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波
周律師:
您好。
我之前與朋友合作經(jīng)營過一家公司(以下簡稱“我公司”),主要從事經(jīng)營計算機通信網(wǎng)絡方面的業(yè)務。十年前,我公司委托一家軟件開發(fā)公司做了一個軟件開發(fā)的項目,當時約定,簽訂合同時支付50%費用,系統(tǒng)上線運行并通過驗收再支付40%費用,系統(tǒng)運行一年后沒有問題時支付尾款10%費用。我公司依約支付了前兩筆款項。但由于系統(tǒng)上線運行后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沒有解決好,雙方一直對有關問題的責任歸屬有異議,后來就不了了之了。2022年,我公司因為沒什么業(yè)務就清算注銷了。但是,不久前,我收到法院送達的起訴狀及相關材料,主要內(nèi)容是起訴我沒有支付尾款就清算,要求我與朋友承擔歸還那筆尾款以及損失賠償。
請問:公司已經(jīng)注銷,為什么他還能告我 我是否應該承擔支付該筆尾款并賠償損失呢?
王先生
王先生:
您好。
首先,本案屬于清算責任糾紛案件。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至第一百八十九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解散之前,必須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組由股東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組由董事或者股東大會確定的人員組成。
清算組主要負責下列清算工作:
(一)清理公司財產(chǎn),分別編制資產(chǎn)負債表和財產(chǎn)清單;
(二)通知、公告?zhèn)鶛嗳耍?/p>
(三)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公司未了結的業(yè)務;
(四)清繳所欠稅款以及清算過程中產(chǎn)生的稅款;
(五)清理債權、債務;
(六)處理公司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chǎn);
(七)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nèi)通知債權人,并于六十日內(nèi)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nèi),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nèi),向清算組申報其債權。
公司清算結束后,清算組應當制作清算報告,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并報送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注銷公司登記,公告公司終止。

清算組成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同時,根據(jù)《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八條至第二十條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未在法定期限內(nèi)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導致公司財產(chǎn)貶值、流失、毀損或者滅失,債權人主張其在造成損失范圍內(nèi)對公司債務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以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惡意處置公司財產(chǎn)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或者未經(jīng)依法清算,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公司解散應當在依法清算完畢后,申請辦理注銷登記。公司未經(jīng)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導致公司無法進行清算,債權人主張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以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對公司債務承擔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從本案來看,第一,對方起訴您的原因就是因為您公司在清算的時候沒有通知他們公司,造成了他們公司的債權損失,因此對方起訴了您公司的股東來承擔債務清償責任和損失賠償責任。
同時,因為對方主張的債權已過訴訟時效,您這方不應當承擔清償責任和清算賠償責任。
我國司法界的通說認為:清算義務人不履行清算義務給相關主體造成損害應予賠償?shù)呢熑涡再|(zhì)屬于侵害債權的侵權責任,應當追究其侵權民事責任。
首先,我們要確認對方的權利是否屬于依法保護的債權。清算義務人承擔清算賠償責任是基于對債權人債權的侵權。該債權首先應當在訴訟時效的保護之內(nèi)。如該債權已過訴訟時效,則該債權已成為“睡眠上的權利”,債權人要求清算義務人對“睡眠上的權利”的侵權進行清償和賠償應當已失去了合法保護的基礎。
再來看下本案有沒有侵害對方債權的行為,包括:未在法定期限內(nèi)成立清算組開始清算,導致公司財產(chǎn)貶值、流失、毀損或者滅失;在公司解散后,惡意處置公司財產(chǎn)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或者未經(jīng)依法清算,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未經(jīng)清算即辦理注銷登記,導致公司無法進行清算......以及我方進行了正常清算,是不是履行了公司法規(guī)定的公告和通知債權人的義務。沒有侵權的行為當然沒有清算義務人的責任。
結合本案來看,本案中債權人的所謂尾款的債務,債權人一直沒有催討并且已經(jīng)超過了訴訟時效。盡管公司在清算時沒有通知該債權人,但該債權并非應當依法保護的債權。所以,本案中您這方的清算并沒有實質(zhì)上對債權人的合法債權利益造成損害。因此,您無需對該筆已過訴訟時效的債務承擔清償和賠償責任。
以上分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作者單位:上海市恒業(yè)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