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雨
(蘭州財經大學,甘肅 蘭州 730010)
蒙陰縣隸屬山東省臨沂市,地處泰沂山脈腹地,因其栽培蜜桃歷史悠久,產出的蜜桃個大味香,被譽為“中國蜜桃之都”。2023 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強調了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提出要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深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1]。
蒙陰蜜桃憑著其出眾的品質,借由電子商務的熱潮迅速拓展銷售渠道,借助各種平臺進行售賣,實現了農民經濟增收。蜜桃種植基地主要位于山區丘陵地帶,交通運輸不便,而且蜜桃具有易變質的特點,對運輸環境要求高。因此,在蜜桃對外銷售的過程中,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不僅加大了農民的成本負擔,也嚴重阻礙了蜜桃的銷售。物流作為蜜桃流通的重要途徑,對成本控制的研究和優化有利于蜜桃價格穩定和農民收入提升,也有助于農村蜜桃產業經濟發展,對實現鄉村振興有著重要意義。
農產品物流成本貫穿于農產品銷售的全過程,是指農產品從供應方送達消費者手上所發生的全部物流費用,分為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顯性成本包括運輸、包裝、裝卸搬運、貯存等各個作業環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支出[2]。隱性成本則存在于因運輸不當導致農產品變質引發的退貨賠償,或是因物流運作不當導致運輸車輛返程途中空載等現象,使得農產品物流額外增加成本。
在物流企業的會計核算過程中,農產品物流成本分散在企業成本核算的不同會計科目中,具體成本難以準確計量;從農戶的角度,物流成本是支付給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費用。
近年來,蒙陰縣依托當地蜜桃的品牌優勢,采用“農超合作”的農產品經營模式,部分農戶通過與超市簽訂直供協議,使蒙陰縣蜜桃由產地直采進入超市,減少了不必要的物流周轉。此外,蒙陰縣成立綜合性電商基地,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將蜜桃直接銷售給消費者,供應方與需求者點對點運輸農產品,也極大減少了物流成本的額外耗費。
蒙陰縣積極探索出快快合作、郵快合作的農村物流“聯配聯送”服務新模式,將全縣所有快遞公司的快遞、快運業務進行整合,讓快遞企業化零為整,減少了因物流業務分散造成的物流資源浪費,蒙陰縣蜜桃物流成本控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然而,受傳統經營模式的影響,大量蜜桃的銷售仍存在中轉次數過多的情況,再加上蜜桃的生鮮屬性、蒙陰縣山區過多以及物流信息統籌不足等問題,這些都為控制蜜桃的物流成本增加了難度。
蜜桃因其生鮮的特性,相比于一般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對物流條件有著更高的要求,也就會耗費更多物流成本。蒙陰縣在物流環節存在的成本控制問題主要有以下5 個方面。
目前,蒙陰縣蜜桃種植總面積約47 333 hm2,除了少部分蜜桃種植基地和合作社通過“農超合作”等經營模式受益,大多數農戶還是傳統的種植銷售模式,即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進行蜜桃種植,由批發商將蜜桃收購后進行二次販賣,這種方式具有小規模、分散化和自給自足的特點,難以形成農產品生產的集聚和規模經濟效應,因生產分散化造成農產品集中物流程度不高[3],使收購足量蜜桃的過程煩瑣,增加了物流成本。而采用傳統的消費方式,蜜桃至少需要從農產品生產者到收購者,到中間商批發市場,再到超市,最終才送至消費者[4]。供應鏈過長,極大降低了蜜桃的流通效率,而且蜜桃易壞易腐,如果流通周轉時間過長,也會使得蜜桃損耗增加,增加額外的成本。
蜜桃屬于初級產品,易變質腐爛,而且成熟采摘季節多為夏季,這就導致其在物流過程中對物流設施有著較高的要求。蜜桃需要在低溫環境下運輸和貯藏,以此來保證其新鮮度,冷鏈技術是保證農產品鮮度的重要因素。然而,當前我國的冷鏈車占所有貨運車輛的比例僅為0.3%左右。冷鏈車不僅數量少,在農產品運輸過程中的使用率也極低,因為顧忌昂貴的運輸費用,農戶和中間商都較少會考慮使用冷鏈車進行物流運輸。
目前,蒙陰縣蜜桃運往周邊省市時,采用普通物流車輛,只在運往南方時會采用冷鏈車。為了盡最大可能使蜜桃在運輸過程中保鮮,發貨前果農會將蜜桃放入冷庫,采用“打冷”的方式使蜜桃保鮮。冷鏈車數量的稀少和成本的高昂,容易致使蜜桃的保鮮度難以得到保障,因變質使得其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額外費用,也會增加蜜桃在物流過程中的成本。
蒙陰縣內以山區丘陵為主,為蜜桃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但也為物流運輸提出了難題。山區本身的地形條件決定了交通運輸成本高于平原地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受到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的限制,在山區修建可容大型物流車輛通過的寬敞道路比較困難。地理因素導致的交通網絡體系不健全、道路建設狀況差等問題,也是使得物流成本高的一大原因。同時,山區地形結構復雜,自然災害發生概率明顯高于平原地區。蒙陰縣地質構造復雜,岱崮鎮作為“中華蜜桃第一鎮”,擁有的岱崮形地貌是沂蒙山區獨有的一種地貌景觀,6—9 月是蜜桃采摘季節,降水集中,易發生山洪、滑坡等災害,這些意外因素容易導致蜜桃在物流途中的非正常損失,額外增加了蜜桃運輸的成本。
物流企業對物流信息的統籌能力不足,容易使蜜桃在物流過程中存在空載、重復運輸、迂回運輸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引發物流資源的浪費,導致了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其中,空載是使得額外的物流成本增加的主要現象之一。流暢的信息共享是保障蜜桃順利周轉的前提,精確全面的信息共享體系可以減少蜜桃運輸中的無效工作流程,從而降低物流成本。蜜桃作為生鮮農產品,具有季節性、大批量等特點。然而,在蜜桃運輸過程中,由于物流企業的資源整合和共享程度較為落后,物流車輛的相互利用程度不高,導致物流車輛完成一批蜜桃運輸后,回程的途中空載率高,使該批次蜜桃獨自負擔物流成本,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目前,蒙陰縣部分地方成立了蜜桃種植基地和合作社,聘請專家對蜜桃種植進行指導,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和科學的種植體系,但在物流成本控制方面卻是相對粗放式的管理,缺乏專業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管理需要扎實的專業基礎,而種植基地和果園大多是由當地農戶自發成立,農戶的受教育水平不高,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對物流專業知識了解少,對行業前沿動態不關注,很難用專業知識解決現實問題[5]。蒙陰縣發展空間有限,因此對物流人才的引進較為困難,在蜜桃的物流管理過程中,缺乏年輕的專業技術人才參與。由于缺乏專業的物流管理人才,蜜桃種植基地將物流工作直接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負責。這樣的方法雖然便捷,但第三方物流公司與農戶是提供物流服務與享受物流服務的關系,雙方的利益并不統一。
第三方物流作為提供勞務的一方,向農戶收取勞務報酬,以彌補付出的成本并從中獲得利潤,由于多方物流公司相互制衡,物流運輸的市場價格一直維持在較為統一的水平,因此,即使物流企業為了增大利潤空間,自發地對成本進行控制,也并不會使農戶受益。對農戶而言,其銷售蜜桃所付出的物流成本仍舊會對其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物流成本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在結合蜜桃物流的實際情況后,對蒙陰縣蜜桃物流成本進行控制主要有以下5 個措施。
“農超對接”作為我國2008 年進行試點的農產品流通模式,這種銷售方式極大地縮短了農產品流通的中間環節。目前,蒙陰縣蜜桃已與北京新發地、上海西郊國際、大潤發等大型農產品市場和連鎖超市對接,實現產銷直通。通過大力推行“農超對接”的農產品流通模式,可以減少中間環節的物流成本的損耗。同時,蒙陰縣蜜桃的種植基地和部分嗅到先機的農戶,積極依托互聯網平臺資源,利用網絡平臺拓寬蜜桃銷路。借助電子平臺,可以打破傳統的銷售模式,由農戶直接遠距離向消費者銷售蜜桃,不僅為交易雙方提供了直接對話的渠道,也大大減少了蜜桃流通的中間環節,降低了蜜桃的物流成本。
因此,未來蒙陰縣蜜桃應持續利用此種辦法,繼續拓寬銷售渠道,尋求更多的大型商超和平臺進行合作,將傳統銷售模式轉化為線下“農超對接”和線上銷售并行的方式,拓寬蜜桃的直接銷售渠道,盡量讓更多農戶受惠,減少因物流中轉環節過多產生的物流成本耗費。
針對蜜桃對運輸環境要求高的問題,可以通過對蜜桃進行加工處理的方式來降低物流成本,比如做成果脯和桃罐頭銷售。
一方面,加工處理后的蜜桃不同于生鮮對運輸環境有著苛刻的要求,更便于運輸和倉儲,減少了對冷鏈運輸設備的需求,可以有效降低蜜桃的物流成本。
另一方面,農戶通過對蜜桃進行加工處理,獲取加工增值效益。除了對蜜桃進行加工外,還可以通過改善運輸設備來降低蜜桃在物流途中的損耗,從而降低蜜桃的物流成本。物流設備作為蜜桃物流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其性能優劣,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蜜桃在物流過程中的保鮮度保持情況。通過改善運輸設備的功能,提高冷鏈技術的應用范圍,為運輸蜜桃的車輛配備更多冷鏈車,可以延長蜜桃的保鮮期,減少物流途中的損耗[6]。
良好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是物流體系發展的基本前提,因此,要控制蜜桃的物流成本,對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必不可少。改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設基礎設施的步伐。改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高蜜桃從產地到銷售地的運輸效率,減少蜜桃在物流途中的耗費,有助于降低由農村基礎設施落后而影響蜜桃的物流成本。
此外,蒙陰縣有多條國道省道,道路上大型物流運輸車輛往來不斷且貨載較重,容易對路面造成極大的損傷,常常需要對路面進行修繕。2022 年9 月,蒙陰縣對G205 國道進行路面改造期間,對部分路段實施交通封閉,過往車輛不得不繞行,造成極大不便,也額外增加了運輸車輛的物流成本。因此,出于降低物流成本、予民便利的角度考慮,此后在改造路面過程中,不宜對道路進行整段封閉。
通過重視信息化建設,搭建信息平臺,可以實時掌控物流的情況,減少物流資源的浪費,從而降低蜜桃物流成本。依賴暢通的信息,通過對路況進行實時掌握,可以最大程度避開擁堵和事故地段,縮短蜜桃物流過程在運輸途中滯留的時間,減少物流途中的損耗,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通過信息平臺進行內部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可以實現運輸協同,掌握運輸車輛的載貨情況,避免蜜桃在運輸配送過程中的空載、重復運輸、運輸工具使用不當等現象,對物流車輛充分利用,以更多的貨物運輸量來均攤物流成本,減少蜜桃運輸途中存在的物流資源浪費的情況。
對于蜜桃對外銷售過程中的物流成本問題,蒙陰縣對接精準扶貧,實行“產業鏈”式扶貧,通過優先為貧困戶提供果品倉儲空間,并對每件快遞補貼1 元快遞費,但該方法受益人群有限。為了使物流成本降低,政府部門可以加大補貼力度,對縣域內從事蜜桃產業,且日均寄遞量50 件以上的種植基地和果園等進行補貼。
蒙陰縣蜜桃種植基地和合作社可以通過合理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其形成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之后雙方進行議價,以大量的蜜桃果品通過該公司運輸為條件,達成合理優惠的物流價格,從而消除效益背反的部分影響,基于農戶角度降低物流成本。種植基地可以自行組建物流車隊對成本進行控制,這就需要農戶對農產品物流有著較為全面的認識,可以通過引進農產品物流成本專業人才,或組織農戶參與相關知識的培訓,以保證參與物流工作的人員了解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將物流控制融入蜜桃銷售的各個流程中。
黨的二十大指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需要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業經營增效。蜜桃作為易腐的生鮮農產品,對其物流成本進行有效控制,需要進行全面考慮??梢酝ㄟ^靈活運用多類型蜜桃產銷模式、改善基礎設施和物流設備、加強農產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設等多種方法,降低蜜桃的物流成本。農產品物流成本下降,不僅可以穩定農產品價格,保障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權益,同時對加速農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