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蕓
摘? 要: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而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科知識大部分也都來源于生活?;诖?,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有效引入生活化元素和相關知識,幫助學生深刻地了解化學知識底蘊,結合生活化的氛圍,卸下學生對化學學習的抵觸心理,進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文章結合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分析如何結合日常生活,將教材內容有效與生活情境結合,并進行講解,進而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知識;教學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生活細節都與化學知識息息相關,關鍵取決于學生是否能夠使用生活化的眼光看待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并在生活中發現化學知識。若是想在化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想辦法讓學生在學習教材上的化學知識時更加具有興趣。基于此,教師便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效引入生活場景中的化學知識,并將這部分化學知識從抽象知識轉變為具象化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性學習。
結合生活化知識開展化學教學,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明顯提升,在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還能帶來更加積極的課堂教學環境。教師在引入生活化知識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注重對于生活情境的挖掘,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自行發掘生活中與已學知識相關聯的生活情境,并學著結合所學知識有效解決實際問題。
一、生活化知識促進高中化學教學的意義和價值
(一)生活化知識具備生活化原則
根據辯證唯物主義認知理論,可以知道任何知識內容都源自生活事物以及經驗。只有不斷地從生活中汲取經驗中的合理成分,才能不斷構建出更加完善的生活場景,這也就是教育教學對于社會的重要功能,既是教育又是生活經驗的重造和再組。通過重造和再組,不僅可以提升已有經驗的意義和價值,同時還可以強化后期獲得經驗的前進動力。高中階段的所有學科都需要關注人們日常生活實際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跡,并根據生活中所發生的變化汲取知識和經驗。
(二)生活化知識具備開放性原則
生活化教學需要秉承并明確體現出開放性的教學特點,因此教師在處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時,需要將之前“老師說的都是正確的”轉變為人人平等,也就是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構建平等的關系。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務必要將傳統模式中“教師在臺上講課,學生在臺下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轉變為更為開放的教學氛圍。探究學習是化學實踐過程中最為本質的特征之一,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地將驗證教材知識內容轉變為自主探究性質的實驗,以培養學生的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這是目前為止高中化學教師在執教過程中所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教師可以尋找合適的時機,將學生身上直接暴露出來的問題,展露在每個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坦然面對和認真思考。
(三)生活化知識具備創新性原則
創新不僅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還推動了人類精神文明以及思維的發展,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效發揮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诖?,高中化學教師在創設生活化情境時,不僅需要突顯出“生活”這個重點要素,還需要從生活中提取教學素材,并注重結合創新創設課堂教學氛圍。另外,教師還需要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在角色方面的創新性質,以及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和思維邏輯的創新方法。
二、生活化知識應用于高中化學課堂的策略
(一)利用生活化知識,鞏固化學基礎
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科教材中涵蓋許多基礎化學知識,學生只有掌握和理解基礎知識,才能在實際生活的過程中加以靈活應用,因此教師需要巧妙利用生活化知識幫助學生鞏固化學基礎知識。其實,在高中化學必修一的教材中就涵蓋了許多與日常生活和學習相關的化學知識,這可以有效幫助教師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深度思考和學習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事物。若是想得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高中化學教師便需要注重結合生活化知識講解教材知識,從而降低學生對于原本生澀難懂的化學知識的學習排斥感。同時,圍繞教學重難點知識,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還可以給學生帶來良好的課堂學習體驗?;诖耍咧谢瘜W教師需要結合生活化知識創設問題教學情境,利用問題情境實現與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交流和互動,促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深度理解和學習教材知識。
例如,教師在教授高中化學課程“氯氣的性質”的內容時,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基于氯氣與水的化學反應,得出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化學反應會生成次氯酸鈉,也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漂白劑?;谶@個化學反應,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生成的漂白劑在日常生活中有何種作用?在哪些場合會用到漂白劑呢?”另外,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教師還可以將準備好的生活素材:破爛發黃的棉衣、染色的白衣服等,分成若干等份,組織學生成立學習小組團隊,并將實驗素材分發,組織開展化學實驗活動。學生首先根據教材內容制作出對應的“漂白劑”,再對教師分發下來的實驗素材進行漂白處理。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加以干預,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自行討論以及團隊合作設計實驗步驟,并通過實際操作驗證化學假設。在教師所創設的問題情境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團隊探究解決了生活實際問題。由此可見,教師可以借助日常生活過程中所存在的化學現象,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解答,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降低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排斥心理,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二)巧妙利用生活化知識,創設高效教學情境
日常生活中蘊含著各種各樣的化學知識,許多學生雖然身在其中,卻絲毫不會將這些生活現象與所學的化學知識相關聯。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善于收集生活中所存在的化學現象,創設出多元化的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自主積極地投入學習過程中。
例如,教師在教授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內容時,可以結合實驗內容創設以下問題情境:“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金屬,在各行各業都能夠見到鐵的身影,但是關于鐵,我們除了知道鐵是金屬,還知道其他鐵的什么化學特性?工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鐵是從何得來的?為什么在生活中人們經常在鐵欄桿上進行刷漆處理?為何我們所食用的膨化零食包裝袋里總是會裝有小包鐵粉?”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提出這些問題時,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與問題情境所對應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得出問題答案。隨后,教師便可以基于這些問題情境引出本節課將重點教學的知識:鐵的氧化還原反應。
這樣結合生活化知識的教學情境不僅充分激活了化學課堂,同時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學生自主積極地投入至對化學知識的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此外,除了展示生活化知識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生活化知識創設其他教學情境,即就生活問題進行討論的情境教學,例如生活中油鍋的燃燒以及二氧化碳可以撲滅火焰等。
由此可以得知,通過結合生活化知識可以有效創設出多元化的教學情境,強化學生自主探究化學知識的積極性,有利于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
(三)巧妙利用生活化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基礎原理
化學學科屬于高中階段的自然屬性學科,其中包含許多自然定律和法則,通過這些自然定律可以更好地詮釋物質世界。但是這些化學概念與化學公式抽象且難懂,常常讓學生傷透腦筋。基于此,高中化學教師可以將生活化知識與化學基礎原理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生活現象充分理解化學原理?,F如今,絕大部分學生對于生活化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仍處于感性認知階段,并未想過將生活化知識與所學的化學基礎原理知識相聯系在一起,更別說意識到化學其實就身處日常的生活過程中。作為新課程改革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教學引導者,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學生理性認知生活化知識與化學基礎原理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助學生正確認知化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基于此,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基礎原理知識,通過搭建生活化知識與化學基礎原理知識之間的橋梁,改善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錯誤認知。
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于“改善大氣質量”的相關教學內容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生活中的酸雨現象,并引導學生結合視頻思考酸雨是怎么形成的,接著提問:“我們可以通過何種形式防止酸雨現象?”學生在回答完自己的猜想之后,教師再結合教材幫助學生一起分析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大氣中所存在的二氧化硫與二氧化氮在大氣層中與水發生反應之后便會形成酸性溶液,隨著原本的雨水降落下來。正常雨水可以溶解二氧化碳,而酸雨中所包含的亞硫酸、硫酸以及硝酸的酸性較強,因此便會導致酸雨的pH值小于正常值而出現酸性。另外,酸雨具備極強的腐蝕性,酸雨降落在建筑物表面、工程設備表面以及生活水域上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若想預防酸雨,我們就要減少將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層中。比如采取更為環保的清潔能源,有效處理工業廢氣等措施防治酸雨的形成?!弊詈?,教師在講解生活化知識與化學原理結合的情境中還可以配合PPT進行展示,這不僅吸引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理解化學基礎知識。
(四)巧妙利用生活化知識,有效改革課后作業
傳統化學教學體系中,教師總是在課后布置一些具備理論性質的作業,來幫助學生鞏固課上所學知識。其實這樣的作業形式不僅不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同時還會限制學生的思想發展,不利于學生綜合發展。基于素質教育的背景,教師需要改變這種作業布置現狀,通過引入生活化知識布置具有開發性和實踐性的課后鞏固作業,可以促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探索和分析已學的化學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完有關“愛護水資源”的教學內容后,可以安排學生調查自己家附近的河流是否存在水污染的課后實踐活動。此類活動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調查家附近的河或湖泊的污染根源,例如河和湖泊附近存在化工廠違規排污、違規排放生活廢水的現象等。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基于問題和原因提出可行性強的解決對策。這樣的課后實踐作業不僅可以促使學生認知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同時還能促使學生充分了解人類活動對于河流以及水域等生態環境的影響,提升了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
(五)利用生活化知識,提升化學知識的實用性
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科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在于提升學生對已學知識內容的實用性,利用實用性化學知識去靈活應對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這樣的學習過程才更加真實有效,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同時還可以強化學生的化學素養。
例如,教師在執教高中化學課程“食品添加劑、藥物與健康”的內容時,可以發現此節課程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例如生活中常見的化學試劑——蘇丹紅,雖然其主要化學本質是染色劑,但若是應用到食品安全領域則會大幅增加人體致癌風險。再比如,化學試劑山梨酸在防腐保鮮方面可以廣泛應用于食品、煙草等各種領域,并作為防腐劑使用,在這些領域,山梨酸自身的安全性相對更有保障,但若是在食品領域中發現該物質出現超標現象,那么將對人體帶來一定程度的傷害?;谶@種將生活化知識與化學知識相結合的方式,促使學生了解化學知識與生活場景高度關聯,并產生若是學好化學知識,便可以更好地區分出生活中常見的不健康的現象并加以有效避免的認知。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生活化知識所蘊含的生動性、實效性特點,有效改善化學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課堂學習的樂趣。另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與生活情境息息相關,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盡數應用至實際生活情境中,提升學生化學實踐能力以及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趙曉萌. 芻議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A]∥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工作委員會. 課程教育探索學術論壇論文集:六[C]. 2022:251-253.
[2]管賽兵. 談生活化教學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24):95-97.
[3]王玉玲. 生活化教學與高中化學課堂的有效融合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1(17):135-136.
(責任編輯:鄭? 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