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俊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實驗幼兒園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僅關系到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新時代幼兒園進行愛國主義情感啟蒙,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幼兒園可以利用多種形式的活動進行愛家鄉、愛祖國教育,讓愛的種子在幼兒心里悄悄萌發。


繪本內容生動形象,深受幼兒喜愛,繪本閱讀活動可以將抽象的情感認同具象化,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產生共鳴,體悟“愛家鄉、愛祖國”情感。在幼兒園的公共圖書室及班級圖書區提供《夢中的可愛家庭》《甜蜜的一家人》《南京那一年》《11只灰雁往南飛》《我的祖國》等優質繪本讓幼兒自主閱讀。在一日生活活動中開展“聽我說”“小小演說家”“自制繪本記錄單”等活動讓幼兒分享閱讀過的繪本故事。通過多種繪本分享活動,感知家的溫暖、家鄉的美麗、祖國的繁榮富強,增進愛的情感教育。
環境創設是幼兒園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環境中體現的愛國教育內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元素,幼兒園可以通過建構適宜的 “愛家鄉、愛祖國”教育環境潛移默化地促進幼兒情感發展。
充分利用門廳、走廊等公共空間,教師、幼兒與家長攜手,共同布置愛幼兒園、愛家鄉、愛祖國的平面與立體環境。
師幼共同創設“我愛我的家”“我愛家鄉”“民族團結一家親”等主題環境,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家、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中班在“我愛家鄉”主題活動中,可以創設“家鄉真美”“家鄉的土特產”“我的家鄉”等系列家鄉環境,營造愛家鄉愛國主義教育的氛圍,幫助幼兒感知家鄉的美麗、家鄉的風土人情、家鄉的美食等,引導幼兒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幼兒園不僅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還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教師之間相親相愛、團結互助的言行舉止,都會成為幼兒園 “愛家鄉,愛祖國”情感教育的良好支持。
節慶活動對幼兒有特別的教育意義,幼兒園可以通過各種節日活動培養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清明節時,可以組織家園踏青活動,讓幼兒實地感受家鄉之美。中秋節時,可以帶領幼兒一起收集材料制作月餅,吟誦中秋經典詩詞,制作有趣的中秋節小手工。國慶節時,帶領幼兒參加升旗儀式,通過在國旗下宣誓、做生日蛋糕、文藝表演、幼兒和家長共同制作親子作品獻禮祖國等形式共歡同慶,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在重陽節時,可以帶領幼兒走進社區,為社區的老人們送上祝福、關懷……在各種節日活動中,深化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情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與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兒園在進行“愛家鄉、愛祖國”教育中可充分利用游戲活動,讓幼兒在說、唱、做、玩的過程中加強情感體驗。角色區中玩各民族聯歡的游戲,穿民族服飾、玩民族游戲、進行民族特色表演等;建構區中搭建家鄉特色建筑,如:家鄉的橋、宏偉的城墻等。
日常活動中還可以組織專門的趣味游戲,例如,“汽車向著玄武湖開”的趣味語言游戲活動:活動前,預先準備地域著名地點(夫子廟、中山陵、玄武湖、老門東、總統府等)的粘貼圖片卡,幼兒自行選擇并代表卡片角色。然后教師帶領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圈,由持有玄武湖卡片的幼兒先向圈內邁出一步并說道:“哎!哎!汽車向著夫子廟開”,其余幼兒共同重復:“向哪開?”以此反復,直到某個幼兒說錯地名則游戲結束。“開汽車”的過程中,地名的選擇是隨機的,可以不斷深化幼兒對家鄉的感受。這樣的游戲活動,可以從家鄉玩到祖國各地,在趣味游戲中,不斷深化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體驗。
幼兒教育是未來教育的基石,是終身教育的基礎工程。幼兒園開展“愛家,愛家鄉,愛祖國”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將情感教育融入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