位,學習財務核算的審計和監督。這樣的虛擬實踐可以使學生了解到企業財務部門內部各個崗位的職責和操作方式。
3.虛擬企業外圍資源。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用于構建虛擬企業周圍的外部環境,包括供應商、采購商、稅務部門、銀行、工商等各種資金往來和監管機構。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學生可以模擬企業與各種外圍資源的溝通和交易。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虛擬環境與供應商的溝通,了解到供應商合作和后續財務結算的流程,或者模擬企業的稅務申報和稅務審核的流程。
4.虛擬企業財務室外圍部門。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用于模擬企業財務室外圍的其他部門,包括采購部、銷售部、生產車間等。讓學生深入了解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業務流程和資金運轉。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與采購部門的溝通,了解采購部門的采購流程和采購成本的核算,或者與銷售部門的溝通,了解銷售部門的銷售流程和銷售收入的核算。這樣的虛擬實踐可以使學生了解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業務流程和資金運轉。
(三)虛擬現實技術在財經類院校遠程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對于財經類高職院校開設的遠程課程,學生們由于內外在的原因無法進入校園,但是校園的學習氛圍和校園文化對學生接受教育有著重大的影響。
1.虛擬校園場景。虛擬校園場景是指采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真實校園環境,使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學習和交流。學生可以在虛擬現實技術創造的大校園中,參觀學校圖書館,閱覽圖書,體驗校園生活。教師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舉行線上講座,學生可以遠程參與互動,與老師和其他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此外,虛擬校園場景還可以模擬線下的校園活動,例如體育比賽、文藝演出等,學生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參與其中,增加校園生活的感受。
2.虛擬課堂場景。虛擬課堂場景是指在虛擬現實技術的支持下,模擬真實教室環境,進行遠程的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在虛擬課堂場景中,以3D的方式展示課件內容,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和理解會計理論;虛擬課堂場景還可以支持在線小組討論和互動,通過虛擬環境的方式,讓學生之間進行遠程交流和合作;虛擬課堂場景同時還支持老師對學生的實時教學進行監督與評估,可以提供錄像回放功能,讓學生可以在課后復習學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虛擬課堂場景還支持線下智能設備實時互動,例如VR眼鏡,雙向語音,可實現更為直接、豐富的線上互動學習體驗。
三、虛擬現實技術賦能民辦院校財經類課程的優點及面臨的挑戰
(一)虛擬現實技術的主要優點
1.更加交互性:虛擬現實技術可以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并使學習更加有趣。
2.更加真實感: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的學習環境,從而增加學生對課程的理解。
3.更加靈活性:虛擬現實技術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速度和學習需求進行調整,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虛擬現實技術在民辦院校教育中的應用仍面臨一些挑戰,包括:
(二)面臨挑戰
1.技術成本高:虛擬現實技術在民辦院校財經類課程使用需要昂貴的設備和軟件,這使得使用成本較高,難以推廣。
2.缺乏有效的評估方法:虛擬現實技術的學習效果難以量化,所以需要開發有效的評估方法。
3.需要更好的用戶體驗:虛擬現實技術需要更加流暢的用戶體驗,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四、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虛擬現實技術在民辦院校財經類課程中面臨的挑戰,需要采取以下解決方案:
(一)采用成本更低的技術。采用更先進的開源硬件和軟件,例如使用開源計算機芯片和VR開發工具,以降低成本。此外,可以將VR技術與云計算和遠程渲染技術相結合,將大量計算和圖形渲染任務轉移到云端,從而減少對本地硬件的需求。
(二)開發有效的評估方法。建立有效的評估方法和評估標準,以便對VR技術進行全面和系統的評估。例如,可以開發一系列基本性能測試,以評估VR的性能和影響用戶的因素。此外,還可以采用用戶體驗設計方法,通過用戶反饋和互動來評估VR技術的效果。
(三)提高用戶體驗。提高VR圖形的真實感、優化交互設計、增加虛擬現實場景、提供更好的用戶界面等。還可以通過充分考慮用戶反饋和體驗,不斷改進VR體驗。
五、總結
虛擬現實技術在民辦院校財經類課程中的應用具有很大的潛力。雖然虛擬現實技術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但可以通過改進技術、開發有效的評估方法和提高用戶體驗來克服這些挑戰。最終,虛擬現實技術在民辦院校教育中的應用將帶來更加有趣和有效的學習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績。
參考文獻:
1.黃維干;黃錫遠.虛擬現實技術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財會月刊》.2006
2.楊青;鐘書華.國外“虛擬現實技術發展及演化趨勢”研究綜述.《自然辯證法通訊》.2021
3.盧映芝;黃靜.人工智能與會計課程實操的結合探究—VR技術的引進.《現代商貿工業》.2018
4.吳曉青等.虛擬現實技術對初產婦第一產程進展的促進作用.《中國臨床研究》.2022
作者簡介:黃靜(1971-),女,職稱:副教授,單位:廣州工商學院會計學院,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稅法。
基金項目:
1.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民辦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虛擬現實技術賦能民辦院校財經類課程的創新研究;課題編號:2022MBGJ049.
2.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項目《數智財會校企聯合實驗室》
3.廣州工商學院《新商科數值財務聯合實驗室》;課題編號:ZL20211101.
4.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課題:個性化學習與虛擬場景:人工智能賦能民辦高校財經類課程教學模式創新研究;課題編號:22GZD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