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海容
【摘要】在生活中,特殊的孩子是學生中的一小部分,通常這些孩子是得不到老師的認可,不被同學所尊重,因而他們紀律散漫,學習成績差,學習態度差,自我管理能力差。存在自卑、逆反、冷漠、戒備,容易沖動,情緒不穩定等心理問題。打架斗毆、尋釁滋事等,他們的行為經常造成嚴重的后果,讓家庭及社會都為他們擔憂,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以及教育質量被嚴重影響。怎樣通過教師和家長的努力讓“特殊孩子”改變現狀,就這一狀況我想在這里說一說本人的看法。
【關鍵詞】孩子心理問題?教育?愛心?幫助
孩子們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當今社會,由于社會競爭激烈,某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高,孩子的心理壓力大,甚至導致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另一方面一些特殊的孩子,他們由于先天性的原因產生了心理疾病,例如:先天性狂躁癥,阿斯伯格綜合癥等等。以上兩個方面是孩子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導致針對心理壓力的基本狀況和產生的主要因素,我們應運用心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開展心理教育,切實做好攻“心”的藝術。
一.正確對待特殊孩子,把愛心獻給特殊孩子,是教育成功的根本點。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只有擁有一顆愛心才能教育好學生。湖北十堰,9歲腦癱患者子陽想要去往課堂念書,可惜沒有學校能夠接納,60歲的楊建明老師為子陽開設一個班,每天為她上課,四年來從未停止。
擁有特殊疾病的小孩,學校不是不能接納,而是沒有能夠保障他們安全的措施。子陽喜歡讀書卻不能去享受,連走路都是問題,這并沒有阻止她去往學習的道路,內心原本就堅持的執著,往往會成為感受生活美好的開始。
學習知識對于子陽來講非常困難,楊建明老師為子陽教課是想要完成子陽的“夢想”,他也能夠感受到教學的快樂,四年時間的教學,子陽的知識儲備已經達到一年級的水平。
子陽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熱愛生活和校園,哪怕身邊沒有朋友的陪伴,只要有一位老師主動愿意教學,子陽能夠享受到的幸福就會一直存在。
一般來講,特殊兒童會有專門教育的機構,極個別情況的孩子不能被教育,子陽就是其中一位,還好的是,子陽遇見了楊建明老師,每日的陪伴和教導,成為子陽和楊建明老師每日盼望的時間。
現在生活中的小孩,對學習并沒有多大的興趣愛好,面對生活的美好,也不會主動去享受,對于子陽來講,那些被遺棄的舒適生活和學習,是她內心一直以來的夢想。
二、平等對待、認識特殊學生,這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特殊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在學校及家里受到批評、歧視及埋怨較多,從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產生了自卑感。一有什么動靜,就變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經常的批評容易使他們自暴自棄。
這是表面現象,說到底,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諒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溫暖和關懷。因此,我們在教育特殊生時應給予他們溫暖、關懷,樹立學習的信心。他們是特殊孩子,但是他們首先是孩子。可能是同情心的本能,面對這樣的群體會多很多的包容相信很多人是這樣的。包容是好但是也因這樣心里會不斷暗示自己他的特殊要怎樣怎樣一點,以至于把特殊二字越看越大,這也許并不是一種好的現象。如今我們都在大力的推廣融合教育,我們希望特殊的孩子可以更好的融入社會之中。在其能力范圍之內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說說我帶的一個五年級的特殊兒童吧,他的故事都可以寫成一本書了。他的問題首先就是坐不住,在教室里到處跑,需要老師在上課時不斷干預,當上課總被打斷,總會覺得好難啊!有時候沒注意,他還會自己偷偷打開后門或者從陽臺翻欄桿跑出去。就這樣無數次,后來慢慢習慣了,想了各種辦法讓孩子在班級里不要亂跑。有一次,上課上得高興,突然看到有個空座,才發現那個孩子跑出去了。我不得不讓全班同學靜息,等我把他找回來。我滿校園的去找孩子,雖然這樣的情況發生過無數次了,還是難過得掉眼淚。害怕耽誤其他孩子的課程,我都不敢休息。下課都是要多講幾分鐘,午休時間都要抓緊時間教學,不然教學任務都完成不了。我的課程總會落后于同年級的其他班,我就一直在追趕當中。這些經歷次數多了,我都很淡定了。我最煩惱的是他有很嚴重的暴力傾向。剛進校園時,就打人,推人、掐別人脖子,可以說班上的學生基本都是被欺負過的。下課了,都不敢輕易休息,要沒事就去看看那個學生有沒有欺負其他同學。每次發生欺負的事情時,我要向受傷孩子家長道歉,希望他們原諒這個特殊的孩子。同時還要教其他學生學會保護自己,也還要教育孩子們關心他,愛護他。我也試過找就這個特殊孩子的家長,但是每次孩子家長都直接動手打他。后來,我索性不叫孩子家長來學校了,就經常打電話告訴家長不要動不動打孩子。很慶幸的是,班上的家長們都很支持我的教育,班上也沒有出現其他學生特別排斥這個特殊兒童的情況。也許他感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他的改變也很多。欺負其他學生的次數慢慢減少了。還會經常幫老師做事情,打掃衛生,看到他的轉變還是很高興的!。
三、加強與家長的聯系,這是做好特殊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即時,有效的溝通是轉化“特殊學生”的重要步驟,班主任及時與家長聯系,商討教育孩子的有效方了解特殊生在家及學校的情況,以尋找教育途徑,限度地發揮家長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特殊孩子在整個過程中出現各種狀況,就算真的出現了,相信因為有了跟家長的提前溝通,家長也不會有不好的情緒,應該能夠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的!在工作中,也常常遇到挑剔的家長,我有過抱怨、委屈和置之不理。在反復思考后,我改變了做法。對此類孩子照顧得更細心,讓家長無從挑剔,真誠地與家長交流,盡量滿足家長的合理要求。只有長期以往跟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才能做好特殊孩子教育的工作。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應該尊重并支持他們的特長和不足,在我們的關懷下,他們一定能夠展現自己的獨特之處。特殊兒童也是我們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應該給予他們相同的尊重和愛,讓他們有一個平等的機會參與社會活動。特殊兒童需要的不僅是物質的支持,更需要我們的心理關愛和鼓勵,讓他們感受
到自己的價值和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