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江 賀征征 丁善鑫 殷一平 于小千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規定水平一的學生要對基本運動技能進行專門性的學習,這既是為體育課堂教學明確方向,也是對體育教師提出新的挑戰。基本運動技能根據動作的組織、設計及所依托的不同背景環境、動作控制精細程度差異和動作是否有產生位移可劃分為:以大肌肉群控制為主的移動性技能,以脊柱穩定為主的非移動性技能,以小肌肉群控制為主的操控性技能。基本運動技能在學生動作技能發展過程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其發展水平的高低,將在較大程度上決定著水平二、水平三階段學生的專項運動技能的發展,甚至影響學生個體終身參與體育活動的表現。因此,幫助學生在水平一階段打牢基本運動技能基礎,對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運動能力的培養、生命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筆者以拋接輕物與游戲為例,通過練習各種方式的拋接動作,能夠發展學生操控性技能、移動性技能和非移動性技能水平,同時有效提高學生身體協調性、靈敏性、判斷力以及時空感。課堂教學以拋接紙球或網球游戲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為主線,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我與球球交朋友”為情境,教師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鍛煉的方法,通過“學、練、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使學生都能享受參與拋接輕物游戲所帶來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一、操控性技能與非移動性技能相結合的游戲方法
練習目的:提升學生手眼協調配合能力;認識拋接輕物的動作方法,并初步建立動作概念,感知物體的重量和速度的變化;培養學生勇于嘗試、挑戰自我的品質。
游戲1:原地拋接球。
游戲方法:雙手成碗狀將輕物捧在手中,雙腳左右開立,用雙手先掂一掂輕物的重量,站在原地用雙手將輕物向正上方拋起,在輕物下落的過程中,用雙手將輕物穩穩地接住,完成雙手拋球與雙手接球的動作(圖1)。
游戲要求:在完成以上動作過程中,需要做到上拋正、眼盯球、頭隨球、接球穩。向上拋球,球的高度應高于頭頂,在球下落至胸前的高度時將球用雙手接住;雙腳保持穩定,不能前后左右移動。
注意事項:上拋要正,避免球砸到自己或他人。
拓展練習:在用雙手進行拋接球的基礎上可提升難度。如,單手拋球,雙手接球;雙手拋球,單手接球;單手拋球,單手接球(左拋左接、左拋右接、右拋右接、右拋左接),體現由易到難、由簡入繁、循序漸進的鍛煉原則。
游戲2:原地拋接球擊掌。
游戲方法:雙腳左右開立,將球向上拋起后,雙手快速在體前擊掌1次,再用雙手將下落的球穩穩地接住,共進行10次拋接擊掌練習,數一數誰成功的次數最多(圖2)。
游戲要求:上拋球后,在接住球前雙手在體前快速擊掌1次。如果未在體前擊掌,或未接住下落的球則判為失敗。
注意事項:集體練習時,應保持安全距離,避免擊掌時擊打到他人。
拓展練習:根據學生學練的情況,可適當提升難度。如,增加體前擊掌次數、變體前擊掌為背后擊掌、變體前擊掌為胯下擊掌、從雙手拋接變為單手拋接、從同側拋接變為異側拋接等。
游戲3:直立拋起,深蹲接球。
游戲方法:雙腳左右開立,在單手拋、雙手接球的基礎上加上半蹲動作,學生在進行拋接輕物練習的同時,還能發展腿部力量,增強游戲的挑戰性(圖3)。
游戲要求:先保持直立姿勢,將球上拋后,快速保持深蹲姿勢,大腿面應與地面保持平行,挺胸立腰,在輕物下落時將球接住。
注意事項:下蹲的過程中,小腿應垂直于地面,膝關節不超過腳尖,以免錯誤動作的形成導致膝關節的損傷。
拓展練習:在動力性腿部力量練習的基礎上,可以增加靜力性腿部力量練習。如,保持深蹲或扎馬步姿勢,進行拋接球的練習,或者加上拋接擊掌內容。
游戲4:原地拋接球小碎步。
游戲方法:在進行原地拋接球的基礎上,需要腳下做持續性、快頻率的小碎步動作,雙手將球上拋后,還能接住球(圖4),以強化學生手眼協調、肢體配合能力,提升游戲的難度和趣味性。
游戲要求:腳下需要進行持續性、不間斷的原地小碎步,眼睛需要緊盯球,頭隨球移動,接球要穩定。
注意事項:在進行該練習前,應檢查周邊是否有其他障礙物,以免發生危險。
拓展練習:在進行原地拋接球小碎步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學練情況可適當調整難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將腳下動作改為原地高抬腿、原地開合跳、原地后踢腿、原地縱跳等,學生的頻率需要跟上教師擊掌的頻率節奏,手上的動作可變換為拋接球加擊掌。
二、移動性技能與操控性技能相結合的游戲方法
練習目的:發展學生下肢多方向快速移動能力,提升學生視覺、聽覺及肢體協調水平;讓學生感知時間、空間方位的變化;培養學生專注力。
游戲1:移動中拋接球。
游戲方法:在進行單手拋、雙手接球的練習時,加入移動性練習方法,教師會發出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的口令,學生聽到信號后需按照指定的方向進行滑步移動并完成拋接球,對學生的聽覺、肢體協調配合,以及中樞神經系統信息處理能力起到鍛煉作用(圖5)。
游戲要求:注意力集中,聽清信號后,做出準確的判斷,腳下移動要迅速,接球要平穩,不能提前預測或在教師未發出口令之前做出動作。
注意事項:練習時學生之間要保持安全間距,以免有學生做錯方向時,發生干擾或肢體碰撞。
拓展練習:教師可以加快口令的節奏,縮短學生反應的時間,提升練習難度;將移動中的滑步改成雙腳并攏跳(十字交叉跳);可以不按規律發出口令,如“左—左—前—后”的無規律信號;前后左右抱膝跳移動,用特定的數字代替前后左右,增加學生大腦運算能力,或增加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等。
游戲2:移動中接反彈球。
游戲方法:該練習需要練習者聽信號,將球向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地面拋出,準確判斷球的落點,然后腳下快速移動,在球第一次彈起時用雙手接住,提升學生快速反應能力,進行10次練習,看誰接住的次數多(圖6)。
游戲要求:在進行學練過程中,練習者向所指定方向的斜下方拋球,使球反彈起來,腳下盡可能快、幅度盡可能大地用手接反彈球。注意不能原地轉身向拋球方向垂直拋出。
注意事項:充分做好踝關節的預熱活動,在快速移動中避免受傷。接反彈球時,應在平整的地面進行,讓球處于可控范圍內。對地拋球時,注意控制力度,以免反彈力量過大,傷到自己或他人。
拓展練習:聽信號向反方向進行拋球,增加難度。
游戲3:雙人配合移動接球。
游戲方法:2名學生1組,練習者準備1個小標志桶,將標志桶底部朝上倒握在手中。輔助者站在練習者對面,向練習者的左側或右側進行拋彈地球,練習者需要判斷球的落點,腳下快速移動,單手持標志桶將彈起的球接住,成功后將球倒出傳回給拋球者(圖7)。
游戲要求:進行10次拋反彈球,看誰接住的次數多。在練習過程中,只能用標志桶接球,另一只手可以做保護姿勢,但不能輔助進球得分。
注意事項:同伴向地面拋球時,應控制力量,盡量不要拋追身球,可以向左、向右、向前幅度大一些,調動練習者快速移動的情緒。
拓展練習:縮小標志桶的尺寸,提高接球難度;同伴以更小的力量進行拋球,使得球騰空的時間更短,縮短練習者反應的時間。
游戲4:緊隨地滾球。
游戲方法:2名學生1組,練習者聽輔助者的信號將地滾球在地面不同方向滾出,腳下快速移動,用手將球控制在自己既定的區域范圍之內,繼續向下一個方向滾動(圖8)。
游戲要求:要求做到移動快速。
注意事項:由于該練習需要練習者降低重心,加之在移動過程中的速度較快,視野范圍較小,因此,進行學練賽前一定要保證周圍環境的安全性。
拓展練習:加快口令的節奏,加大地滾球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