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雨
[摘 要]科研院所績效考核體系的建設,可以為科研院所提供目標導向、科學管理、科技立院的發展思路,幫助科研機構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實現科研成果的高效轉化,推動科技創新向產業化、商業化方向發展。現有科研院所績效考核體系存在對科研人員的過度量化評價,成果評價方式的單一化,經費分配不公,評價標準時效性不強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提出需要注重科研人員素質與工作質量的評價,重視科研成果的應用和實用價值,制定科研項目經費的公平分配標準,實現績效考核體系評價標準的系統化、標準化、透明化,建立適應科研創新和轉型升級的評價標準體系等策略,以期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研院所;基層黨組織;績效考核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7.036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7-0127-03
0? ? ?引 言
科研機構是重要的知識創新和技術進步推動者,其研究成效是衡量科技創新水平的重要標志。如何合理地評價科研機構的研究績效并為個人績效考核和組織評價提供技術支持,成為了學術界和管理界廣泛關注的問題[1]。科研院所績效考核體系能夠使科研機構的管理逐漸走上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的道路,能夠提高科研機構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精準評估科研團隊和個人的科研成果和貢獻,讓科研機構每一個崗位和成員都能夠理智地思考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標,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科研院所績效考核體系構建研究還有助于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通過績效考核體系的引導和激勵,高質量的科研成果和優秀的研究團隊可以獲得更多的支持和優惠,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的成功率以及對產業發展的貢獻度。充分考慮科研成果的市場價值,科研機構不僅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也可以增加科技創新轉化的經濟效益,使科研人員作出更多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貢獻。
盡管過去幾十年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和成就,但科研績效評價面臨著以下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科研機構研究特性與產出的多樣性、復雜性;二是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難以建立起完整的評價指標體系;三是科研機構內部的自身特性和發展需求,如何從內部出發進行自我評價成為了重要議題。因此,科研機構如何構建科學、公正、可持續發展的績效考核體系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 ? ?績效考核體系構建的目的與意義
科研院所績效考核體系構建研究的目的與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提高科研機構研究績效與創新水平。科研機構是推動本國科技發展的基本單位,而研究績效是衡量科技創新水平和科學研究影響力的重要指標。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有利于指導科研人員的工作目標,鼓勵他們在正規渠道下進行創新,從而提高研究產出的質量和效率。二是激發科研人員的動力與積極性。科研機構內部主要的驅動力即秉持科學態度來推動科研工作,那么對科研人員的動因激勵就顯得極為重要[2-3]。績效考核體系的建立,能夠鼓舞科研人員不斷向進軍目標奮發努力。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有利于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和投入度。三是幫助科研機構實現科研資源的高效配置和流動。健全的績效考核體系,能夠及時發現科研機構及其研究團隊的短板和強項,及時進行資源調合。幫助科研機構實現科研資源的高效配置和流動,更好地滿足國家和地方的科技發展需求,提高產出效率。四是促進機構內部機制創新和經驗共享。科研機構需要更具匠心打造獨具特色的管理體系,保證集體創新與個性創造有機協調[4]。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可以促進機構內部機制創新,幫助機構發現問題和挑戰,進一步探索和創造更好的管理和創新機制,推動科研成果與管理經驗向外部進行有效的宣傳和共享,為科技創新提供不斷更新的有益經驗。
在國家全面深化科技創新戰略,并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大環境下,建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成為提升科技創新、推動發展的必要舉措,為研究機構推進科學研究、科技創新和管理體系現代化提供重要的支撐。
2? ? ?現階段績效考核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科研院所績效考核體系構建中,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對科研人員的過度量化評價。現有的績效考核體系,往往過于注重科研人員的數量和產出量,忽視了科研人員個體的專業素養、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導致科研人員的工作熱情和自我提升的動力受到嚴重打擊。其次是成果評價方式的單一化。現行的成果評價標準,主要以發表論文和專利為主,而忽視了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反映了存在著唯論文唯專利的問題[5]。再次是經費分配不公的問題。很多科研院所對科研項目的經費分配存在著一定的不公平性,經費的多少往往與研究人員實際工作的成果和貢獻并沒有直接的聯系,這種做法不僅嚴重影響到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也影響著科研院所的整體發展。最后,是評價標準的時效性不強。科技發展迅猛,科研成果的評價標準也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更新,科研院所績效考核體系應更加注重行業前沿和發展趨勢,適時進行調整和完善,以適應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
3? ? ?績效考核體系構建策略
3.1? ?注重科研人員素質與工作質量的評價
科技創新是現代社會發展和競爭的核心力量,而科研人員的素質和工作質量是保證科技創新的重要因素。注重科研人員素質與工作質量的評價是科研績效考核體系的關鍵點之一。這種評價體系應該全面考慮個人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包括科研人員的教育背景、專業技能、創新能力等因素,并深入挖掘科研人員的個人特長和優勢[6]。
首先,教育背景和專業技能是科研人員個人素質的重要衡量指標。一般來說,是否具備較高的學歷和較豐富的專業知識是評價一個人是否具有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科研人員應該擁有必要的學術背景和專業技能,才能完成高品質的科研項目,提高整體科技水平。因此,在績效考核體系中,應該全面考慮科研人員的教育背景和專業技能水平,以此為基礎,全面了解員工的專業特長和科研能力。
其次,創新能力是科研人員工作質量的重要考核因素之一。創新成果是科技發展的基石,也是科研工作的最終目標。在績效考核體系中應注重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進一步挖掘科研人員的潛力,鼓勵員工勇于創新,在同一領域內開創新成果,提升科研能力。同時,針對團隊協作能力,可以加大對創新團隊的評估和獎勵力度,鼓勵科研人員加強團隊交流與協作,共同完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最后,項目管理能力是衡量科研人員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科研工作是復雜的,需要科研人員具備良好的項目管理能力,能夠有效地組織、協調和管理各項工作,確保整個項目高效的進行。在科研績效考核體系中,應重視團隊協作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注重員工的工作效率和效益,鼓勵科研人員積極參與團隊工作,提高團隊運作的效率。
總之,注重科研人員素質和工作質量的評價是科研績效考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決定著科研項目成果的質量和數量,促進科技創新和轉化,為推動科技進步作出貢獻。
3.2? ?重視科研成果的應用和實用價值
科研成果的應用和實用價值是評估科研工作的重要標準之一,一個擁有眾多科研成果但無法實際應用的機構,無異于浪費社會資源。科研成果的應用和實用價值深刻影響著科研項目的成果可持續性和推廣普及性,是提高整體科技水平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因此,我們需要建立科學、系統的評估標準體系,重視科研成果的應用和實用價值。擁有實際應用和價值的科研成果可以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科技應用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而科研成果的應用和實用價值可以進一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在績效考核體系中,要注重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情況,特別是推向市場的數量和效益。這不僅可以激勵科研人員做出更多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成果,而且可以激勵單位更多地投入到實際應用領域的研究中,推進全社會科技創新發展。注重科研成果的應用和實用性也可以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科研成果一旦得到實際應用,就可以解決社會和人民群眾面臨的實際問題,提高社會效益,給人民帶來實際效益。此外,科技應用的推進也將帶來更多的財政投入,大量的社會資源將被優先分配給科技創新和實際應用領域,使得科技投資更加合理、有效,最終建立起以科技投資為基礎的國家發展體系。
注重科研成果的應用和實用性也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可持續性和推廣普及性,科研項目的成功需要在各個層面上得到認可和支持,只有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可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價值,才能推動科技成果在工業生產、原型開發、推廣等方面得到廣泛使用和高效運轉。評估科研成果實際應用和價值的評價體系要建立在實際應用的基礎上,關注科研成果的推廣普及性,努力制定適合國家發展的行業標準,確保科研成果得到更廣泛、更深入的推廣和應用。
3.3? ?制定科研項目經費的公平分配標準
科研項目經費的公平分配標準應該是建立在多方面因素的考慮之上的。首先,需要確定科研項目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實用性,這是科研項目是否應該獲得資助的最基本條件。具體而言,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科研項目的背景與意義,科研目標的重要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與可靠性,預期獲得的成果及其實際應用需求。其次,應該結合研究團隊的研究水平和科研生產力,包括團隊人員的學術背景、相關研究經歷和貢獻、同行評價等多方面,以此為依據制訂出合理的經費分配方案。最后,還應該考慮到經費分配的選題平衡、科研團隊的規模與結構、研究機構的治理等多方面因素;同時要注意經費的使用透明度和監管,以確保經費的公正使用。
3.4? ?績效考核體系評價標準的系統化、標準化、透明化
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是提高組織績效、促進組織發展的重要方式。要推動評價標準的系統化、標準化、透明化,需要有具體的構建策略。首先,應統一評價標準,明確關鍵績效指標,避免評價標準的主觀性;其次,應建立科學的評審機制,確立考核流程,并設立專責機構對考核結果進行審核;最后,應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可視化的績效評價系統,讓評價標準和評價結果能夠及時、準確地傳達給參與者和公眾,從而加強評價的透明性和公正性。通過這些策略的落實,可以推動評價標準的系統化、標準化、透明化,提高績效考核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3.5? ?建立適應科研創新和轉型升級的評價標準體系
在當前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績效考核應當具備足夠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以建立適應科研創新和轉型升級的評價標準體系。首先,應將科研創新與績效掛鉤,以論文發表、科研課題獲批等項目為考核依據,并對項目的質量和影響力進行評估。其次,應以市場拓展、產品創新等指標作為考核內容,充分反映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最后,考核體系應根據組織的特點不斷創新和更新,不斷適應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的需求,建立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的評價標準體系。通過這些策略的落實,可以有效建立適應科研創新和轉型升級的評價標準體系,為組織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4? ? ?結束語
科研院所績效考核體系的構建適應了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科研機構全面提高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必不可少的手段,有助于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促進科技創新向產業化、商業化方向發展,是促進國家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本文進行科研院所績效考核體系構建研究的意義在于對科研院所整體運行和績效成果進行全面評估,促進科研機構內部和外部資源的整合,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提升科研機構核心競爭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馮興.基于內部控制下的科研院所績效管理研究[J].財經界,2020(1):199-200.
[2]朱明.基于KRIF的科研院所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體系設計[J].黑龍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22(12):55-57.
[3]蔣曉婷.科研院所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難點及對策探討[J].當代會計,2020(24):3-5.
[4]黃艷,羅麗娜,李雄輝,等.公益類科研院所績效考核體系的構建[J].經濟師,2019(9):89-90.
[5]毛茉.基于平衡計分卡的T研究院績效考核體系構建研究
[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2):91-92.
[6]李靜.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安徽某公益一類醫學科研院所為例[J].新經濟,2021(9):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