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





隨著《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實施,“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細化”[1]這一理念融入到了學科課程教學中,對教學內容以及學業質量標準也隨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視角下,區域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考試內容如何設計,考試標準如何制訂;在面向全市全體高三學生的情況下,考試方案怎樣才具有可操作性,如何確保考試過程的客觀性,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以省級方案為框架確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內容
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在體育評價方面提出“建立日常參與、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2]。同年,江蘇省教育廳出臺《省教育廳關于全省普通高中藝術(音樂、美術) 體育與健康、通用技術、理科實驗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江蘇省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方案包括“考試項目、具體內容和考試要求”3個部分,其中考試項目分為“必考項目”和“選考項目”兩大類。
南京市2020年起將必考項目分為“操化類項目和集體12min跑”2個部分,主要考察學校體育大課間的組織情況。通過學生在集體項目活動中的表現,既考查學生個人的操化類項目技能水平和耐力項目中的運動表現,同時也體現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協作精神(表1)。
“選考項目”主要從“田徑、體操、大球類、小球類、武術、游泳”等六類運動項目模塊中選取一項作為考試內容。在考試要求中,江蘇省考試方案提出“以設區市為單位統一命制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卷和評分標準,考試內容可依據省廳《實施意見》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進一步細化”。
上述規定為各省轄市設計符合本市實際的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方案創造了空間,同時也檢驗各市對于《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理解及實踐。南京市依據江蘇省《實施意見》,在市級層面統一命制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內容和評分標準(表2)。
二、結合教學實際設計具體考試方案
1.測試前做好前期調研工作
南京市在前期的高三年級體育教學質量調研工作中了解到,全市54所高中中有29所實施體育選項教學,開設選項種類達17項之多。由此可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選擇了前述6類以外的項目作為學習內容,所以,僅6類體育項目是不能滿足全市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要求的。即便是6類項目,也需要統一具體考試內容和標準,以各區統一組織實施考試方案,并對測評數據進行分析。
2.找準依據并根據區域學生實際制訂選考項目考核方案
南京市考試方案中規定,選考項目測試內容及標準是以依據“全國青少年運動等級標準研制組”編制并出版的《青少年運動技能等級標準與測試方法》(以下簡稱《方法》)叢書中11個項目的一級測試內容及合格標準為參考,并根據南京市學生實際做適當調整。測試場地、器材及人員配備、測試流程及測試人員等按《方法》中測試的總體要求執行。以南京市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籃球項目考核內容為例,參考2018年南京市高三體育選項教學質量調研籃球測試(女生)方案,制訂測評細則。
測試科目:半場跑籃。
場地器材:國際籃球聯合會標準籃球場,球場的表面應平整堅實、無障礙物。
測試方法:被測試者在起點(右側中線后)持球站立,聽到考官計時哨音后,被測試者按照規定路線運球跑籃,如果跑籃未進需補籃,直到投進為止;搶到籃板球后,運球至左側中線轉身區,踩中線后,轉身繼續運球跑籃,如跑籃未進需補籃,補籃不中,直至測試評分表的最低標準時間,測試終止;進球后回到起點,計時結束,完成測試[3]。
測試要求:被測試者必須按照規定路線完成運球跑籃技術動作,運球、跑籃及補籃時左右手不限,跑籃的投籃手法為低、高手投籃;被測試者最多出現二次運球、走步等違例現象,出現1次扣5分;被測試者在運球過程中進行遠拋運球或持球跑動。
違規行為:被測試者未按考官哨音指令出發或未踩到左側中線即轉身返回;被測試者沒有運用跑籃或補籃完成左右兩側各1次投球入筐。測試場地圖示及測試視頻說明見圖1。
3.緊扣《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要求加入比賽設計,在真實情境中考查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測試項目:半場3VS3比賽。
測試方法:由被測試校體育教師組織編隊,在籃球場半場范圍內進行3VS3攻守比賽,根據場地條件可設置多組比賽同時進行(不超過4組),比賽時間3~5min;遵循3VS3籃球比賽規則,比賽雙方自行決定開局發球權,球進筐后進攻方在防守方觸球前不得接觸籃球,球權交替時需將球運出或傳出三分線外再繼續組織進攻,死球時應在中場處以(進攻和防守)隊員之間的遞交球方式開始比賽;每場比賽設置1名臨場裁判,可由被測試校體育教師或學生擔任籃球。
參與要求:比賽雙方身著不同顏色分隊服,分隊服需在背后印制比賽號碼;被測試者應遵守3VS3比賽規則,服從組隊安排,在比賽中積極參與、樂于合作、尊重裁判、尊重對手,能根據籃球比賽基本原則和籃球技術基本要求展現個人技戰術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展示良好體育品德素養。評判標準見表3。
數據管理要求:制作全市統一的測試成績統計表格(見圖2),方便各區、校統計測試數據及成績。各校成績統一報市招生辦公室備案。
三、針對不同層次及特殊體質學生的特殊規定
針對不同層次及特殊體質學生,南京市在考試方案中也有特殊規定。如,因慢性病不能參加劇烈運動者,持家長簽名的體檢報告,參加水平考試的輔助工作,諸如裁判助手(運動員檢錄和犯規記錄等)、新聞報道員(撰寫不少于800字的新聞報道,要求圖文并茂)等。再如,考生參加區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單項比賽(以證書和秩序冊為準),經學校審核,報區教育局認定后,選考項目可作免考認定,如獲得區團體前6名、單項前8名或三等獎及以上選考項目視為合格(按36分計算)。
四、關于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的建議
對于運動能力方面,可考慮將體能項目與高中階段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掛鉤;考評內容可以留出任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權限,如,用10%的分數權重考查學生體育課、體育鍛煉出勤情況的過程性表現,由任課教師賦分;平時的健康教育理論知識考試也可以放在過程性評價中,以促進和提升健康教育模塊的教學效果。
在考試組織方面,需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由市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牽頭,市區兩級招生考試院(招生辦公室)、教育研究院(教學研究室),各區教育局及各高中校配合完成。各市轄區具體組織測試工作,加強對評委的選拔標準和培訓力度,評委測試人員由非本校教師擔任,統一測試尺度和要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Z].2020.10.
[3]陳佩杰,唐炎.青少年籃球運動技能等級標準與測試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4.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資助課題“強化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體育課程實施質量評價機制構建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B-a/2020/02/24 )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