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翰 劉東

開展職工文化活動旨在讓職工深入了解企業的價值觀、行為準則與道德標準,以提高團隊的默契度,增強職工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嵊泗縣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以提高職工素質為目標,從“提魂、塑行、揚光”系統視角出發,形成了“三針三線”實踐模式,開辟了一條具有海島特色的企業職工文化活動品牌化的路徑。
第一,缺乏統領主題,企業職工文化活動“零散化”。目前,企業在開展職工文化活動時,因缺乏主題引領,使各項文化活動“各自為戰”,削弱了集群效應。
第二,忽視時機管理,企業職工文化活動“輻射窄”。企業對職工文化活動的線下式、大型化、集中化的品牌定位存在誤區,需要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使職工文化活動既有娛樂性又不失教育性,并以此為基礎擴大職工文化活動覆蓋面,增強活動的實效性。
第三,“塑形”鏈條松散,企業職工文化活動“缺韌性”。目前,企業在設計“選樹先進典型—提煉勞模工匠精神—感化和同化廣大職工群眾—展示平臺搭建”的塑形鏈條上缺乏連貫性,進而降低了職工文化活動的長久影響力。
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開展的“三針三線”職工文化活動品牌化路徑,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用好鑄魂“指南針”,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激發廣大職工群眾的熱情,統一思想路線。二是扎好提能“頂門針”,以學思踐悟來提高職工的專業能力和擔當能力,推進發展動線。三是注入爭先“強心針”,完善激勵機制,暢通交流平臺,提高職工自我價值的“含金量”,樹牢價值高線。本文以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下屬的黃龍供電所為例(詳見圖1),對“三針三線”職工文化活動品牌化路徑進行了詳細說明。

(一)用好鑄魂“指南針”,統一思想路線
黃龍供電所通過主題定位,集中關注焦點,形成標簽化傳播,以主題之“點”撬動行動之“面”。
1.主題定位,讓職工思想統一有“長明燈”
黃龍供電所充分汲取當地的“石”文化元素,采用聚焦、濃縮的方法,提煉了“‘石心護海島,‘電亮萬家燈”的活動主題。其中,“‘石心護海島”闡釋了全體職工的精神面貌和責任范圍;“‘電亮萬家燈”明確了全體職工的最終使命和價值定位。在此基礎上,黃龍供電所進一步拓展“石”文化元素的內涵,依次形成了“磐石之心”“金石之策”“寶石之效”三大維度。其中,“磐石之心”倡導職工“勤照鏡子、正衣冠”,做好思想“體檢”,堅定理想信仰,堅守廉潔自律、遵章守紀的底線;“金石之策”引導職工向先進典型看齊,強調齊心愿、齊本領、齊進步,筑牢安全基石,優化服務體驗,提高隊伍素質;“寶石之效”突出體現“以點帶面”“星火燎原”的文化集群效應,完善激勵機制,暢通多元渠道,為職工展風采、揚斗志、創價值提供廣闊舞臺。
2.典型引領,讓職工思想對標有“指路人”
黃龍供電所設立了“最佳專注獎”“最強專業獎”等,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員工,使其成為所內全體職工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愛崗敬業的最佳代言人;深入挖掘了員工的先進事跡,以身邊先進人物的工作細節、一言一行、真實故事對工匠精神進行滾動式傳播,為全體職工思想對標有“指路人”。
(二)扎好提能“頂門針”,推進發展動線
黃龍供電所通過提煉信條、明確工作目標和行為準則,用理論武裝職工頭腦,補其精神之“鈣”;加強技能訓練,提高職工的能力值、經驗值和創新值,使廣大職工會干事、干成事,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扎實“內功”。
1.提煉信條,使職工認知提升有“通關卡”
黃龍供電所立足海島“電衛士”身份,根據政府部門與海島居民提出的供電服務提質提速要求,制定了《黃龍供電所班組公約》,以增強集體輿論的約束力。《黃龍供電所班組公約》要求供電所全體職工必須做到:全面執行規章,安全生產無盲區;全程協同運作,供電服務無斷點;全員參與管理,提速增效無死角。黃龍供電所通過提煉信條,使職工認知提升有了“通關卡”,即動腦能思,講求工作方法;開口能講,服務暖人心田;躬身能干,做到高效執行;同行能比,爭創一流業績。
2.日行一步,使職工本領修煉有“登高梯”
通過開展“金石之策·齊本領”與“電力工匠養成記”等職工文化活動,黃龍供電所采用化繁為簡的方式,將鍛煉職工全能素質這一復雜任務逐一分解,以消除職工的畏難情緒,以微習慣養成法幫助職工逐步形成自主改善的良好工作習慣;利用《技能培訓二十四節氣表》《“30天精益改善計劃”行動》等,使每位職工發現的小點子、好方法能得到及時分享,以常態化孵化一批“電力工匠”;開展“寶石之效·齊進步”活動,緊扣業務主線,號召職工凝練“最佳實踐”思想,培養善于復盤的良好習慣。在安全生產中,黃龍供電所形成了“四為四有”的工作方法;在營銷服務中,黃龍供電所形成了“三亮”“三快三準”的工作方法。
(三)注入爭先“強心針”,樹牢價值高線
黃龍供電所通過構建線上傳播平臺、溫馨小家平臺、比學趕超平臺,加強正向輿論引導,倡導砥礪爭先風尚,營造了自立互助、溫暖和諧的班組氛圍。
1.搭建線上傳播平臺,使匠心時時可鑒
黃龍供電所借助微信工作群、桌面屏保,時時傳播企業文化理念和職工文化內涵,提醒安全注意事項,分享警句良言,表彰職工先進事跡,使匠心修煉24小時“不打烊”。
2.搭建溫馨小家平臺,使關懷處處有感
結合海島工作和生活的特性,黃龍供電所以“50 m生活圈·24 h文化園”為主題,建設溫馨小家,具體做法包括:建立職工書屋,組織開展籃球賽、讀書分享會、廚藝大賽、趣味運動會,培養互助精神;精心布置宿舍區,利用石頭擺件、書畫作品等元素豐富職工業余生活,幫助職工對抗寂寞的海島生活,培養職工堅韌不拔的品質。
3.搭建比學趕超平臺,使人人富有朝氣
黃龍供電所通過開展師帶徒、崗位練兵、勞動競賽等文化活動,營造自主學習、自我進步、自我革新的文化氛圍;在供電所公示欄設置了“閃光臺”(宣傳和倡導職工所獲得的個人榮譽、集體榮譽)、“警示臺”(警示所發生的安全故障事件、廉政風險事件等),發揮正向激勵和負向約束的雙重作用。
(一)精氣神更“足”,促職工工作自覺
黃龍供電所將地域特色文化——“石”文化元素提煉為職工文化活動的主題,使職工對工匠精神的內涵及自身應具備的職業素養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有助于統一思想,自主加強品格修煉。
(二)能力更“優”,促職工素質提高
黃龍供電所通過系統開展“磐石之心齊心愿”“金石之策齊本領”“寶石之效齊進步”等活動,提升了職工的認知能力;通過干中學、碎片學、實時學的模式提高了職工的技能水平。同時,黃龍供電所還將隱性經驗透明化、個人經驗共享化,從而為工作提速提質提供實用性幫助,彌補了標準化制度無法完全覆蓋到創新領域這一不足,以激發職工的自我成就感、價值感,使職工自發養成專業專注、互幫互助、超越卓越的品質。
(三)參與度更“高”,促職工形象提升
黃龍供電所通過構建線上傳播平臺、溫馨小家平臺、比學趕超平臺,將相對封閉、生活枯燥的海島客觀條件轉變為零距離溝通、零界限傳播的職工文化建設優勢。比如:充分利用“50 m”工作生活圈的優勢,以趣味性活動豐富職工生活,同時拉近職工與海島居民的情感距離,以保證服務需求響應更快,服務措施更精準,使海島衛士的形象更清晰。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指南。為更加高效地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需要全面更新發展理念、提高核心能力,并優化公司內部的管控方式、經營模式、組織體系,以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認識、能力素質和精神風貌。企業職工文化活動的開展能夠凝聚職工思想共識、提振干事熱情、建立高度信任、培塑共同習慣,真正激活班組的“生命體”能量,更好地為海島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電力服務,并塑造“人民電業為人民”的良好服務形象。
(作者單位: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嵊泗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