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研究我國汽車分類法規,對美國、日本和歐洲的汽車分類進行了簡要的介紹。本文從汽車準入及通用管理(注冊上牌、稅費、報廢等)方面著重介紹了中國汽車分類法規體系,并對比分析了與國外法規的差異,同時對國內各分類法規之間進行了分析比對。
關鍵詞:汽車,分類,法規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1.013
Research on Automobile Classifi cation Regulations in China
ZHOU Xiao-zhen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automobile classifi cation regulations of China, the automobile classifi cation methods of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Europe are introduced.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automobile classifi cation regulation system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type approval and general management (registration, tax, end-of-life vehicles, etc.),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with foreign regulations, and also compares the domestic classifi cation regulations.
Keywords: automobile, classifi cation, regulation
1 引 言
我國的汽車分類法規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發布的《汽車管理暫行辦法》和《汽車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隨著汽車從單一產品發展到多樣化和跨類型的產品,分類法規也隨之修訂,逐漸發展成和國際接軌的中國特色分類方法。
汽車分類法規是汽車主管部門制定和實施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在生產準入、強制性檢驗、一致性檢查、注冊登記、營運準入、稅費征稽、強制報廢、數據統計等環節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分類法規較多,本文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分類法規體系,同時進行了國內外比對分析。
2 世界主流分類法規
2.1 美國分類法規
美國在不同的法律文件中對車輛分類方法各有描述,分類方法總體一致,相互對應;根據具體情況和需要,細分方法有所不同,但不沖突,具體見表1。
2.2 日本分類法規
日本的車型認證,注冊,稅金、保險、車輛統計,駕駛執照、交通管制等采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具體見表2。
2.3 歐洲分類法規
歐洲的分類法規主要將車輛按照重量/人數、車身功用結構分類,我國的分類法規基本上參考歐洲法規,中歐分類法規及其用途比對如表3所示。
3 中國汽車分類法規介紹與分析
我國汽車各職能部門根據自身管理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汽車分類法規,如表4所示。
3.1 汽車分類準入法規解析
3.1.1 GB/T 15089-2001 機動車輛及掛車分類
本標準主要按照重量及成員數,將我國車輛分成L、M、N、G、O五類,標準內容整體參考ECE R.E.3,具體如圖1所示[1]。
與國外法規比對分析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中國的與歐洲的類似,與美國/日本不同,其中,越野乘用車比對見表6。
3.1.2 GB/T 3730.1-2001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

本標準參考ISO 383制定,將汽車分為乘用車、客車、載貨汽車等。目前該標準正在修訂,乘用車按照使用特性劃分,可以分為轎車、運動型乘用車、多用途乘用車、越野乘用車、專用乘用車等,如圖2所示。按照車身形式劃分,乘用車可以分為普通乘用車、活頂乘用車、雙門小轎車、敞篷車、倉背乘用車、旅行車、短頭乘用車。與國外(歐美日)分類法規比對見表7[2]。
3.1.3 GB 9417-1988 汽車產品型號編制規則
本標準將汽車分為9類,汽車上公告的時候,產品型號按此分類。1為普通貨車、2為越野汽車、3為普通自卸汽車、4為半掛牽引汽車、5為專用汽車、6為客車、7為轎車、9為掛車。目前該標準已作廢,現行的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于調整《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許可》事項審批流程及技術規范的通知附件2汽車和掛車產品型號編制規則,但此塊內容基本沒變[3]。
3.1.4 排放法規中的分類
中美歐排放法規中涉及到的汽車分類如表8所示。
3.2 注冊上牌
3.2.1 GA 802-2019 道路交通管理機動車類型
該標準分別從規格、結構及使用性質對機動車進行了分類,主要內容見表9[5]。
3.2.2 GA 36-20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號牌
機動車號牌主要分為大型和小型;為更好區分辨識新能源汽車,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我國啟用了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車輛分類的判斷依據為GA 802。根據GA 802的規定,載客車輛主要按照車長及座位數來請確定牌照類型;載貨車輛主要按照車長及總質量來確定。小型汽車號牌如圖3所示,大型汽車號牌如圖4所示[6] 。
3.3 營運及公路收費
3.3.1 JT/T 325-2018 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
本標準將營運客車分為客車及乘用車兩類。客車按車長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種,乘用車不分類型。其中客車主要評定內容包括:客車結構、底盤、配置、主動安全性、動力性、車內噪聲及空氣調節與控制等。乘用車主要評定內容包括:軸距、配置、動力性、空氣調節與控制、滅火器、衛星定位系統等;分為高級、中級、普通級[7]。
3.3.2 JT/T 489-2019 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
本標準規定了貨車按照額定載質量進行分類;客車按照座位數進行分類。具體見表10。9座及以下的第1類客車,在部分國家法定假日可以享受免收高速公路費用[8]。
3.3.3 JT/T 1274-2019 道路貨物運輸車輛類型劃分
道路貨運運輸車輛類型按照總質量(重型、中型、輕型、微型)、結構(欄板式、廂式、罐式等)、運輸貨物種類(普通、大型、危險、專用)、汽車動力(汽油、柴油、純電動、混合動力等)、車輛種類(載貨、牽引等)原則和順序進行劃分,可選擇其中一種至五種類別進行組合[9]。
3.4 稅費分類
3.4.1 消費稅
汽車消費稅針對廠家征收,按照不同的座位數,消費稅不同,其中乘用車按照排量再細分,具體見圖5。
3.4.2 購置稅
車輛購置稅的納稅人為購置(包括購買、進口、自產、受贈、獲獎或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應稅車輛的單位和個人,征稅范圍為汽車、摩托車、電車、掛車、農用運輸車,稅率為10%,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計稅價格×稅率。
3.4.3 車船稅
乘用車車船稅根據排量收取,排量越大稅額越高;客車按照載客人數遞增稅額;貨車按照整備質量(每噸)來收費。

3.5 報廢管理
機動車強制性報廢標準,按照汽車的用途及大小分為不同的年限和行駛里程報廢標準。將不同種類車輛分成了小型、微型、中型、大型等。
3.6 新能源汽車分類
3.6.1 GB 19596-2017電動車術語和定義
電動汽車是標準術語,GB 19596將電動汽車分為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10]。
3.6.2 國發〔2012〕22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
新能源汽車是政策術語,該政策規定了: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本規劃所指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及燃料電池汽車。節能汽車是指以內燃機為主要動力系統,綜合工況燃料消耗量優于下一階段目標值的汽車[11]。
新能源汽車與電動汽車的關系如圖6所示。
3.7 智能網聯汽車分類
智能網聯汽車是利用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通信裝置等,實現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和/或自動控制、協同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汽車的總稱。如圖7所示,a為智能汽車,b為網聯汽車,c既可稱為智能汽車又可稱為網聯汽車,a、b、c均可稱為智能網聯汽車。
3.8 中國汽車分類法規對比
中國汽車分類可以從客車和貨車兩類車輛進行比對,客車主要按人數和長度分類,見圖8,其中9人和6米是關鍵參數;貨車主要按重量和長度分類,見圖9,其中12噸是共同參數。
4 結 語
汽車分類的意義在于如何準確地定義一個車,以便管理和使用它。汽車在設計、制造、市場準入、銷售和正常運行過程中受各方面的管理需要,采用了不同維度分類方法。
因管理和服務的需要多種分類方法并存,但各種分類方法之間應相互關聯、互不沖突;并適合未來道路運輸領域的發展方向;同時跟蹤分析國際車輛分類法規,掌握其發展動向,以便跨國合作。
參考文獻
[1]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機動車輛及掛車分類:GB/T 15089-200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
[2]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GB/ T 3730.1-200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
[3]中國汽車工業公司.汽車產品型號編制規則:GB 9417-1988[S].北京:技術標準出版社,1998.
[4]環境保護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六階段):GB 18352.6-2016[S].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6.
[5]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機動車類型:GA 802-201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9.
[6]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號牌:GA 36-201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8.
[7]交通運輸部.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JT/T 489-2019[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8]交通運輸部.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JT/T 325-201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9]交通運輸部.道路貨物運輸車輛類型劃分:JT/T 1274-2019[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10]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電動車術語和定義:GB 19596-2017[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11]國務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EB/ OL].(2012-06-28) [2012-07-09].http://www.gov.cn/zwgk/2012-07/09/content_2179032.htm.
作者簡介
周小貞,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標準法規。
(責任編輯:袁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