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蘭
2019年,在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后世園時代園藝產業快速發展,能觀賞、能食用、能體驗種植過程的芽苗菜成為民俗旅游的新項目。怎樣在民宿中種芽苗菜呢?筆者以蘿卜苗為例,從教學分析、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反思四個方面來介紹。
一、教學分析
“芽苗菜種植技術”是農民中等學歷教育園藝專業拓展課,開發的配套課程資源在2019年被推薦為優秀農民教育培訓在線學習資源。本課選自金盾出版社的《芽苗菜生產新技術》第二章第九節,詳細介紹了17種籽芽菜的種植方法,教學中精選常見的8種。蘿卜苗是蔬菜類種子芽苗菜的代表,學會后可用同種方法種植空心菜等。
授課班級是大莊科鄉鐵爐村園藝中專班,20名學員中有17名經營民宿,具有蔬菜生產經驗及基本接待素養,在經營中缺乏創新意識,未開發出體現生態特色的項目。學員碎片時間較多,集中學習時間有限;能夠熟練使用手機微信。生長中的芽苗菜可作為特色綠植裝點民宿,采收后可作為特色菜品招待游客,學員渴望學習種植過程,通過前期學習小麥苗,已激發種植興趣,但已有的大田種蘿卜的經驗影響其管理,教學中采用顛覆固有認知的方法啟發創新思維。
根據教材和學情分析,確定知識目標是利用教師提供的線上資料,了解蘿卜苗的營養價值、熟練描述種植環節;能力目標是利用課堂實踐規范選種和浸種過程、提高種植技能;素質目標通過實踐浸種過程培養精細管理意識,通過顛覆已有認知建立創新意識和方法,通過顛覆通過分析芽苗菜無污染、采收時垃圾分類,強化生態意識。
只有掌握種植方法和技巧才能種出高質量的蘿卜苗,因此確定教學重點是蘿卜苗的種植過程,通過線上線下梳理種植過程、課中課后實踐種植過程的理實一體化深入學習;由于大田種植中學員不實施浸種,而浸種是提高種子發芽率和菜品整齊度的關鍵環節,是在民宿中可開展種植體驗的環節,因此確定教學難點是浸種方法,課中通過示范、實踐、模擬指導深入練習。
二、教學設計
教學中以學員為主體,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設計教學,通過微信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引導其在課前自主學習;課上教師采用問題引領、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設計活動內化知識深入學習。學員在小組交流中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動腦思考、動口闡述、動手實踐中參與學習;課后通過手機微信跟蹤指導種植過程,評價種植成果。
三、教學實施
教學共分課前、課后線上教學,課中線下教學三個部分。
(一)課前線上教學
課前線上教學共有兩個任務,依次完成,有問題在微信群交流。此過程大概需要1個小時。 任務一是閱讀文字資料,完成問卷星測試,任務二是觀看微課總結蘿卜苗的種植過程,完成筆記打卡,教師查看微信群、問卷星了解線上學習情況,通過課前準備環節,學員自由選擇時間學習,完成部分知識目標,為課上鞏固做準備。
(二)課中線下教學
線下圍繞教學重點、難點,從以下5個步驟來講述,分別是5分鐘明確任務、20分鐘自主探究、15分鐘匯報成果、30分鐘動手實踐、15分鐘總結提升及課后拓展。
1.創設情境,明確任務
創設任務情境,學員宋小清用自己種的小麥苗汁招待游客,獲得好評,近期要接待一個家庭團,客戶要吃原生態的芽苗菜,體驗部分種植環節。教師組織學員采用頭腦風暴的方法分析任務,關鍵點是預定時間種出質量和品相雙優的蘿卜苗,通過學習,一是要熟知種植環節,把控各環節時間;二是要熟知各環節注意事項,把控種植質量和品相。通過任務激發學習積極性,學會用頭腦風暴的方法開拓思路,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2. 自主探究,梳理任務
教師組織學員利用思維導圖梳理種植過程,學員回顧微課,討論后初步確定種植環節和所需時間。播放種植過程的分步驟視頻,學員依據視頻,進一步整理種植注意事項,完善各環節所需時間,提取種植過程關鍵詞,完成思維導圖。
3. 匯報成果,突出重點
教師組織學員進入成果匯報環節,鼓勵使用普通話和專業語言。各組派代表匯報,其他學員補充,在這一過程,教師捕捉理解不清和操作不當的點,進行解釋和強調。通過思維導圖和成果匯報兩個環節,全體學員深入理解和記憶種植過程,突出教學重點。
4.動手實踐,突出難點
教師發放水蘿卜等三類種子,學員觀察種子,與展示的同品種蘿卜苗對應,帶著對種植成品的期待完成選種。溫湯浸種法能提高芽苗菜的種植質量,水溫控制和浸種步驟增加了難度。教師組織學員在實踐中學習,引導探究快速獲得55攝氏度水的方法。學員以小組為單位,從兌水比例和手感兩種方法探究規律。教師示范浸種過程,將浸種步驟總結為一洗二燙三要泡。采用角色扮演法練習,一位扮演游客,一位扮演接待人員,接待人員按步驟指導游客規范浸種,完成后,按照評價表打分并提建議。之后兩位學員交換角色再次完成浸種和評價。通過此環節,每位學員都扮演了游客、接待人員兩種角色,通過語言表達和實際操作兩種途徑練習,規范浸種過程,滲透精細管理意識,突破教學難點。
5.總結提升,延伸任務
學員依據評價表,自主評價學習過程,教師肯定學員的參與和成果。課后作業是規范養護蘿卜苗,完成種植情況記錄表,開發一到兩道蘿卜苗的菜品,拍照上傳到班級微信群,通過分享激發學員的種植熱情。
(三)課后線上教學
課后教師通過微信群指導學員養護蘿卜苗,關注種植問題,檢查學員種植情況記錄表填寫情況,依據質量標準評價種植成果,采收后引導學員進行垃圾分類,強化生態意識,實現思政目標。
四、教學反思
本課采用適宜的信息化手段完成了預期教學目標,打造有用、有趣、有效的課堂,為學員提供在民宿體現生態特色的創意項目,為鐵爐村民宿產業注入新動能。教學內容來自民宿發展需求,通過教學指導民宿發展。在民宿經營中引入蘿卜苗,從單一的生產技術拓展為能食用和體驗的民宿項目,學員可直接將學習成果用于民宿經營。 教學環節的設計注重提高學員綜合素養,頭腦風暴和思維導圖發散學員思維,啟發創新意識,成果匯報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角色扮演提高接待能力。
(作者單位:北京市延慶區成人教育中心、北京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延慶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