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圣松,尉迎麗,程遠東
(四川省骨科醫院筋傷科,成都 610041)
非特異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一般指在排除諸多引起腰部疼痛的疾病后(如壓縮性骨折、脊椎關節病、神經根病變、椎間盤突出等),沒有明確的組織病理改變的下腰痛的總稱,一般表現為腰骶部疼痛或不適感。調查顯示成年人普遍存在下腰痛的健康問題,其中超過85%的患者為NLBP[2]。目前臨床對NLBP的治療主要是單一的物理治療或藥物治療,效果很難達到預期[3]。維生素D(vitamin-D,Vit D)作為人體必需的維生素之一,參與了人體的免疫、代謝平衡、促進皮膚細胞生長等過程,25-羥基維生素D(25-hydrixy vitamin-D,25-OH-Vit D)是Vit D在體內的主要存在形式[4]。有研究[5]顯示,Vit D參與了炎癥細胞和感覺神經的調節過程,也有研究[6]認為Vit D可能減少成纖維細胞中前列腺素E2的產生,這些都是疼痛感感知的重要因素。獨活寄生湯是中醫治療痹癥的經典方劑,在祛濕通絡的同時有著活血化瘀的功效,聯合電針可刺激局部神經細胞,對治療腰痛有良好的療效[7]。本研究旨在分析電針聯合獨活寄生湯對NLBP患者的療效,并進一步探討電針聯合獨活寄生湯對患者血清25-OH-Vit D水平和視覺模擬評分的(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診的NLBP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年齡27~58歲,平均年齡(41.32±7.78)歲,身高(168.56±9.73)cm,體質量(57.84±9.83)kg,病程(14.45±4.49)個月。觀察組年齡27~59歲,平均年齡(41.23±8.42)歲,身高(169.26±9.69)cm,體質量(56.72±9.73)kg,病程(14.38±4.61)個月。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均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備案(批號:KY2020-037-01)。
納入標準:1)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符合非特異性下腰痛診斷標準;2)年齡25~60歲,男女不限;3)病程超過3個月。排除標準:1)急性疼痛發作期患者;2)脊椎、腰椎病變患者; 3)有嚴重原發性疾病患者。
對照組以獨活寄生湯治療,由我院中藥房煎制(藥物組成:細辛6 g,甘草6 g,杜仲、秦艽、牛膝、川芎、肉桂心、茯苓、防風、人參、當歸、干地黃各10 g,獨活15 g,桑寄生15 g)。每周3劑為1個療程,共服用3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電針治療,電針取穴為大腸俞、夾脊、環跳、委中等,選擇26號毫針以平補平瀉法進針,連接頻率為0.8 Hz的低頻脈沖電針治療儀(XS-998B06型,南京),留針每次30 min,每天1次,以7天為1個療程,共行3個療程。
1)VAS疼痛評分標準。借助一條長約10 cm的游標卡尺,在卡尺兩端分別標記0分和10分,0分表示無明顯疼痛,10分表示無法耐受疼痛,受試者依據自身疼痛狀況指出一個數字,依據評分劃分為:優 (0分)、良(1~3分)、可(4~6分)、差(7~10分)四種情況 。2)療效判斷標準。治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活動正常;好轉: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減輕,活動能力改善,改善率≥25%;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減輕,活動能力無明顯改善,改善率<25% 。3)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分數(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評分療效評定標準。用于評價人體功能性障礙,主要是根據疼痛感知、疼痛發作頻次、直腿抬高程度、肌力下架程度、日?;顒邮芟薜冗M行綜合評分,總分為0~29分,按照區間分為優(25~29分)、良(16~24分)、中(11~15分)、差(0~10分)。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VAS評分比較 分
見表3。
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血清25-OH-Vit D水平比較 ng·L-1
將2組治療后的VAS評分與血清25-OH-Vit D水平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后的血清25-OH-Vit D水平和VAS評分呈負相關,血清25-OH-Vit D水平越高,VAS評分越低(P<0.05)。將2組治療后的JOA評分與血清25-OH-Vit D水平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后的血清25-OH-Vit D水平和JOA評分呈正相關,提示血清25-OH-Vit D水平越高,VAS評分越高(P<0.05),見圖1。

圖1 治療后血清25-OH-Vit D水平和VAS、JOA評分相關性分析
NLBP發病機制復雜,發病率高,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中醫學將腰痛病機歸為過度勞累或外感風寒導致的氣血瘀滯、脈絡阻滯,統稱為不“通”,一般采用疏通經絡、驅濕除寒的方法[9]。獨活寄生湯有化瘀通絡、溫養肝腎、祛濕止痛等功效[10],本研究對照組單獨使用獨活寄生湯,治療效果明顯,有效治療率達到了75.0%,VAS評分顯著降低,JOA評分顯著提升。
電針治療是通過刺激穴位,可以疏通經脈,加以電針治療儀的脈沖電流引導,可以提高局部穴位的敏感度,提升經脈的疏通作用,從而達到活血止痛的目的,有研究[11]顯示電針可以直接刺激傳導痛覺的神經纖維,可以抑制刺激SP對脊髓背角細胞的傷害性反應。大腸俞、夾脊、環跳、委中等穴位與腰痛密切相關,通過電針治療儀對穴位加以刺激,可以達到通絡活血止痛的目的。本研究中的觀察組通過電針治療可緩解局部肌肉痙攣,加快穴位周圍血液循環,再聯合獨活寄生湯,加快代謝,可達到局部疼痛緩解甚至消失。本研究中觀察組的有效治療率達到了92.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VAS評分降低更顯著,JOA評分提升更顯著,以上結果說明電針聯合獨活寄生湯的治療方法對非特異性下腰痛有更顯著的療效。
通過在激素學、神經學等研究中發現Vit D與各種慢性疼痛疾病的產生和發展密切相關[12-13],研究認為Vit D水平降低會導致中樞的疼痛敏感度增加,以及Vit D的缺乏會減弱神經保護效果[14-15]。研究表明80%的腰背痛存在Vit D嚴重缺乏或缺乏,并且指出血清25-OH-Vit D水平的降低是產生疼痛的重要原因[16]。也有研究證實了血清25-OH-Vit D水平的降低會促進腰部疼痛的發展[17]。本研究2組治療后的血清25-OH-Vit D水平顯著提升,且觀察組的血清25-OH-Vit D水平提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經過治療后的患者疼痛感明顯降低,分析顯示治療后25-OH-Vit D水平與VAS評分呈正相關,與JOA評分呈正相關,證明25-OH-Vit D水平升高后能降低患者疼痛感。
綜上所述,電針聯合獨活寄生湯對NLBP患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