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凱 周鉉博 陳甬堅
摘? ?要:基于對僑鄉發展的重視,政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而目前僑鄉的發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溫州鹿城七都街道以僑為“橋”,鄉愁為引、鄉情為線,串起在土鄉賢、離土鄉賢和外來鄉賢,開拓了海內外鄉賢助力鄉村發展的新路徑,在僑鄉基層治理和僑文化的開發上體現了積極的借鑒價值。基于實地調查,分析溫州七都的僑鄉基層治理體系,進而探索創新性的僑鄉區域運行模式,以期為全國僑鄉提供寶貴的經驗。
關鍵詞:僑鄉;基層治理;現狀;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D63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19-0132-03
“華人華僑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的群體。作為‘華僑的故鄉,僑鄉是承載華人華僑血緣親情的物質基礎,是匯聚僑心僑力的共同體,更是統一戰線的堅強后盾。”[1]僑鄉基層治理作為僑鄉建設的重要手段理應得到重視。
七都是浙南著名的僑鄉,有2.65萬名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分布在世界32個國家和地區,幾乎“家家有僑胞,人人是僑眷”。近年來,七都立足僑鄉特色,不斷探索創新,在激活鄉賢資源、引領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旨在通過走進七都,感受七都鎮的自然風光和僑鄉文化,探索并發揚基層治理新模式,促進僑鄉發展。
一、七都僑鄉基層治理現狀
(一)七都僑鄉基層治理的一般現狀分析
就現階段而言,七都對于民生工作非常重視,在公共設施建設以及惠民政策上都得到居民的肯定,但還存在些許政策短板需要進一步提升。
對于現階段的僑務工作,七都的僑鄉基層治理與“僑”的關系十分密切,存在基層政府兼任的現象。對于基層治理,基層人才流失是目前較大的問題,而僑鄉特色未發揮、矛盾糾紛難以化解以及基層干部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的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調解由于生活習慣不同或土地爭端等引起的涉僑矛盾,是僑鄉基層治理的重要工作。有經驗的僑胞和僑調室等機構進行的中間調解是七都居民較為信任的調解方式。
對于七都僑鄉文化的宣傳活動,大部分是通過舉辦專家宣傳講座以及媒體新聞報道推送,而編輯相關文章書籍等宣傳刊物也是其中重要的宣傳學習方式。
類似于其他僑鄉,七都也存在由于一定歷史時期青壯年大量外出引起的老齡化和兒童留守問題。而近年來,子女隨父母外出,兒童留守問題減少,現亟須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人口老齡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強調:‘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就要用繡花的功夫,用釘釘子的精神,做細做實基層基礎工作。”[2]七都僑鄉的蓬勃發展需建立在良好的僑鄉基層治理狀況上。目前從總體上來看,七都的僑鄉基層治理現狀形勢向好,但也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二)七都僑鄉基層治理的特色僑情
1.凝聚僑心,助力鄉村振興。“僑界人才薈萃、聯系廣泛、融通中外,是建功新時代的重要力量。僑聯工作是統一戰線凝聚人心的工作,只有凝聚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心,才能不斷增強僑聯組織的吸引力。”[3]在凝聚僑心上,七都街道搭建街道、村兩級的海內外鄉賢聯誼會,構筑發揮鄉賢“僑”優勢的重要平臺,建立800余平方米的鄉賢文化館以及僑調室,為用鄉愁文化留住鄉情鄉音,涵育文明鄉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另外,七都成立海外招才顧問團以及引才大使代表團為家鄉建設招攬人才,組建特色五人關愛小組,開展“走親暖心訪僑胞”活動,凝聚起了濃厚的鄉情紐帶。
2.發揮僑力,助推鄉村善治。“海外人才是我國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推動力量。”[4]在僑力的發揮上,七都整合海內外“僑”資源,助力項目回鄉,成立溫州僑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帶動七都僑鄉貿易經濟發展。同時引導僑胞僑眷組成志愿團隊,助力慈善公益。在疫情期間,七都僑胞發起全球愛心接力,捐贈300萬元的物資助力防疫工作。另外,七都建立“村兩委+黨員代表+鄉賢參事會”基層治理模式,推動僑胞、鄉賢主動參與村級議事、矛盾調解。
3.為僑服務,推動鄉村發展。“積極為僑服務是社區僑務工作的主旋律。社區僑務工作要圍繞僑界群眾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尋找突破口,熱心為僑服務,關心歸僑僑眷的工作和生活,實實在在為歸僑僑眷辦實事、辦好事。”[5]在為僑服務方面,溫州市成立海外傳播中心涉外事務服務站,打造了“一站式”的涉外服務,完善了七都的涉外服務保障。目前已經成功對接9個國家,在全球12座華人華僑聚居城市設立了21個視頻連線中心。此外,七都街道成立了全省首個僑界留守兒童“春泥計劃”活動基地,即七都街道留守兒童“快樂之家”,這是七都僑聯工作的亮點。
二、七都僑鄉基層治理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一)七都僑鄉基層治理存在的問題
1.涉僑糾紛難以化解。七都作為著名僑鄉,其在僑鄉基層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涉僑糾紛難以化解。雖然調查顯示七都相關組織機構在涉僑矛盾處理上投入較大,但仍存在較明顯的短板,主要表現在戶籍糾紛、土地糾紛、財產糾紛等方面。七都相關組織和基層人員在處理以上方面的問題時,時有出現“速度慢、質量低”等情況。
2.僑務干部人才不足。七都的僑務工作任務繁重,但在僑務干部人員上卻存在缺口。雖然七都街道設有相關的基層干部負責相應的僑務工作,但往往調動頻繁、數量較少,反映了人力資源不足的現狀。同時這些干部多為兼職,專業知識相對不足,工作方法單一,因此無法專業性、針對性地解決所有涉僑問題。
3.僑鄉特色發揮不完全。七都雖為著名僑鄉,但其僑鄉特色發揮并不完全。作為2萬華僑的故鄉,現待挖掘的僑資源較多,而對于已挖掘出的僑資源,并未發揮出最大優勢。在有關僑文化的宣傳力度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真正對內對外宣傳僑鄉特色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如何利用僑鄉文化帶動地區經濟增長還是一個重點難題。
4.僑胞僑務參與程度低。相對于國內其他僑鄉而言,七都的僑胞僑務參與程度較低。中國僑聯“六五”普法工作會議精神中指出,僑界群眾對于社會管理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但相關調查顯示,七都的僑胞們對僑鄉相關事務的參與程度不高,多數僑胞對家鄉發生的社會性事物并不了解,易導致相關信息的傳播受阻,影響僑胞與僑鄉之間的共同發展。
(二)原因分析
1.涉僑糾紛處理機制不完善。涉僑糾紛難以化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涉僑糾紛處理機制不夠完善。目前,七都在處理涉僑糾紛上僅設置了“老包咖啡,專解是非”僑調室等為數不多的實體調解室,存在數量少、形式單一等缺點。而涉僑糾紛問題的特殊性也在無形中增加了糾紛解決的難度。現有的僑調室不能完全滿足涉僑糾紛問題,故必然導致部分涉僑糾紛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2.僑務干部人才培養不重視。受外出經商潮影響,七都的青年大量外出,只有老人、兒童在家留守,導致七都街道各村社勞動力不足,人才流失嚴重。七都街道雖然增加了僑務專干,但下轄村社對僑務工作、人才流失等問題重視不足,多數僑務干部僅是兼職,不具備專業性,難免會出現效率低等問題。同時也缺少完善的干部培訓體制去培養和鍛煉干部解決僑務難題的能力。
3.僑鄉資源未徹底開發。僑鄉資源開發的不徹底性是僑鄉特色發揮不完全的重要原因。雖然七都已經基于其僑鄉文化特色,進行了相關資源的開發,例如鄉賢館、僑鄉文化廣場等建筑的建立,但這些僑鄉資源的開發都存在“范圍規模小、開發不徹底”的問題。一方面,單個僑鄉資源的開發規模較小,整體僑鄉資源開發較分散、整合力度不夠,未形成完善的開發體系;另一方面,在內涵深度上挖掘不足,文化體驗性較差。除此之外,待開發的僑鄉文化資源數量較多,也未建立完整的文化宣傳體系。可見在資源開發的數量和質量上都存在一定缺陷。
4.僑胞溝通有效性不足。總體而言,七都與海外僑胞的溝通聯系還有很大努力空間。僑胞作為僑鄉密不可分的一個群體,無論在管理還是決策方面,都應占有一定比重。但多數僑胞常年居住海外,對僑鄉了解較少,甚至毫不知情。很大程度上,七都街道未健全并普及合理有效的溝通模式體制,是導致僑胞參與僑務的程度較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七都僑鄉基層治理對策
(一)優化涉僑糾紛處理機制
七都可以在原有涉僑糾紛處理機制上進行補充優化。一方面可以擴大原有的線下僑調室的規模,以原有僑調室為中心,增加僑調室的數量,形成以“大僑調室”為中心的“多邊僑調室模式”,并擴大線下僑調室的服務輻射范圍,各僑調室之間相互配合,提高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七都政府應加速數字賦能,打造涉僑矛盾糾紛調解網絡體系,呈現“一核多平臺”格局,逐步實現涉僑服務從“紙上”到“掌上”轉變,打造線上涉僑糾紛處理機制新模式,不斷推動涉僑糾紛化解工作專業化、廣泛化、人性化。
(二)加強僑務干部人才培養
七都街道應該堅持“以僑為本,為僑服務”的宗旨,加強對僑務干部人才的培訓。一方面,重視思想意識培養,通過座談會、干部思想培訓等方式,將“以僑為本,為僑服務”的思想觀念傳遞給基層干部,助其深化思想。另一方面,加強專業能力培養,定期開設有助于提高僑務處理能力的課程,要求僑務干部落實學習,同時設立檢測考評機制,對僑務干部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測,若不通過,需要增加額外學時。通過不斷培訓補給,培養優秀僑務干部人才。
(三)增強開發僑鄉資源能力
七都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強開發僑鄉資源的力度。第一,擴大單個資源的規模并予以深入。可以在原有資源的基礎上,擴大該資源的規模以發揮優勢。第二,整合僑鄉資源。七都可通過整合已開發的、零散的僑鄉文化,形成文化鏈,進而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第三,深度挖掘資源的文化價值。通過對自身文化價值的進一步深入探索,進而挖掘更多僑鄉文化,提升文化層次。第四,尋找并合理開發隱藏的僑鄉資源。七都可針對僑鄉文化特點,進一步尋找相關的僑鄉文化資源進行合理開發,例如建立鄉村鄉賢專項基金,創辦特色學校,發展特色農業,研發文創產品等,通過不斷挖掘文化資源,發揮僑鄉最大優勢。
(四)建立快速有效的溝通方式
建立快速、有效的溝通方式是彌補“僑胞溝通有效性不足”問題最有力的解決措施。在線下,七都街道可定期更新黨務、村務,引導企業、專業合作社參與工作,編輯相關文章書籍等刊物,讓國內僑胞及時了解、學習。在線上,七都街道可舉行線上專家講座,創辦推送公眾號,聯系新聞媒體進行播報推送,多平臺協作,幫助遠方的僑胞更好地了解僑務。通過建立“線上+線下”齊發力的溝通方式,幫助僑胞更好地了解僑務,促進僑胞與僑鄉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誠,池上新.僑鄉社區治理的優化路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03-31(8).
[2]? ?峻峰.基層治理與民心同頻共振[N].河南法制報,2021-07-19(3).
[3]? ?凝聚僑心僑力 攜手同心奮斗[N].張家界日報,2019-12-30(1).
[4]? ?王慶國.凝僑心聚僑力 涵養人才之泉[N].齊齊哈爾日報,2021-06-29(2).
[5]? ?整合僑力資源 加強社區僑務[N].人民政協報,2006-03-30(2).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in Overseas Chinese Townships
— A Case Study on Qidu in Wenzhou of Zhejiang Province
Chen Xingkai, Zhou Xuanbo, Chen Yongjian
(School of Marxism,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 the government has provided a lot of strongly support for this field. At present, there is still plenty of room for improvement. Qidu Street in Lucheng of Wenzhou takes overseas Chinese as the “bridge”, nostalgia as the guide and nostalgia as the line, connecting local and foreign elites, and creating a new path for local elites at home and abroad to help the rural development, which embodies the positive reference value in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of overseas Chinese villa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system of Wenzhou Qidu, and then explore innovative regional operation mode of overseas Chinese towns, providing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overseas Chinese towns across the country.
Key words: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 grassroots governance; the status quo; problem; countermeasure
[責任編輯? ?文?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