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耀征
一個班級管理能否正常運轉,是否具有凝聚力,班級的管理是關鍵。人常說“民以食為天”,然而一個班級的“魂”就是這些出色的班主任的正確管理和指導,所以一個良好的開端對于他們以后的工作、學習的順利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現在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管理班級的方法和策略:
一、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讓性格、類型不同的孩子遵從你的教育模式,必須要得到學生的信服,讓他們能夠積極的配合班級管理工作。教師一定要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忘我工作,不求回報,通過對知識、文化的不斷積累加強自身修養,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從心里佩服和敬重,有親近教師的渴望。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傾注的關愛一旦被學生理解和接受,他們就會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師的教育。在日常的工作當中,要讓每個學生都充分感受到愛和尊重,對學生給予期待,讓他們能夠體驗到滿足和成功的喜悅。教師素質的提高,以及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為教師對班級管理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創建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
為學生創建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和靈活多變的方法,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是良好的班級風氣,它集中體現了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和教育質量。培養一個團結互助、奮發向上、紀律嚴明的優秀班集體,是教師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良好的班風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營造良好班風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讓學生們認識到班級就像是一個大家庭,同學之間要相互信任、關心,并學會寬容和諒解,提高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第二、學校的各項紀律必須要嚴格遵守,學校制定的每一條紀律都是為了保護所有的學生以及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所以要對每一條紀律從正反兩方面分析,讓學生們明白遵守紀律的好處以及不遵守紀律會產生怎樣的后果。這樣把紀律和違紀的危害性講透徹,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理解,從而自覺的遵守。第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素質。學生的素質和思想道德修養的提高,能夠有效的減少違紀現象的發生,并學會如何做人做事,促進他們健康的成長。
三、樹立學生榜樣
教師要組織一個成功的班級,首先要挑選一些品學兼優、責任感強,樂于為同學服務的學生來擔任班級干部,并加以教育培養,使之成為其他同學學習的榜樣,從而不斷努力進取。在選拔班干部過程中,既不能教師包辦,那樣班干部會因為沒有群眾基礎,不利于日后的工作;也不能讓學生自己決定,單純的“民主”,有些學生往往會選擇與自己關系好的,方便得到“照顧”在班級管理中,兩者都有不足之處。所以最好采取學生就職演講參與競選的方法,由學生投票選舉幾位同學,最后讓教師做決定。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學生充分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選出了比較理想的班干部,又通過教師的仔細分工,優化了班委會的組成。除此之外,教師應該對班干部使用的同時加強教育和培養。教育他們樹立為班級服務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讓他們能夠做到努力學習、團結一致,激勵他們大膽工作,并嚴格要求,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當他們在工作上出現差錯時,應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不能過于苛求和指責。要組織班干部定期召開會議,讓他們學會制定計劃和具體措施,根據落實情況,總結并加以改進,學會分辨是非,及時對同學中的不良行為進行阻止。所以班干部應該以身作則起到帶動作用,促進班級的管理工作。
四、用一顆平等的心對待和培養每個孩子
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管理只是配合,而教育才是主體,教育應該是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只有公平的對待和培養他們,給每一個學生展示的機會,才能激發他們積極上進。教師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優缺點,不能夠厚此薄彼。特別是在對待后進生,如果沒有做到平等的對待,會在無形中給他們造成心理上的陰影,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古語有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當教師在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時,要看到他們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在一個班級里,最引人注意的往往是學習成績好的或是最讓人頭疼的學生,而對于那些平時不愛說話、考試成績一般或是后進生最容易被忽視,所以教師要給每一位同學表現的機會,更不能淡忘了這部分學生,要做到一視同仁,平等地關注他們的發展。
五、總結
總而言之,把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做好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師要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在工作中對學生充滿熱情,肩負起對每一個學生的教育和引導的使命。認真對待班級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更新教育理念和思想,并總結經驗。根據不同的班級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才能使班集體更加具有凝聚力,促進學生們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