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民
近年來,隨著教材內容和教學要求的更新,教學模式方面的改革成為了刻不容緩的任務。受新課改和核心素養理念的影響,小學英語的教學越來越注重實用性和創新性。如果我們教師墨守成規,一味固守在單一的教學模式中,將會與教育事業發展的大趨勢背道而馳。另外,對于部分小學生而言,英語學習是比較抽象、困難的,倘若教學模式得不到創新發展,必將影響小學生的全面進步。因此,教師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努力開展高效英語教學。
一、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形成學習脈絡
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相對來說較為不成熟。如果要求他們自行在腦海中形成英語學習的脈絡是相當困難的。但是如果能夠借助思維導圖的幫助,將整個框架表現在小學生眼前,就會大大減小思維延伸的難度。另外,思維導圖的呈現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小學生加深對英語知識的記憶,同時提升理解能力,有助于小學生在英語方面的長期發展。在詞匯方面,要著力于利用思維導圖加強對詞匯的整體貫通。教材中每一個單元所需要學習的詞匯其實具有很強的關聯性,通常同一主題展開。教師可以通過樹狀的思維導圖延伸分支,樹葉還可以設計成相關的形狀,降低詞匯學習的難度。在閱讀方面,小學生們的困難往往體現在抓不住重點,難以將整段文字綜合起來理解。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用思維導圖和關鍵詞進行閱讀內容之間的串聯,整體呈現閱讀內容,也有利于突出文段中心。在寫作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為小學生的英語寫作確定中心,再搭建起骨架,在此基礎上進行延伸和填充,當寫作步驟明確,方法清晰時,影響小學生英語寫作的難題也就能迎刃而解。
二、采用靈動課堂教學模式增加學習趣味
簡單來說,靈動課堂的重點在于活躍小學英語課堂氛圍,在小學生眼中為英語學習塑造一個有趣、靈動的形象。在靈動課堂的教學模式中,教學手段首先是充滿趣味性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正式授課前首先去調查了解小學生群體的喜好,結合本堂課的學習內容,設計引人注目的游戲任務,使小學生們在闖關的過程中輕松學習,達到寓教于樂的完美狀態。另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肢體語言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學動詞時,教師可以結合口訣作出相應的簡單動作。在教學一些名詞時,又可以適當進行模仿,“動起來”的課堂才能使小學生更加沉浸其中。其次,多媒體設備的加入能夠使靈動課堂的構建錦上添花,有了視頻、動畫、聲音等元素的輔助,讓小學生在英語課堂中聚精會神不是難題。但在運用的過程中切忌舍本逐末,不能對多媒體技術產生過度依賴。
三、采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自然離不開“聽說讀寫”這四個字。而“讀寫”這兩部分又成為考查學習效果的重要領域。讀寫結合的模式能夠改善二者分離的現狀,相輔相成,同步降低小學生英語讀寫的難度。一方面,在小學生閱讀文本時 ,無論是教材內容還是課外文段,教師都應當幫助小學生建立積累機制,既能使日后的文本解讀更加容易,又能在積累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把這些素材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避免走上套路化寫作之路。另一發面。教師可以圍繞一個主題為小學生搭建讀寫結合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小學生不僅可以拓寬自己的閱讀面,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所讀所寫展開寫作,使寫作效果更具真情實感,英語學習的體驗也更加多元,從而使學習效率得以提升。
總的來說,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并非一日之功,必將經過長期反復的摸索與實踐,也必將經歷許多磨煉和難題。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而言,我們要做的就是始終堅定創新的信念,在前人的基礎上大膽摸索,用自身和團隊的努力去改變不符合當今小學生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要求的陳舊模式,用創新型的英語教學模式為小學生的成長進步開拓一片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