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 俊 盧慶華 王國澤 程立坤 張樂道 呂俊麗 云月英 李俊芳 莎娜 任艷 郭富城 內蒙古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2020年10月20日下午,時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出席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舉辦工程教育高峰論壇,就如何更好更快推進工程教育認證工作特別指出,中國工程教育認證要以“進入華盛頓協議成員國”的1.0版的實質等效階段進階到參與國際治理、貢獻中國方案的2.0版的創新領跑階段,要致力推進世界水平中國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2021年4月1日,吳巖在“夯實教學‘新基建’,托起培養高質量”大會作報告中指出,人才培養質量是中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的根本與核心,新時代高校教育教學的“新基建”是專業、課程、教材和技術,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抓好專業質量、課程質量、教材質量和技術水平,實施建設高質量本科教育攻堅行動,扎實推進高校課程思政,深化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強化高?;鶎咏虒W組織建設,深入推進高等教育“質量革命”,加快構建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建成高等教育強國。2021年11月24日,吳巖在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的報告中再次強調了做好課程思政這件大事、天大的事、偉大的事。報告中提出,要將課程思政建設納入專業工程認證中,努力做到“真評價,真激勵,真成效”。
內蒙古科技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開設于2006年,立足內蒙古,面向全國,緊密結合國家食品行業需求和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以現代食品工程技術在畜產品、糧油、果蔬等領域的應用為主要方向,在地方特色雜糧的加工、貯藏以及綜合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適應新工科發展需求,培養具有數學、自然科學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備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在食品加工制造等領域,從事相關產品開發、食品科學探究、食品生產和管理、食品工程設計等方面工作;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具備繼續深造、終身學習、國際視野、合作競爭意識、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工程認證新的標準中已經將課程思政納入教學大綱,這就需要所有的專業課程要進行創新教學內容,融入課程思政,提高教學質量。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門關于食品工業加工過程的專業必修課程。食品工程原理課程主要包括食品及相關行業生產中單元加工操作的基本原理,通過傳遞過程原理和研究方法論為軸線,包括加工設備的設計、調控及實踐操作,探究食品物理加工生產中的基本規律,重要設備設計遵循的原則,生產過程的操作和調控。依據新工科專業課程特點和中國高等教育工程認證“OBE”的基本條件,在食品工程原理課程專業知識講授過程中進行單元操作知識的調整,還對專業課程培養目標及教學重點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講授的內容更側重于學生工程設計及計算能力、工藝路線優化調整,以及綜合實踐與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食品工程原理教學目標的設計還需對應該課程的思政培養目標,通過課程思政內容融入,探索課程思政內容優化,根據各單元操作內容教學重點側重點不一樣,思政的切入點和側重亦不一樣,力求通過課程思政融入起到與專業課知識和諧交融、潤物無聲的積極作用。另外,從分析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思維和方法上重點挖掘開拓創新精神、專業認同感等思政元素。將挖掘的思政元素與食品工程原理教學內容充分有機融合,并開展教學設計。食品工程原理專業能力目標包括,掌握流體流動過程、傳熱和傳質過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識的熟練應用及其計算方法,培養學生掌握食品工程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設備構造及操作原理及過程計算的能力,培養學生完成食品加工過程主要設備的工藝尺寸的計算和定型設備的選型計算的能力及學生分析和解決食品加工過程所涉及單元操作復雜工程問題并進行節能、環保及安全方面的設計能力。課程思政可以從以下內容進行設計,比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建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認同感,掌握食品產業發展規律,通曉天下道理,豐富知識,增長見識,塑造品格;培養食品工程師的基本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建立國家制度自信、專業文化自信。在較長學時的專業課程思政教學中,爭取做到食品工程原理獨特的設計思路“節節有思政融入”。
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門關于食品工業加工過程的專業必修課程。食品工程原理課程因為課時量大,分為上下兩個學期開設。依據工科課程特點和工程認證“OBE”的基本要求,對應該課程的思政培養目標,依據各模塊教學重點的不同,思政的切入和側重亦各有不同,力求使其起到與知識和諧交融、潤物無聲的效果,從分析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思維和方法上重點挖掘開拓創新精神、專業認同感等思政元素。食品工程原理課程具有工科課程特點,按照工程認證“OBE”的基本要求,課程更側重于學生工程設計、工藝優化和綜合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依據課程思政潤物無聲的前提,從分析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思維和方法上重點挖掘愛黨愛國、科學精神等思政元素。將挖掘的思政元素與食品工程原理教學內容充分有機融合,并開展教學設計,突出教學重點問題,突破教學難點。
針對第一章流體流動是本章講解輸送機械的基礎,指出人要善于總結,善于總結歷史經驗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弘揚學生的愛黨愛國熱情,引出流體輸送機械是使得流體吸收能量流向高處,自然融入人往高處走,“水往高處流”的諺語,可以讓學生對此知識點理解得更加透徹。離心泵的結構組成是講述的重點內容,在理解泵殼這一概念引入與之非常相似的“蝸?!标U述泵殼,加深理解,同時指出韌性在成功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另外,將挖掘的思政元素與食品工程原理教學內容充分有機融合,并開展教學設計。比如,結合伯努利方程應用,圖文并茂介紹伯努利科學家輝煌的人生歷程,向學生闡釋伯努利方程發展完善過程蘊含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畏艱難,奮勇前行。開展傳熱過程的熱傳導定律的教學時,會講到傅里葉定律,講解對流傳熱的時候,通過牛頓冷卻定律自然會提到偉大的科學家牛頓,他們都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們的事跡可能在中小學階段就為學生所熟悉,重溫偉大科學家的先進事跡及他們的求索和奮斗歷史,從而對提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力量認知。這樣將課程思政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更加側重于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工程師能力的培養及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在講授單層特別是多層平壁熱傳導時,強調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如判斷傳熱損失與每一層壁面的導熱系數有關,導熱系數大的傳熱損失更大,這樣更好地提升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強化運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簡化工程復雜問題的意識。課程思政融入教學資源有中國大學生MOOC在線授課視頻,教學PPT課件,雨課堂教學平臺及微信班級群。
內蒙古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食品工程原理課程通過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專業知識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實現思政與課程的深度融合。食品工程原理課程教學團隊通過挖掘思政元素,并將案例教學、啟發式教學運用到課程思政融入教學過程中,初步實現了思政元素與專業知識的有機融合。以“理論+案例+實踐”的方式實施,潤物細無聲地培養學生專注、創新、精益、敬業的大國工匠精神。建立食品工程原理課程思政融入的教學大綱設計內容、成績評定細則及過程管理等,為食品科學與技術專業工程認證提供支撐條件。課程團隊也通過挖掘食品工程原理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將案例教學、創新驅動教學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團隊仍面臨著以下困難:如從工程角度出發,將工程知識如何融進更多的中國元素,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將工程專業知識與黨的優良傳統及生活常識有機融合,培育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深挖專業知識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實現深度融合。如何改進小組討論;如何更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這些問題后續的教學中需要加強。比如,充分利用視頻資源、網絡資源,增強課堂趣味性和互動性,盡量實現翻轉課堂,按照OBE理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