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研
摘要:與過去相比,蘇教版高中牛津英語新教材中語法板塊提供了與單元目標語法相符的多樣化的語篇素材,為一線教師進行語法教學創設了鮮明的主題語境,更有利于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將目標語法形式、意義及用法進行有效整合。文章從當前語法教學實際出發,探討了如何引導學生在合情合理的主題語境中實現對目標語法由初步感知到分析提煉,最后到學以致用,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三維動態語法觀;語法教學;教學實踐與反思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2020年修訂)》指出,在語言運用中,語法知識是和語音、詞匯及語用知識融合在一起構建成語篇意義的基礎。沒有語法知識準確和得體的表達,語篇的基本意義也無法得以明確傳遞。初中英語學習強調語法基礎知識的積累,高中階段英語語法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在鞏固和擴展已有語法知識的基礎上,增強語法意識。即課標中提出的三維動態語法觀,具體來講,就是教師以目標語法的語言知識運用為導向,將目標語法的形式、意義及運用作為整體開展課堂學習活動。目前,在高中語法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在語法教學中不愿意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而是采取“滿堂灌”的教學形式直接講解枯燥的語法規則,之后便是機械地操練習題。這樣的語法課往往使教師十分疲憊,學生卻所獲甚少,即便是記住了一些語法知識和規則,也根本不會靈活恰當地運用。因此,如何在日常語法教學中基于三維動態語法觀來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及調動學生的語法學習積極性,是值得一線教師不斷深入探究的重要課題。
1? ?三維動態語法觀下的語法教學特點
根據三維動態語法觀,“在語法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準確地使用語法知識,而且要做到得體,因為語法形式的準確并不等于語言使用的有效。”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整合教學資源,在單元主題語境的支持下,將目標語法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在學習理解階段,引導學生觀察該語法項目的基本結構、文本意義和語用功能,鼓勵學生自主分析提煉目標語法的基本模式和使用規律。在應用實踐階段,創設新情境,開展層層遞進的語法訓練活動,檢驗學生是否能準確建立目標語法形式、意義和功能之間的關聯,形成恰當得體使用語言形式的意識。在遷移創新階段,聯系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體驗設計含有真實情境問題的練習和活動,鼓勵每個學生充分調動已有背景知識、經驗和智慧,在小組合作或者互動探究中,運用目標語法知識,順利完成活動任務。
語法教學的重點體現在學生能夠積極運用目標語法就特定主題輸出個人觀點及理由。由此,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需求,圍繞“形式—意義—使用”,采用和設計不同類型的學習實踐活動,以有層次又強調整合的多種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增強英語語法意識和能力。即在語法教學中,一方面,學習活動的設計要在尊重學生已有經驗和師生及生生互動的基礎上逐步深入;另一方面,所設計的各種活動既各自獨立又緊密聯系,是互相關聯的有機整體。在自主探究活動中,教師除組織好小組討論外,還要適時為學生提供框架和引領,這樣可以避免學生探究活動的盲目性和無效性,也能激勵更多學生參與探究活動。
2? ?三維語法觀融入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以蘇教版高中牛津英語新教材為例,本套教材每個單元由六個部分組成,語法部分主要突出呈現本單元典型性的語言現象,以教授學生相關的語法規則。
語法教學通??梢匝貎蓷l主線展開:明線是學生圍繞單元主題進行有意義的探究,既能幫助學生了解當前的許多前沿科學、時事新聞等,又能培養其批判探索精神。暗線是學生在鮮明恰當主題語境的導引下,借助聽、說、讀、寫等多種語言技能訓練,自主搭建目標語法框架知識,大膽嘗試補充和完善目標語法的要點,進而自信地構思具有交際意義的語篇并積極參與評價。
2.1導入目標語法多模態化,激發目標語法的觀察興趣
語法教學中,多模態教學素材的運用更有助于學生形象地感知和獲取語法知識及提升語法技能。與傳統形式單一的語篇相比,多模態語篇在創設主題語境、傳遞文化內涵、激發學生興趣方面更加生動有效。采取多模態手段導入的語法教學往往能夠將文字、圖片、音頻或者短視頻恰當組合,將原本抽象、復雜的目標語法形象化地呈現給學生,打造沉浸式學習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為了引入單元主題,使學生在熟悉的語境中感知和領悟目標語法,教師可以搜集與主題相關的短視頻,同時結合目標語法的文本,提出一些相關問題,以確保學生理解視頻內容。學生根據獲取的信息把句子補充完整,回顧已學的相關語法知識,同時感知目標語法。有了前面的鋪墊,接下來學生就可以快速聽讀課本上相關話題的文章,為了讓學生加深對語篇的理解和聚焦語篇中的目標語法,針對文本,教師可以提出幾個相關問題。之后,通過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與思考,提取出語篇中含有多種目標語法形式的句子,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通過獨立思考或者合作探究來觀察和分析目標語法結構的基本特點,進而總結目標語法的規則。
因為視頻中包含圖像、聲音及文字等多種模態呈現形式,該導入較傳統的文字或者對話導入更加生動形象。在此過程中,學生多感官并用,新舊知識的聯系被激活,更有利于學生在語篇中觀察目標語法。在實際語法教學中,多模態導入處置不當也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需要設置相應的任務,如提出幾個問題對學生視頻觀看或者語篇閱讀進行監控,有助于達成目標語法的主動聚焦。在隨后的互動過程中,教師利用追問拓展對話內容,通過有意義的交際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可以促進學生圍繞話題不斷深入思考。相關語法例句的補充呈現,鼓勵學生通過同伴合作找出例句的共性,觀察并補充完整課本上提供的基本語法規則。學生在意義充分的語境中領悟目標語法的用法,有助于激活其英語思維和提升語言能力。
2.2圍繞主題語境遞進式訓練,助力目標語法的鞏固內化
語法知識得以鞏固體現在把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教師應基于主題語境設計有意義的訓練活動,幫助學生在理解主題語篇和表達語意的過程中正確地使用語法,建立起語言形式和意義的關聯。在語法操練和內化環節,應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并在提供大量語言輸入的基礎上,層層遞進開展基于主題語境的多種輸出練習。一般來說,教師可以設計從簡單的單句練習逐漸過渡到難度較大的語篇意義構建練習。但從語言形式過渡到意義使用這一階段,僅依靠教材中有限資源的練習,遠遠不能達成發展、整合學生的外顯語言知識的目的。這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根據學情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或者改編,以便“通過課內外的信息化環境進行練習和活動,鞏固所學語法知識,在語境中幫助學生學會運用語法知識理解和表達意義,引導學生不斷增強準確、恰當、得體地使用語言形式的意識”。
在目標語法教學資源擴充和整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版本教材所提供的話題和相關內容進行主題歸類。豐富目標語法的教學素材,可以讓主題語境下的學習活動(操練)更加多樣化。這樣,學生可以在聽、說、讀、寫等活動訓練中反復強化目標語法的用法,促進知識的內化。語法的學習絕不能脫離語境和語篇。學生只有在意義鮮明的情境中才更愿意主動地去發現目標語法的形式和意義,積極地模仿或者采用目標語言,為下一階段的語用做鋪墊。
活動設置方面,教師可將教材上的部分練習進行改編,把這些單個的句子合成一篇語義連貫的小短文,讓學生先閱讀,而后嘗試使用所學目標語法規則對短文中出現的一些誤用進行糾錯。此外,教師還采用語法填空等方式進行半開放訓練。這種方式不僅能夠降低練習難度,而且能讓學生再次在語境中體悟語言使用的差異。在生生互動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合作總結目標語法使用的準確性和得體性。分組討論,以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減輕學生的壓力。
2.3探究主題意義的生活化,促進目標語法的得體運用
語法教學知識的遷移創新是指學生在新情境下運用目標語法恰當、準確、得體地表達意義,將能力提升為素養的過程。學生在新情境中遷移應用新授語法知識應關注兩個方面,一是做到詞句表達無誤,二是語體語氣選擇得當。學生應能分析語言指向的場合和對話者,正確、得體地使用目標語法,促進語法形式、意義和用法的整合。此外,語言知識和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文化知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主題意義,綜合使用語言知識,表達個人觀點和情感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為達成教學目標,教師應從學生實際生活中尋找相關話題的切入點,找準學生的興趣點,把話題表達和目標語法運用進行融合創新,完成本節課目標語言的輸出任務。教學過程中,允許學生不受目標語法的限制,全面考慮任務寫作的具體要求,形成個性化的表達。
分享呈現階段,教師盡可能多地展示學生的作品,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教師要適當提供具體化、可操作的評價標準。
關于課后作業,教師可創設新的情境,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使用本節課所學語法知識寫一篇短文。開放性的寫作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下,使用目標語法知識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作業的設置可以將課上的內容進行有效延伸,讓學生對目標語法的形式、意義和用法進行進一步鞏固和復習,同時在培養學生探索精神的過程中升華其對主題意義的認知。
總之,基于三維動態語法觀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應通過呈現含有大量語法項目的多模態素材,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歸納和總結目標語法知識。圍繞單元主題語境,重組課內外教學資源,練習的設計與生成要體現語法形式、意義、用法的整合。綜合性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循序漸進,遵循從知識到生活,從理解到運用,層層遞進的理念,使學生在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中理解并運用語法知識,在主題語境中增強語法意識,在自我評價或者他人評價中,內化語法知識,實現所學知識的運用和遷移。
參考文獻:
[1]方涵,劉鈺.基于語法意義理解與表達的整合式語法教學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9(7):20-25.
[2]侯姝琛,楊娜.基于三維動態語法觀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活動設計例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10):42-47.
[3]袁露露. 基于語篇閱讀的英語語法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