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杰 朱偉斌 劉東

在新時代背景下,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堅持以黨內政治文化引領企業文化建設,有效融入了開放圖強的“浙江精神”,推動了“高塔精神”的落實落地,從思想引領、行動定向、立新創標三個維度層層發力,構建起“領 向 標”海島電網文化落地體系,旨在激活卓越文化的價值創造力和發展驅動力,為加快數字化牽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精神引擎。
(一)黨建統領文化建設的作用尚未充分激活
企業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是相輔相成的。然而,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部分管理人員對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的理解不深刻,在對文化理念的“解讀與落實”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各支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同時,企業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融合的時效性不強,部分黨支部書記對自身在文化建設中的角色定位認知不到位,沒有結合行業發展熱點、企業各階段任務重點和員工特點來進行文化溝通,也沒有體現出文化傳播的實效性與針對性。此外,分布于各專業、各崗位的黨支部黨員,在立足崗位職責、踐行企業文化方面普遍缺乏自覺意識,尚未充分發揮出黨員模范作用,無法有效引導全員言行。
(二)文化未對行為習慣形成有效塑造
要想真正發揮出文化凝聚人心、賦能發展的力量,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就要以文化作為驅動力,培養員工的行為習慣。由于員工的個人經歷、發展追求各有不同,對文化的情感體驗和訴求也存在差異。尤其是隨著90后、00后新生代員工的加入,組織新穎有趣的文化活動,創造真實一致的情感體驗,進行潤物無聲的熏陶成為“由心入行”的企業文化建設要點。然而目前,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存在文化活動吸引力不足、情景化引導不足、浸潤化影響不強等突出問題,部分員工不知道如何踐行企業文化,導致文化孵化行為習慣的力度較弱。
基于上述背景,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構建了“領 向 標”海島電網文化落地體系,具體做法如下:
(一)領——堅持黨建引領,使文化傳播有聲有色
黨支部書記立足于創造者、傳播者、實踐者、培育者的角色定位,以增強文化信仰力、踐行力和控制力,助力企業實現卓越文化績效。一是修煉文化信仰力。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開展了“高言值”活動,讓黨支部書記結合實際談論對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親身感悟,以打造黨支部書記的文化“高言值”。二是修煉文化踐行力。支部書記采用了“走動式管理”,對一線員工的企業文化認同度、企業文化與行為匹配度、企業文化與制度匹配度等進行了深度調研,并撰寫了調研報告,分析了企業文化落地的難點,以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三是修煉文化控制力。黨支部書記在學習、傳播、踐行企業文化過程中實時記錄了心得體會,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管理能力。
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結合海島元素、行業特征,提煉出具有高辨識度和標簽化行為的卡通人物原型“電小嵊”,設計了“人民電業為人民”“海島示范”等表情包,使企業文化看得見、摸得著、融得進、用得上;開展了“人人亮安全信條”活動,要求每位黨員結合崗位職責、角色定位和個人追求,采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格言、警句等形式,提煉出關于帶頭嚴守安全規范等應恪守的行動信條,將文化轉換成流行語,說到員工心坎上。
黨支部每季度牽頭組織文化圍讀會、凝聚人心工程,黨支部書記與人力資源部、營銷部、生產部等各部門共同參與,并結合各季度職工思想動態、心理測評反映的問題,通過共同研讀一本文化管理書籍、共同商討一項文化改善行動等方式,自上而下地提高了職工文化水平。黨支部全面加強文化嵌入,在“三會一課”、班站所例會、年度重要會議召開前,設置了文化解讀“黃金十分鐘”,以當前熱點、最新政策、典型問題為素材,生動解讀了何為倡導的理念和行為、何為反對的理念和行為,并采取介紹活動主題→學習文化微課→分享自身感悟的流程化運作方式,明確了從開場、運作到結束各環節的內容,從而發揮出文化韌力,實現常思常行、日新日進的文化建設目標。
(二)向——精準行動定向,使文化執行有力有效
為鍛造黨支部“紅色堡壘”、激活黨員“紅色細胞”、凝聚“紅色力量”,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制定了黨支部共建責任清單,多次開展了“支部(黨員)合伙人”行動。一是共促黨支部建設。從黨支部組織建設、組織生活、黨員管理、信息臺賬和活動陣地五個方面著手,制定了具體的改進策略。二是共促學習研究。開展“漂流瓶”“七彩報告”“共上一次黨課”等活動,實現互學互促,加深了黨支部間的了解。三是共促先鋒引領。深化“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品牌建設,完善網格服務團隊,優化了“六進六送”服務載體。四是共促業務提升。開展黨建與安全生產融合下的“一個計劃”“一個會”“一個責任區”“一個先鋒榜”,全面深化了“黨建+”工程。
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將文化理念融入安全生產、優質服務、抗臺搶險等具體業務場景,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實施的文化行動。一是堅持能源保供,本質安全人人行。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聚焦海島電纜保護、現場施工管理等安全難題,落實“安全第一”的理念,構建了“宣 督 聯”機制,即以“宣”聚外力,設計專屬安全文化表情包,開展“安全月宣傳”活動,搭設現場展臺,懸掛宣傳橫幅,以擴大安全宣傳覆蓋面;以“督”強威力,由黨員、專業骨干組成稽查隊,對各分散區域施工現場進行不定期監督,確保各施工點安全順利完成施工任務;以“聯”扛責任,建立及時的服務聯絡機制,快速組建應急保電隊伍,全力保障重要點位供電的可靠性。二是堅持海島共富,“人民電業為人民”。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以“人民電業為人民”為宗旨,緊密結合海島服務要求和工作實際情況,形成了“四個在前、四個及時、四個跟上”的行為“十二招”;聚焦海島服務的“少、缺、慢”等典型短板,依托“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綜合利用舟電16號海纜管理船,創新打造了系統內首個海上“紅船·光明驛站”,建立了涵蓋“志愿紅”“關愛橙”“安全黃”“科技藍”“生態綠”的“五光”海島服務模式,全力打造承擔三大責任的海島服務樣板。三是堅持第一速度,沖鋒在前顯擔當。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通過“四全六措”的防臺風搶修服務,建立起“應急響應半小時圈”,深化網格化搶修模式,創造了12小時內供電恢復率100%的“嵊泗速度”。四是堅持清正廉潔,開展“曬廉潔格言,宣廉潔誓詞”“走直道·行廉路”家庭助廉、“拍案說廉”等主題活動,涵養風清氣正的廉潔生態。
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遵循“指數化、項目化、可視化”的原則,分層分級制定了企業、黨支部、班站所年度企業文化建設任務清單,動態跟蹤每項任務的執行進度、實施效果、操作亮點、實施短板,使企業文化落地有痕跡、可追蹤、能量化。根據電力企業特點、海島地域特色等,基于黨支部、班站所文化行動的完成度,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將廢舊材料創意化,制作成蘊藏著當地特色文化理念的漁民畫、手繪等手工藝品,形成了文化聯合實踐行動的 DIY模式,實體化地展現了各黨支部、各班站所的文化履責印跡,使黨員更熱情飽滿地投身文化實踐。
(三)標——實施立新創標,使文化環境“有形有勢”
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按照“系統化、數字化、卡片化”的原則,從塑心、塑能、塑形三個維度,建立了黨支部、班站所文化建設自評工具卡,打造了一批文化形象窗口。公司還積極開展“雙示范區、示范崗”創建活動,通過完善標準要求、細化任務清單,將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同時建設成企業文化示范區、企業文化示范崗,使黨員身份亮起來、作用顯出來。
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借鑒游戲化管理的思路,探索了文化正向積分制;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完善了各類工作室,使之成為技術技能攻關和創新、技藝傳承、人才培養發展的平臺;通過唱響嵊電聲音、講好嵊電故事,選樹了一批先進人物,發揮“身邊人帶動身邊人”的文化感染力;匯編員工文化成果集,通過線上微信平臺、優秀員工人物集錦,線下名師榜、員工風采長廊等平臺展示了員工風采,組建攝影、書法、繪畫等人才庫,激活了員工文化創造力。

(一)“聚心”——筑牢和諧發展的“穩定器”
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通過深入挖掘黨內政治文化的具體精神因子及其背后的故事支撐體系,將文化傳播嵌入黨支部組織生活與工作例會,為公司和諧發展筑牢了思想“穩定器”。
(二)“聚力”——筑牢卓越績效的“加速器”
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通過時時處處開展文化溝通,全面提高了黨支部書記、管理人員的文化管理能力;善用場景化思維,形成了“具體場景-文化理念-文化行動”的轉化鏈條,以文化凝聚人心力量,促進業務提質增效。
(三)“聚能”——筑牢海島共富的“傳導器”
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通過將黨員責任區、示范崗同步升級為文化示范區、示范崗,使紅色光芒和文化光彩互彰互顯;打造了一批文化窗口和先進標桿,擦亮文化品牌,點亮海島共富路,以優質的服務讓政府放心、讓群眾滿意;組建了全市首家電力負荷管理中心,全市率先出臺了縣級電力需求響應補貼政策,推動了政府、供電企業共同承擔的電力接入工程費用分擔機制的實施。
(作者單位: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國網嵊泗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