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波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寶泉山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 白山 134406)
“三農”問題是我國的基本問題,而農村財務管理是關系到農村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深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后暴露出來的村級財務管理問題也越來越多,結合長白縣實際情況積極探索財務管理機制,規范和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
目前,農村常住人口不斷減少,農村呈現“空心化”和老齡化趨勢,農村人才缺乏,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能力尤其不足,村級報賬員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已落后時代發展,難以適應新時代會計電算化的需求,而且現有的財會人員也多數年齡較大,知識結構老化。
寶泉山鎮所轄11 個行政村,在2021 年新當選的村級報賬員中,40 周歲以下的0 人,40~50 周歲的6 人,超過50 周歲的3 人,超過60 周歲的2 人,這些財務人員對會計電算化幾乎都不了解,難以操作財務電子報表,財務工作質量和效率難以提高。
村級管理者思想覺悟有待提高,存在法紀意識淡薄,出現“一言堂”的情況,甚至一些村領導個人主義思想嚴重,雖然對財會知識不了解,但卻能“外行”領導“內行”,在村級管理中“想當然”,缺乏約束。
傳統手工記賬使財務公開內容不詳,真假不明,群眾有誤解,村級財務失去了有效的監督。
報賬不能依財務制度規定按時進行,當月賬拖到下個月或者幾個月才報,甚至跨年度核算,有的跨年度補賬,漏報漏記的情況時有發生,財務報賬缺乏規范操作。
村、社干部民主意識不強,法制思想淡漠,在財務管理中拒絕、排斥監督,導致村級財務管理僅限于村委會少數成員圈內議定,省掉群眾監督環節,導致村級財務管理缺乏民主性,正常的監督管理機制形同虛設,村級監督委員會也不能履行職責,甚至不工作,失去了有效的監督作用[1]。
為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和質量,長白縣嚴格執行國家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頒布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財務會計制度(試行)》各項農村財務管理規定,從各村實際出發,建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制度、財務人員崗位責任制、現金管理制度、支出審批制度、財務監督制度等,進一步規范村級財務工作,使財會人員在具體的農村財務工作實務中明確方向,劃定了邊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長白縣從當地實際出發,依照法律程序,履行委托手續,明確鄉鎮代管村級財務的主要職責。2022 年12 月30 日在全縣推行村級財務核算(村委會財務、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財務)實行代理制。截至2023 年4 月,長白縣8 個鄉鎮77 個行政村全面實現了村級財務核算代理制,各村委會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分別在銀行開設銀行賬戶。待吉林省新規定出臺后,再按要求進行調整和對接。鄉鎮綜合服務中心可以每季度組織村級財務報賬員進行集中辦公,對各村發生的財務收支業務的原始憑證進行審核,符合規定后納入賬內核算。收入要直接存入銀行,支出通過轉賬形式。
村級財務必須按時公開,每季度公開1 次。村級財務應公開的內容包括財務預算、各項收入、各項支出、資產資源及處置情況、債權債務、收益分配、專項資金收支使用情況。其他應向村民公開的事項等村民關心的熱點問題以固定公開欄的形式如實向全體村民公布,接受村民監督。經村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監督委員會,全程參與本村的財務計劃和各項財務制度落實的工作,并對財務賬目的收支情況進行檢查和審核,同時對不合理開支、監督財務計劃和各項財務制度持有否決權[2]。
目前,鄉鎮綜合服務中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以村為單位單獨設立賬簿,實行獨立核算。鄉鎮綜合服務中心實行電算化管理。
財務會計代理實行報賬制,每個村設1 名財務報賬員,其職責是負責本村各項財務收支原始憑證的管理;負責現金賬、銀行存款賬的登記;定期向鄉鎮綜合服務中心報賬。鄉鎮綜合服務中心設立農村財務代理會計室,配備代理會計。
2.5.1 一項委托
村級財務核算實行代理制經村民代表會議和成員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后由村民委員會和股份經濟合作社分別與鄉鎮政府下設的綜合服務中心簽訂農村財務委托代理協議,由鄉鎮綜合服務中心代理村級財務,負責村級財務核算。財務會計代理實行報賬制,每個村設財務報賬員1 名。其職責是負責本村各項財務收支原始憑證的管理;負責現金賬、銀行存款賬的登記;定期向鄉鎮綜合服務中心報賬。鄉鎮綜合服務中心設立農村財務代理會計室,配備代理會計。
2.5.2 二級審核
專項資金和大額度資金支出實行“四議兩公開”流程。資金使用時按程序審核報批。村級資金使用時由村主要負責人(理事長)和村監督委員會主任(監事長)簽字蓋章后,交由鄉鎮綜合服務中心農村財務代理會計室負責人審核簽字報鄉鎮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和鄉鎮主管領導簽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2.5.3 三權不變
實行村級財務核算代理制后,要繼續保持原有會計核算單位,保證村集體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從而管控和保護村級集體財產,確保集體權益的穩固,做到最大程度,避免村級集體資金被平調、挪用和侵占。
2.5.4 四層監督
各鄉鎮政府每年要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紀檢監察、財政等相關部門開展檢查監督和審計工作,確保財政專項資金和集體資金的安全與合理使用;檢查、監督、審計村級各項收入是否及時存入銀行賬戶管理,有無坐收坐支和私設小金庫現象;村干部和村級財務管理人員離職時要進行離職審計,離職時要一次性將賬目交齊,個人私自保管未入賬的借款或支出票據,離職后集體經濟組織不予承認,其經濟責任由個人承擔。為實現對農村財務管理的規范管理,有效實現雙向監督,長白縣推行農村會計代理制,實行村級財務核算代理,將村級集體資產的所有權和管理權分離,這是一種農村財務管理體制的新模式,重點從以下4 個方面加強。
一是全面清理打基礎。農村的財務管理工作全部交由農村會計代理中心完成,在交接前進行全面的清查工作,摸清家底,同時便于清理遺留問題。整個原來的村級賬目記賬和管理全部由農村會計代理中心實行代記和代管,通過清查摸底,全面清理核實,做到賬賬、賬款、賬表、賬物、賬據“五相符”,清查結束,按規定程度完成所有會計資料移交工作,辦理委托手續,改變村級賬目管理的落后局面。
二是健全機構保運行。農村會計代理中心歸口鄉(鎮)經管站管理,是中介服務型組織,具有非盈利性,為農村財務賬目提供無償服務。中心的財務會計人員工資由鄉(鎮)政府統籌解決。加強管理,健全機構,切實提高中心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以鄉(鎮)經管站為主導,實行對代理會計的管理、考核,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獎懲措施。會計人員通過向社會公開招聘,擇優錄取,吸納優秀人才,實行崗前培訓和后續教育,提高財會人員隊伍素質。
三是加大力度抓監管。農村會計代理中心在鄉(鎮)經管站的指導和監督下完成工作,雖然農村財務都交由農村會計代理中心管理,但鄉(鎮)經管站的指導和監督職能不能削弱,要建立嚴密的農村財務監督約束機制。對農村會計代理中心的工作劃定邊界,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工作指導和核查,抓好村集體經濟的審計工作,發揮監督管理職能。
四是完善制度求規范。有變革才能出新,農村會計代理制瓦解了陳舊的農村財務管理體系,必然會對相關利益方產生一定影響,新模式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原有體系中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對新的農村財務管理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農村財務管理中心的工作要比原有的財務管理更高效、更有質量。長白縣應加大收支預算、資金管理、費用管理和賬據管理等方面制度的完善力度,同時加強代理會計職責、考勤考績等內部管理制度的落實。主管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在業務培訓和檢查督促下足功夫,對違紀違規行為防微杜漸,及時查處,促進農村財務規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在鄉(鎮)經管站的統籌管理下,農村財務管理中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一些政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人才有機會進入農村財務管理隊伍中,農村財務管理人才隊伍素質得到全面提高,隊伍更加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
現代化人才隊伍的組建,使得農村財務管理上了新臺階,在杜絕現金管理混亂、規范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更加徹底地執行了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制度,不但提高了集體資金利用率,有效防止了資產流失,同時對農民減輕負擔、降低非生產性成本、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也降低了干群矛盾,對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實行村級財務核算代理制后,村級各項收入和支出都得到有效監督,資金使用不再盲目,而且有的放矢,更加規范和透明,過去的擠占、挪用資金的情況不復存在,極大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長白縣自村財鄉代管以來,未發生一起涉財上訪事件,節約非生產性開支20 余萬元。
農村財務代理中心人才素質高、專業能力強,全部實現會計電算化,各種財務表格都通過電腦輸入,通過網絡傳輸到鄉(鎮)經管總站,甚至縣總站都有數據鏈接,表格再通過打印公開,做到格式統一、數據準確,避免了過去手工填報所產生的不足,管理上做到規范標準,促進了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
農村財務管理中心工作基本都是通過電腦完成,實行電算化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同時精簡了人員,過去一個村組幾個人的工作量現在可以一人完成,節省了開支。
鄉(鎮)農村財務代理會計室的數據可隨時上傳到經管站的數據中心,實現數據互通,時時傳輸,便于政府實時掌控村組經濟,對村組會計人員的管理、監督能隨時進行,在加強村級財務管理、促進農村廉政建設方面起到積極作用,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4]。
村級財務核算代理的工作職責只是單純賬務處理,并不承擔對委托人提供的原始憑證進行實質性審核,只做形式上的審核,受托代理人不應同時履行會計監督職能或審計職能。否則就超越代理記賬的范圍。村級財務核算代理并不承擔因委托人提供原始會計資料問題而導致財務會計報告及相關資料出現虛假或不實的責任,但由于核算代理方原因產生的虛假或不實,其責任由核算代理方承擔,而且要賠償由此所造成的損失給委托人。
針對長白縣農村經濟尚不發達和農村干部法律意識淡薄,自我約束力較弱,廣大群眾對集體經濟收支比較關注的現狀。今后應定期將村級財務活動情況及其有關賬目以固定公開欄的形式全面完整地向全體村民公布。
必須要建設一支政治素養好、專業能力強的穩定財會人員隊伍。為了確保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財會人員按照任免程序持證上崗后,一般不要隨意變動,以免造成財務脫節等嚴重后果,為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縣級農業農村局及鄉(鎮)綜合服務中心應定期對財會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必要時也可以對其進行業務考核[5]。
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環境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愈來愈重要?,F階段,隨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的提出,農村財務管理的現狀遠遠不能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改進和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也需要從多方面努力,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不斷進行理論創新,以理論創新指導工作,推動實踐,促進長白縣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