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曉
教育家顏昊說:“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世界上最美好的聲音就是贊美,最好的禮物也是贊美。贊美是教育的“催化劑”,是最好的“潤滑劑”,是教師最基本的教學手段。去年,我第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管理一年級學生,從剛開始沒有任何管理經驗到現在把班級治理得井井有條,過程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為了讓一年級的小朋友們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我課下大量閱讀兒童教育、心理學書籍,經常向老教師請教管理經驗,并不斷嘗試各種方法。我尊重、接納、關懷、愛護每一個孩子,關注每個孩子的優點,并且用贊美的語言當眾表揚他們的優點,使孩子們順利度過了適應期。一年后的他們懂事了,學習效果也提升了,我收獲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這使得作為班主任的我感到非常自豪。
那么,怎么去贊美學生呢?作為年輕的班主任,這也是我最初的疑惑。特別是剛入學的幾周,看著學生背著書包,臉上尚帶著稚嫩和迷茫,卻已經開始熟悉充實、有趣的小學生活的孩子們,怎么有這么多的東西得一點一點教?一個不留神,隊列歪了;一眼沒看住,坐姿亂了;一句沒提醒,桌子斜了。兵荒馬亂中,難免著急上火,快快快!看看看!聽聽聽!可是,花兒并不會因為你的催促,就在不該盛放的季節早早綻開,反而會耷拉下自己稚嫩的頭顱,悶聲想著:為何我還沒綻放美麗?比起催促,比起批評,比起說教,我嘗試變換一種方式,多觀察孩子們的情緒變化,用接納的心態去與孩子們交流,用贊美的語言去對他們進行鼓勵,用贊美的力量助力孩子們成長。
一、用贊美陪伴孩子們一起成長。又是嶄新的一天,清晨起床第一句,先贊美自己:陽光開朗、積極向上!我最擅長鼓勵和贊美。在學校門口,看到一些孩子磨磨蹭蹭不想上學,我會主動和他們問好,豎起大拇指,給孩子們一個大大的贊。走進班里,人還沒站定,話先夸到:“老師還沒來,你們就能自覺地做好到校后的三件事,在座位上安靜地等著早讀,真是自律的孩子。”話音剛落,原本扭著頭玩鬧的兩個孩子已經自覺坐正,伸手拿起書了。為了幫孩子們養成好習慣,召開班級會議跟學生們一起制訂良好習慣養成計劃,并向孩子們保證:“從今天起,老師絕不批評任何一個學生,并且,我會每天努力發現每個人的優點。每日表揚早早到校并立即大聲讀書的學生、在課堂認真聽講的學生、認真打掃衛生的學生、愛護花草的學生。”之后的日子,學生在進班的那一秒和離校的那一刻,都被我的贊美包圍著。學生們每天聽到這樣的表揚,早早來到學校,走在教室邊的操場,都可以聽到班級傳來瑯瑯讀書聲,打掃衛生迅速,教室窗戶明凈,地面干凈整潔,花草也是郁郁蔥蔥……此情此景,讓人不禁又想贊美一番。
二、用贊美讓孩子們提高課堂效率。課堂是學生與教師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一方天地。孩子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度過的,聽課是學習的重要環節。剛升入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且對新環境的不適應,讓他們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坐在座位上聽老師講課,對孩子的意志力和耐力都是一種挑戰。每天上課學習知識,耗費腦力,對習慣自由的孩子也是一個挑戰。部分孩子課上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思考,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嚴厲的批評又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這時,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贊美就發揮著重要的催化作用。看,第一節是數學課,“哇,讓我看看誰做的端端正正,已經準備好進入數學城堡了。”孩子們暗自較著勁,誰也不肯把小腰桿塌下來。剛講了五分鐘,余光瞥到第四組有個孩子“蠢蠢欲動”,我趕緊先發制人:“表揚睿欣,他聽課可真認真!”他原本想要亂動的小手“唰”就收回去了,還自覺地挺起了背。孩子們越夸越有勁頭,回答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亮。叮鈴鈴,下課了。“這節課大家表現得太棒了,獎勵自己,下課好好地出去玩一玩,沒完成練習的孩子下課完成,期待你們的作品!”帶著歡聲笑語,這堂課結束了。所以我班的孩子們,每天都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經過半學期的學習生活,這群剛離開幼兒園的孩子,終于有了小學生的模樣。
三、用贊美給孩子們插上自信的翅膀。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要想做到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做到贊美孩子。贊美可以讓孩子積極陽光,從容自信。小學是基礎教育中重要的階段。剛步入小學校門的孩子們,適應能力有快有慢,性格也大相徑庭,在教育教學中,我從不拿孩子作比較,而是多看孩子的長處,多肯定孩子。認真踐行家校共育理念,經常與家長溝通孩子學習生活情況,持續用贊美的方式對孩子成長產生一致、正向的影響,幫助孩子們健全人格、增強自信、全面發展。在我管理的班級里,一名叫小麗的女生,格外引人注意,每天她總是自己上下學、在同學們面前常低著頭,學習心不在焉,上課從不主動回答問題,和同學發生矛盾也只是獨自一人哭泣。在進行家訪后得知,小麗的爸爸開了一家廢品回收店,媽媽也在店里幫忙,家里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小麗一直跟爺爺奶奶生活,6歲上學才回到爸爸媽媽身邊。這些使得小麗從小養成了自尊心強、敏感內向的性格。經過與孩子爸媽耐心的交談,他們認同了我的觀點,決心努力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之后,我總是在課后延時、放學站隊期間,不經意地與她溝通,夸贊她在校的表現:“小麗,你不僅聰明可愛,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彬彬有禮,講究衛生,而且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老師同學都很喜歡你。”“小麗,你今天學習很認真,作業完成的很好啊!”“小麗,這幾道題對你來說都不是問題,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幾次的交流,我能看出她臉上驚訝的神情和默默的改變,我們也漸漸地熟識。她上課認真聽講,有了自己的朋友,偶爾也會給我分享她的小秘密。在老師與家長共同的努力下,小麗有了巨大的轉變,這讓我感到欣慰,也讓我再次感受到贊美的力量。
教育是一種藝術,它的本質就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不吵不鬧不批評,卻能得到更有效的結果,這就是贊美的力量。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我們的贊美,一句贊美的話可以讓優秀的孩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可以讓有潛力的孩子鼓足勇氣奮起直追。贊美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老師贊美的語言可以讓學生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視,增強自信心,在教師激勵的評價中感受到自己也能獲得成功,從而激發起更大的學習動力。我們要對學生充滿信心和希望,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巨大的潛力,相信下一個春天永遠有更美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