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浩 楊春暉 王謙
在電力企業日常經營中,資產管理不僅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企業其他部門開展業務的基礎。資產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在當前社會經濟環境下,我國電力企業已經開始全面改革,優化資產管理成為電力企業改革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電力企業資產管理可以從樹立資產管理意識、加強資產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強化內部審計工作、建立科學成熟的資產管理體系、健全資產管理制度、構建信息化資產管理系統、對供應商分級分類提示以及建立電力設備全生命周期檔案等方面進行優化,從而提高電力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企業資產管理工作中,企業管理者既要對企業的各種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又要對這些資源進行有效監督與控制。企業管理層要提高對企業資產經營的重視,并將其納入企業的年度績效考評;在制定企業章程時,要加大對企業資產管理人員審批權限的管理,清晰界定其職責,強化其資產管理人意識,使其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產。當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被認識后,企業管理者就會自然而然地從大局出發,按企業需求購買資產,并將資產進行優化配置,從而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確保電力企業健康發展。
電力企業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管理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業務能力,并且能夠及時掌握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法規。企業主要從兩方面來加強資產管理人員培訓:一方面,電力企業建立標準培訓工作體系,確保企業資產管理人員在進行資產管理時能夠充分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使企業資產管理人員對固定資產概念、資產配置標準、資產購置流程、資產驗收入庫、資產使用管理、資產處置申請及流程各環節有清楚的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電力企業要加強對資產管理人員專業技能和業務能力的培養,定期對資產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專業知識、典型案例等培訓工作,及時更新自身業務知識和技能,提高資產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以促進電力企業資產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強化內部審計工作須以問題為中心,注重工作要點,進行方式和手段的革新,以提高審計監督效益,實現審計全覆蓋,促進電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電力企業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來強化內部。首先,電力企業要繼續加強專業內部審計團隊的培養。內部審計工作要堅持以團隊建設為基礎,引導權力集中和資金集中的部門建立專業的內部審計組織。其次,電力企業要對內部審計組織的日常工作進行經常性地引導,促進內部審計機關依法履行職責。通過“以會代訓”“實地指導”“業務交流”“跟班學習”等方式,不斷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與水平。最后,電力企業采取多種措施,推動內部審計工作再上臺階,將指導和監督內審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并與審計業務進行統籌安排和落實,并定期下發內部審核指導意見。在執行審計計劃時,電力企業要對受審核單位內部審核體系是否健全、內部審核工作開展情況、內部審核工作的質量影響等方面進行評估。
第一,完善資產預算管控機制。電力企業要在全面考慮各方因素的基礎上,電力企業改進現有的財務預算控制體系。在實施資產預算時,電力企業應采取多種方式,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預算計劃體系,對各種經費進行全面計劃。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解決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賬實不符問題,有關管理者要對企業進行內部控制評價,對各種閑置資產進行合理的處置,并把它們列入賬簿,從根本上避免企業內部資產損失。第二,健全收入和支出控制體系。電力企業要堅持“收支兩條線”的資金管理原則,并根據有關審批制度和政策文件,對收支管理體系進行持續改進,從而更好地跟蹤各種財產和款項的實際流動和運用。第三,健全企業動態經營體系。由于資產的后續利用和維護管理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行為,電力企業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資產動態管理體系。
首先,電力企業確定主要負責人是企業資產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企業內部所有人員都要對企業財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承擔相應的責任。電力企業應按照職位劃分的方式來進行控制,將不相容的職位(崗位)進行隔離,并將其工作內容與對應的職權進行明確,將資金與實物進行統一管理,將采購與驗收保管分開,同時需設置獨立的固定資產保管人員,形成分工明確,互相監督,互相制約的工作體系。其次,電力企業要嚴格把關企業的采購和驗收工作。電力企業應對購買的固定資產進行資產分配的審批,嚴控資產入庫,電力企業對購貨雙方實施內部控制,做到收發雙方分開。第三,電力企業要實施資產處置的市場化,嚴格控制“出口”。企業的資產處理應當由企業資產管理部進行申報,填寫固定資產處理明細表和固定資產處理報告書,由分管領導審定,對處理后的報廢資產,如剩余收益等,均應按規定全部登記,并按“收支兩條線”進行會計核算。
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不僅需要對資產的種類進行劃分,同時還需要對其管理狀況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服務。
(一)對固定資產進行科學分類
固定資產管理是電力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之一,這是因為固定資產對電力企業的日常經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想對其固定資產進行有效管理,就需要對其進行科學分類。電力企業可以將固定資產分為:設備類資產、房屋類資產、辦公家具類資產以及其他類資產等。其中,設備類資產是指用于生產設備的各種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房屋類資產是指用于辦公或生產使用的房屋以及與房屋配套的附屬設施等;辦公家具類資產是指用于辦公和生產使用的各種家具、電器、工具等;其他類資產是指除設備、房屋之外的其他實物資產。同時,根據固定資產具體性質與功能可以將固定資產分為生產性固定資產、非生產性固定資產以及消耗性固定資產三種類型。
(二)明確各項管理職責
首先,電力企業要在企業內部實行設備的統一歸口管理制度,針對一些價值較高的設備,如發電機、變壓器等進行統一管理,確保這些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做到安全運行;對一些價值較低的設備則可以實行分散管理制度,降低其運行成本。其次,電力企業要確保各項管理職責不出現空白地帶。電力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或突發事件,這就需要相關人員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因此,相關人員在對設備進行管理時一定要嚴格遵守崗位責任制中的各項規定。
電力企業在進行資產管理時,應構建信息化資產管理系統,并對該系統進行完善,使其成為電力企業資產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通過應用該系統,不僅可以實現對企業資產的有效監管,還能夠有效提高資產管理的效率,實現對企業資產全方位、全維度的管理;對資產進行科學分類,實現智能化管理,通過數據庫對資產進行合理的分配與調控,降低資產閑置,優化資產結構;各部門之間也因信息化的建設打通了彼此之間的隔閡,提高了資產使用效率。在實踐中,電力企業要充分依托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實時更新、查詢各項資產的配置和使用情況,并將其匯總成相應的明細報表,及時上傳至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最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賬實相符與賬賬相符。
電力企業應在現有的供應商資格預審數據、履約評價數據、分級分類管理數據等基礎上,引入企業信用評價體系評價數據、司法訴訟數據、第三方供應商關聯性分析數據,豐富、完善并動態校準評價數據,評估供應商的履約能力,提示履約風險。
電力企業應基于現有的供應鏈管理數據,以實物“ID”為紐帶,轉換數據管理視角,對設備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數字信息提取,建立該設備、同類設備、同批次設備的全生命周期檔案,實現設備資產管理采購供應、生產制造、安裝調試、運行維護、退役報廢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電力企業要依托電力裝備資產檔案,通過對裝備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多維數據分析,一方面,能夠預判批次設備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和風險,提示批次設備退役建議;另一方面,分析預判使用期滿需要進行廢舊物資處置的設備發生故障的風險,預測該設備剩余價值,提供退役設備殘余價值分析報告,為退役設備拍賣提供數據參考。
總之,目前,我國電力企業資產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到電力企業的發展速度和質量,還會給電力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電力企業需要加強對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優化電力企業資產管理方式,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系基金項目:深圳供電局科技項目“生產項目可研決策LCC模型量化研究與應用”(項目編號:SZKJXM20220031)。作者供職單位: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