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豪,楊 沙,盧 嬌,劉 霞
(1.重慶文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市 402160;2.重慶鄉村振興研究院,重慶市 402160;3.重慶文理學院教育學院,重慶市 402160)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鄉村振興和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教育”[1]?!吨泄仓醒?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也明確要求“要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2]。鄉村振興,關鍵在教育,基礎在教師。為充分了解重慶市原18個深度貧困鄉鎮中小學(含公辦普惠性幼兒園,下同)的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為重慶市鄉村教育人才振興提出對策建議,助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筆者利用近一年的時間對相關鄉鎮和學校進行了實地調研。
截至2019年9月,原18個深度貧困鄉鎮中共建有學校43所,其中,初中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小學26所、公辦幼兒園6所;共有教職工1701人,其中專任教師1568 人。調查發現,重慶市原深度貧困鄉鎮教師隊伍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學歷結構不盡合理。相較于城市中小學(幼兒園)而言,重慶市原深度貧困鄉鎮中小學(幼兒園)中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普遍偏少,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更是鳳毛麟角;有相當大比例的教師為中師、??茖W歷,其知識背景、眼界視野等與新時代基礎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專業結構不盡合理。重慶市原深度貧困鄉鎮中小學(幼兒園)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非師范科班出身的教師群體,有10所學校非師范科班出身的教師群體占比達到30%以上,其中,有5所學校非師范教師占比超過60%。部分學校由于教師數量不足、師生比較高等原因,存在一名教師承擔多門課程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村基礎教育教學質量。
(3)職稱結構不盡合理?!吨貞c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的通知》明確提出重慶市鄉村小學按1∶5∶4,初中按1.5∶5∶3.5的比例設置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3],即重慶市鄉村小學、初中高級職稱教師占比平均值應分別為10%和15%。然而,在事實上,重慶市原深度貧困鄉鎮中小學(幼兒園)中有超過一半的學校教師高級職稱占比在6%以內,這不利于鄉村基礎教育持續發展。
(1)經濟收入不高,崗位吸引力不足。重慶市于2014年開始為鄉村教師發放生活補助:根據鄉村教師在當地工作、生活條件的艱苦程度,各區縣發放數額有所不同,但普遍在200~1000元以內。調研發現,生活補助作為穩才留才的一種方式,實實在在地使得原深度貧困鄉鎮的教師隊伍相較以往更加穩定,但從“納新”情況來看,生活補助對于教育人才的吸引力還是有所不足,優秀人才“下不去”的問題依然存在?!叭瞬耪衽d是鄉村振興的基礎”[4],在鄉村振興成為國家戰略的當下,重慶市在探索鄉村教育人才振興方面行動還較為緩慢,吸引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到鄉村學校工作至今還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2)社會地位不高,崗位認可度不夠。長期以來,由于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教師社會地位不高的問題普遍存在。目前,全國各地都在紛紛采取各種措施著力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重慶市委、市政府也于2018年9月出臺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從建立健全教師表彰激勵機制、評獎評優等多個方面提升教師社會地位[5],但相較于其他省份而言,重慶市在提升教師社會地位、提高教師身份認同感方面做得還有所不足。
(1)學歷提升通道尚未完全打通。重慶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鄉村教師的繼續教育,以往通過研修培訓、置換交流、線上教育等方式對鄉村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進行了有效提升,切實解決了阻礙重慶鄉村教育發展的部分實際問題。然而,調研發現,大部分原深度貧困鄉鎮的教師對于學歷提升具有強烈的意愿和訴求。無論出于鄉村振興對人才的需要,還是基于新時代基礎教育發展對教師隊伍結構改善的要求,鄉村教師隊伍的學歷提升已經到了一個刻不容緩的地步。據調查,目前重慶市對鄉村教師學歷提升還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2)職稱提升缺乏有效的政策照顧。與城鎮教師相比,鄉村教師在各種資源的占有上存在較為明顯的劣勢。為此,重慶市人社局、市教委在2016年專門出臺《關于貫徹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職稱評聘政策的通知》,為鄉村教師評聘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提供了免考職稱外語和職稱計算機、把鄉村學校任教年限作為主要評定條件、艱苦地區工作的教師不做論文發表和課題要求等政策優惠[6]。可以說,該政策在職稱評聘上對鄉村教師給予了較大的傾斜和照顧,但是,由于該政策對職稱評審要求過度放寬且對教師在鄉村學校任教年限要求過長,導致了當前鄉村教師隊伍職稱結構依然不太合理、部分教師出現“熬年限、混資歷”的思想問題。
重慶市原深度貧困鄉鎮教師隊伍建設之所以會存在上述困境,既有歷史的因素,又有現實的原因。首先,從歷史的因素上講,新中國成立以后,國家“為實施國家工業化戰略而長期實行工農、城鄉二元政策和以農業撫育工業政策”[7],在此背景下,城市在資源要素配備等方面明顯優于鄉村,鄉村發展相對滯后,以至于優秀的教育人才“不愿下”“下不去”。此外,從現實的原因上講,過去地方政府在推動鄉村教育的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關注度、重視度不夠,缺乏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和配套機制,制定的相關政策沒有真正落地落實、與時俱進等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8]。因此,筆者認為,要打破原深度貧困鄉鎮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困境,還需地方政府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到教育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加大對鄉村基礎教育的支持和傾斜力度,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精準制定相關政策,建立有效的體制機制,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1)加大鄉村教師繼續教育力度。著力實施鄉鎮強師提質工程,充分整合重慶市內高校優質教師教育資源,通過設立附屬學校、聯合教學教研、互派教師研修等方式,切實提升鄉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打通鄉村教師學歷提升通道,建立健全鄉村教師學歷提升與服務年限掛鉤的相應機制。
(2)推進鄉村全科教師定向培養。精準評估鄉村振興對教育人才的需求情況,科學統籌確定全科教師招生計劃。進一步推進教育公平,優先滿足偏遠落后地區對全科教師的需求。創新全科教師培養模式,探索建立市內高等師范院校與中小學(幼兒園)合作培養教師的新機制;著力做好師范生的思想引導,特別是要做好師范生的職業認同與師德師風建設等相關工作。
(3)精準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嚴格按照鄉村小學1∶5∶4、初中1.5∶5∶3.5的比例設置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在中高級職稱名額分配上盡量向偏遠落后地區中小學(幼兒園)進行傾斜。要持續深化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圍繞目前鄉村地區依然存在的優秀教育人才“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問題進行專題調研,出臺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
(1)切實提高鄉村教師經濟收入。建立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標準五年動態調整機制,探索對偏遠落后地區教師按照職稱高低發放相應等級的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補貼。
(2)切實提高鄉村教師社會地位??赏ㄟ^探索建立市縣兩級教師榮譽制度,定期組織開展“巴渝園丁獎”評選,分類獎勵一批師德標兵、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優秀鄉村教師、青年骨干教師、優秀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等措施切實提升鄉村教師社會地位。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貫力度,通過推薦“時代楷模”,評選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道德模范等,選樹、宣傳一批優秀的鄉村教師代表,在全社會真正培育起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1)成立鄉村振興學院,打造鄉村教師學歷教育基地。充分整合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學(幼兒園)、企業及其他相關資源,成立培養鄉村人才的專門機構——重慶鄉村振興學院,積極構建人才培養、社會服務、資政研究“三位一體”的綜合平臺。將鄉村教育人才振興明確納入各區縣鄉村人才振興的主要考核指標,從政策、經費等多個方面保障支持鄉村教師進行學歷提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鄉村振興學院、高等院校舉辦鄉村教師學歷提升班,完善定向培養、彈性學制、學分銀行等相關制度,從而打造鄉村教師學歷教育基地。
(2)探索職稱獨立評審,強化職稱評審結果后期應用。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對鄉村教師職稱實行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并在指標分配、評審條件等方面向偏遠落后地區教師進行適度傾斜。要圍繞教學能力有針對性地設置鄉村教師職稱評審條件,可適度減輕但絕不放寬;對于服務鄉村教學年滿20年且在縣級及以上教學比賽獲得名次的老教師,可實行一些照顧政策,不受評審條件和單位指標的限制。對于通過獨立評審獲得職稱的鄉村教師,要依照獲取職稱的等級對其再作出相應鄉村服務年限的要求,在服務年限內,教師不得調離原工作學校。
(3)建立分層激勵機制,造就新時代高素質師資隊伍。引入教學關鍵績效指標,將榮譽層級融入鄉村教師職業發展通道之中,設置教學新秀、優秀主講教師、首席教師、教學名師、終身教學名師等五個教師發展層級,針對不同發展層級設計對應的責權利,構建一條具有普適性的、梯次遞進的、可持續性的鄉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學發展新通道。遵循教師教學發展的基本規律,明確不同教師教學發展層級培養周期、培養目標、培養方式的側重點;完善教師教學發展多元化體系,精準提升教師教學發展能力;配套建立教師個人跟蹤建檔、教分銀行、培訓學分修讀、教師教學經費投入等制度,深化鄉村教師教學培養培訓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9],“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10]。長期以來,鄉村教育一直是制約我國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阻礙,因此,讓鄉村振興戰略在全國范圍內穩步推進、全國上下錨定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銳意進取的當下,鄉村教師作為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其隊伍建設理應得到重慶市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傾力支持。筆者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在重慶市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和精準治理下,重慶市的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一定會取得突出的成效,鄉村教育的明天也一定會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