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來仙
摘要:在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從文本出發,積極發揮引導作用,緊握課堂主線,因材施教,實時引導,讓學生在平等自由的閱讀對話中共享個性化閱讀帶來的審美樂趣。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教學? 引導? 創造性? ?自主性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根據這一標準,我認為教師在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應該從文本出發,積極發揮引導作用,緊握課堂主線,因材施教,實時引導,在平等自由的閱讀對話中與學生共享閱讀帶來的審美樂趣。結合本人在課改教學中的體會從以下幾方面來談教師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發揮的引導作用。
一、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閱讀
個性化閱讀的第一個特征是自主性。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自己的研讀為主,要把閱讀活動變為學生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活動,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積極思考,自己來閱讀、理解、分析、討論和品賞課文,使閱讀活動建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新課程改革提出,要將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做課堂的主人。閱讀活動中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并不是要教師放棄對于閱讀活動的指導權,而是要設置一些開放情境的問題,提供一些線索,及時對閱讀活動進行閱讀方法的點撥,重點是讓學生自己閱讀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使閱讀轉化成為個人化的行為。
教學《泥人張》這一課,在閱讀欣賞這一環節中,我給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自由發揮的題目:請從以下角度任選一個話題,舉例分析,表達自己對作品寫作技巧的欣賞。提示:場景設置、人物出場、對比手法、側面烘托、伏筆照應。這個問題展示出來后,觀察到學生在討論時的不解之處,我對此進行了概念的指導,學生很快就能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找到欣賞角度,并且按照要求詳細寫出了自己的欣賞體會。在這節課中我只是在關鍵處做了合理的引導與啟發,扮演了一個導演的角色,給學生提供了自由展示的空間,使學生真正成了課堂活動的主體。
二、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
閱讀活動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對于閱讀教學而言,教師應給每個學生多留一點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對于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從多角度對課文的空白發表自己的意見,以豐富的想象力、開創性的思維來解讀文本。例如《孔乙己》這篇小說結束時,魯迅先生并沒有明確告訴讀者孔乙己的命運如何,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設置了一個問題:結合課文內容想象孔乙己的命運如何?學生們思考過后,有從孔乙己生活的時代詮釋孔乙己命運的,有從社會環境分析孔乙己命運的,有從人情世故分析孔乙己命運的,有從性格特點分析其命運的,也有從孔乙己的人緣分析其命運的……通過這樣對孔乙己命運的創造性解讀,學生加深了對這部小說的主題思想的理解和認識,從而獲得閱讀體驗的樂趣。
三、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個性化的批注摘記
宋代教育家朱熹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語文閱讀,歷來要求邊讀邊圈畫記錄。批注是實現個性化閱讀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有感而發、有疑而注、有得而寫,能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賞和評價能力,促進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教師指導時,讓學生有自主權,學生想在哪里批注,就在哪里批注,想到什么,就寫什么。這種“放任”的閱讀法,學生沒有心理壓力,參與熱情就會大大提高。
例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社戲》一課時,我要求學生閱讀時使用批注的方法進行優美句子賞析。對于“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這個句子,我給學生們進行了多角度提示。學生們的批注內容各異。有從修辭角度批注,有從感覺角度批注,有從情景相生角度批注,也有從鄉土氣息批注,等等。批注活動使學生有自己的獨到體驗和見解,發展了學生的批判思維,培養學生獨立地、創造性地進行閱讀的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活動體驗落在了實處。
四、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個性化閱讀的交流與評價
交流討論是個性化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與作者對話,與同學、老師交流,能清楚、正確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語文的能力訓練與學生的言語智慧的直接關系,規定了語文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行為必須以“言語”為中心。此外,學生在自讀文本過程中獲得的知識信息往往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對文章的理解、感悟,可能是片面的,也有可能是錯誤的,更有一些迷惑之處或存疑之處不得其解。因此,教師只有在課堂上組織積極有效的交流討論,讓學生在小組互動和班級交流過程中博采眾長,去偽存真,質疑解惑,才能切實提高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質量。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在新課程改革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順應課程改革的潮流,更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閱讀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在自由平等的閱讀活動中盡情享受個性化閱讀帶來的審美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