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文

傳統管理模式與企業實際發展脫節的問題日益凸顯,對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現代化背景下,企業在迎來新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與更大的壓力,要求企業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加強內部管理體系革新,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水平,朝著現代化方向穩步前行。推行信息化建設是企業在信息化背景下實現長遠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企業紛紛開始探索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途徑與舉措,截至目前,在該領域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仍存在較多問題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亟待研究和解決。基于此,文章以信息化建設為研究主題,分析當前環境下加強信息化建設對企業整體發展的意義,研究建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供參考。
信息化建設 企業 高質量發展
引入信息技術,并將其有效融入企業內部管理的各個環節,有利于企業強化內部管理,提高各環節工作開展效率,進而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增強整體競爭實力,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企業應正確看待加強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基于自身實際,在充分借鑒其他企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探索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道路,以顯著提升內部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發揮信息化建設的價值作用。本文從以下四部分內容展開分析論述,旨在為現代化企業發展提供借鑒。
企業可以通過信息化建設逐漸消除各部門之間的壁壘,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價值與作用,加快內部信息傳遞與交互,不斷提高內部信息使用效率,助力企業提升內部工作成效,實現健康運行。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發展中挑戰與機遇并存,隨著信息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企業整合和處理信息數據的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管理層可以根據整合處理后的數據進行更科學精準的決策。同時,企業可以基于信息化系統平臺實現對各經營管理環節的實時追蹤,及時發現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和缺陷,增強企業整體風險防控意識和能力,減少風險對企業產生的負面影響。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以及信息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大部分企業已經建立了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但系統的適配性較差,無法充分滿足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需求。在信息化建設層面,部分企業雖然投入了大量成本,但忽視了信息化系統的適用性,導致實際構建的系統不能滿足具體業務開展需求,甚至部分企業盲目照搬其他企業相對完善的信息化系統,與自身實際情況相脫離。在此情況下,信息化系統雖然在企業內部持續運行,但難以助力企業顯著提高工作成效,甚至可能給企業經營管理帶來新的風險,威脅企業運行。
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企業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企業會緊跟內外部發展環境變化,持續推進制度的優化與完善,比如將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有效結合,建立完善的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等。但各項制度的落實存在較多問題,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普遍存在缺少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內控實施效果與預期差距大、信息化流程亟待優化和梳理等問題。部分企業對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利用效率低下,主要將其作為企業統計數據和分析數據的工具,認為信息化流程越復雜意味著系統的性能越好、功能越全,導致信息化流程冗雜,增加了企業監管難度,難以實現對企業經營管理中各環節的動態監管。
企業在運行信息化系統時受內部信息傳遞效率低下的影響,無法實現信息的即時共享,導致信息不對稱問題加劇,從而影響后續工作開展與落實。具體來講,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各部門信息化管理系統相對獨立,缺少統一的數據傳遞溝通口徑,存在“信息孤島”,嚴重影響企業經營管理業務活動開展;另一方面,企業與外部相關組織在信息標準層面存在一定差異,再加上未實現系統的緊密銜接,信息互動滯后,導致企業難以全面收集信息數據,且無法保證數據的真實性與時效性,數據分析結果失真,難以為管理層管理決策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依據。
隨著信息化建設進程不斷推進,企業發展勢必迎來新的風險與挑戰,其中,以信息安全風險最為突出。造成信息安全風險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點。
外因
在日常發展中,部分企業為了搶占更多優勢資源,增強自身實力,會選擇使用不法手段,竊取行業內其他企業的信息資源,損害他人利益。同時,一些不法分子會通過非法手段惡意入侵企業內網,篡改企業信息與數據,導致企業出現重大損失。
內因
首先,缺少先進的信息安全保障技術。近年來我國在信息化建設層面雖已取得顯著成效,但仍落后于發達國家,信息安全保障技術的發展相對滯后,甚至是遠遠落后于病毒軟件和黑客入侵技術的發展,增加了企業信息安全風險。其次,信息安全防護意識淡薄。在日常運行過程中,一些企業雖已在內部積極推行信息化建設的宣講工作,但許多企業更關注信息化建設帶來的實際效益,對其背后隱藏的信息安全風險關注過少,甚至完全忽視,導致信息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最后,管理者的專業素養有待提升。為了強化信息安全風險防控,企業需要在內部設立獨立的職能部門或者工作小組,并委派專業人員從事有關工作,以確保系統的安全運行。但實際上,許多企業都缺少充足的安全風險防控人才,這是當前環境下企業開展安全風險防控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與缺陷。
企業信息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對企業各層級人員綜合素養與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層級人員需要在原有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信息化操作能力,以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從實際發展來看,部分企業未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及時革新和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對內部人員的培養更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拓展與更新,忽視了道德素養提升、工作技能提升等,導致員工雖然專業能力較強,但綜合素養較低,對企業整體運營產生負面影響。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在日常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使用各種類型的信息化軟件,企業必須基于自身實際,合理選用信息化軟件,減少不必要的軟件開發成本,增強軟件的實用性,以更好地滿足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開展需求。同時,企業應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實際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加大信息化軟件研發力度,并主動與第三方專業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在對企業實際運營管理、供應鏈管理等情況進行客觀考察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研制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化軟件。應當注意的是,在信息化軟件的研發或者選用環節,企業必須堅持適應性原則不動搖,確保信息化管理系統涵蓋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費用管理、預算管理、固定資產管理等,合理設置和完善各功能模塊,統一數據口徑,強化各功能模塊之間的內在聯系。當前,常用的信息化系統有ERP 系統、OA 辦公系統等。企業應加強對信息化流程的梳理和篩檢,刪除不必要的流程和程序,便于員工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助力企業強化風險管控。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基于現行內部管理制度體系,結合信息化建設要求,優化與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以確保信息化建設按預期有序推進,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具體來講,企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切入。第一,堅持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細化和界定各崗位的職責權限,尤其是關鍵崗位。同時,根據信息化流程設置相應權限,只有具備權限才能進行相應的操作。優化和調整關鍵流程,逐漸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流程體系。第二,加強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確保內部控制貫穿企業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比如建立健全財務內控機制、優化資金審批機制等,確定核心控制點,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對內控管理制度體系落實各環節的動態監管,充分發揮內控價值。第三,在內部設立專門的審計部門,并委派高素養人才負責,保證內審人員的獨立性與權威性,實現對信息化建設全流程的有效監管與實時跟蹤,從源頭上強化風險管控,降低違規違紀行為發生的概率。
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能幫助企業有效解決以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消除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與溝通屏障。因此,在實際發展中,企業應積極引入共享理念,針對性優化內部組織結構,加強共享中心建設,并明確界定內部各部門、崗位的職責權限。積極借鑒其他企業的成功經驗,例如A 企業引入了ERP 信息系統,在此基礎上,不斷推進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工作,根據相關要求,重新調整與完善內部組織框架,明確共享中心負責人,并在內部設立相對獨立的財務信息化工作小組、資金管理工作小組、稅務管理工作小組等。其中,負責人主要從事業財工作的協調與配合,在業財融合理念的引導下,調動財務人員全流程參與業務活動的積極性,充分履行監督職能;財務信息化工作小組主要從事電子檔案管理、建立健全數據庫、落實財務分析、編制財務報告等工作;資金管理小組主要負責加強對資金使用環節的管控,減少資金閑置和浪費,提高資金管理水平;稅務管理小組則主要是基于共享中心,實現與銀行等外部組織的有效對接,在不違法違紀的前提下,減少稅務支出。
加強安全管理是企業在信息化背景下實現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樹立正確觀念。管理層應提高對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明確內部信息尤其是關鍵信息的泄露或流出對企業發展造成的危害與損失,在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的同時,樹立信息安全理念。第二,使用更先進的信息加密技術。針對關鍵信息,管理層應通過引入和使用更加先進的保密技術對其進行加密管理,以增強信息的安全性與完整性。第三,增設防火墻。企業可以通過IP 限定、身份限制登錄、登錄密鑰等強化信息安全管理,同時使用更加高端的殺毒軟件,設置專人專崗,定期更新病毒庫,確保信息化建設工作順利推進。
為了加強信息化建設,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企業必須提高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全面提高內部人員綜合素養與專業能力,以確保其滿足新時期背景下企業發展與業務活動開展需求,打造一支高素養、復合型人才隊伍。第一,定期組織開展以道德素養、國家政策、財務管理、信息化管理等為主題的專項培訓與宣講工作,在提高內部人員工作能力的同時,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理念,從源頭上強化對員工工作行為的管控。為先進優秀員工提供外出學習提升的機會,開闊視野,更好地提高工作質量。第二,定期組織開展創新性競賽活動,在提高員工創新能力的同時,使其樹立正確的責任觀。第三,健全績效考核機制,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在確??己斯ぷ骺陀^性的基礎上,將考核結果與員工個人績效有效關聯,加大獎懲力度,調動員工參與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
企業信息化建設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各種類型的風險與挑戰,為了確保信息化建設的順利推進,提高內部信息化管理水平,企業必須加強風險管理機制建設,強化對信息化建設全流程的風險管控,加強風險預警,及時落實風險預測、識別和判斷工作,以進一步發揮信息化優勢,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信息化建設中,企業需要按照相關要求,持續優化和調整內部組織框架,比如增設信息資源管理部,選拔出既懂管理,又懂軟硬件操作,還具有豐富信息化理論知識的人員從事相關工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在新時期背景下,加強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對企業整體運行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當前,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實際建設中問題頻出,建設進程推進難度不斷增加,在造成企業資源浪費的同時,對企業運行產生負面影響。因此,以信息化建設為主題展開研究與探索,對現代化企業而言有著重要意義。應當注意的是,企業不僅要正視信息化建設的優勢,還要正確看待其背后隱藏的風險與不足,只有這樣,才能高質高效地推進信息化建設,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價值,推動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