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菊
中醫內科學作為臨床上晦澀難懂的一門學科,也是醫學生們在臨床中醫學最為關鍵的一門學科,在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很難理解,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點,轉變教學模式是十分重要的[1,2]。PBL被稱之為問題式學習模式,它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基礎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CBL在PBL的教學基礎上延伸出的一種教學模式,以臨床醫案為基礎、設計相關解決措施,進行小組談論、研究的教學方式;文獻沙龍作為國內外醫學生培訓、教育最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模式,在于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思考能力[3,4]。近年來,PBL、CBL、文獻沙龍3種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在教學中。本次研究以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專業96名中醫內科臨床醫學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PBL、CBL、文獻沙龍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中醫內科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專業96名中醫內科臨床醫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48名學生中,男29名,女19名;年齡18~25歲,平均(21.47±3.62)歲。試驗組48名學生中,男25名,女23名;年齡23~25歲,平均(23.92±0.88)歲。2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予以傳統教學模式,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采用PBL、CBL、文獻沙龍結合的教學方法。具體操作: 傳統教學模式。由本科室的帶教老師傳授中醫內科臨床的臨床知識點,根據傳統的查房模式進行查房,并且學生做好相關筆記,在老師的協助下解決疑問,完成實習任務。
PBL、CBL、文獻沙龍結合的教學方法。中醫內科科室的帶教老師將實習生分5人為1個小組,構成學習小組,進行PBL、CBL、文獻沙龍結合的教學。將教學的內容分為“典型病癥—查閱相關資料—查房—研究、討論—文獻沙龍—歸納總結”這6個步驟。①典型病癥,帶教老師例舉中醫內科最為常見的醫案,學生從疾病的發病機制、原因、主要病癥、診斷等作為切入點,進行研究學習。②查閱相關資料。帶教老師在一周之前,將選取的相關醫案以及問題交于學生手中,告知學生采取查閱資料、翻閱中醫內科疾病相關書籍、上網查閱文獻等方式,進行小組分工協作來解決問題。③查房。在帶教老師的問診示范以及相關疾病診斷操作過程中,學生按照帶教老師的要求書寫患者病歷、生命體征、常規體檢項目,治療過程等[5,6]。④研究、討論。各小組選出一名學生為代表,發表本組研究出來的成果,在各個小組進行交流研究成果的過程中,觀點相同不要重復敘述,主要討論帶有爭議的問題,帶教老師可適當啟發和拋出問題來引導學生進一步的思考、研究。⑤文獻沙龍。將尚未通過研究、討論以及解決的觀點,課后通過翻閱中醫內科疾病相關書籍、上網查閱文獻等方式,整理歸納成PPT的模式,再次進行各組之間的研究、談論并將其解決。⑥歸納總結。帶教老師根據學生在實習過程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指出學生們不足之處,告知其加以改正,并歸納總歸學生們匯報以及實習情況。
1.3 觀察指標學生滿意度情況。以調查問卷形式進行,問卷為百分制,分為:高滿意度(總分數≥90分)、滿意(80分≥總分數<90分)、基本滿意(60分≥總分數<80分)和不滿意(總分數<60分)4個板塊,滿意度=(基本滿意+滿意+高滿意度)例數/總例數×100%。學生個人能力評價情況,評分為百分制,包括人際關系協調能力評分、表達能力評分、自學能力評分、掌握重點能力評分、規劃時間能力評分。

2.1 學生滿意度2組教學模式應用后,試驗組學生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學生滿意度對比 (名,%)
2.2 學生個人能力評價2組教學模式應用后,試驗組學生人際關系協調能力評分、表達能力評分、自學能力評分、掌握重點能力評分、規劃時間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學生(P<0.05)。見表2。

表2 2組學生個人能力評價情況對比 (分,
中醫內科學是運用中醫理論闡述內科疾病的病因病機、證候特點、辨證治療、預防與康復的學科。其內容復雜,難以理解[7,8]。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在中醫臨床辨證論治思維方式的優劣,甚至關系到整個中醫人才培養的質量。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導致實踐質量的下降。
本研究顯示,通過2組教學模式應用數據比較可知:試驗組學生總滿意高于對照組(P<0.05)。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新型教學方式的滿意度,從而提高自主學習、實踐能力,有助于學生提早形成良好的臨床思維模式。2組教學模式應用后,試驗組學生人際關系協調能力評分、表達能力評分、自學能力評分、掌握重點能力評分、規劃時間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學生。說明采用PBL、CBL、文獻沙龍結合的教學方法具有眾多優勢:3種教學模式通過以自主探索、自行查閱資料、進行小組內討論的方式,有助于學生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增強對中醫內科知識體系的全面掌握。PBL和CBL能夠使學生靈活、有機地將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運用到以實際問題為指導的真實、具體的診療活動中;如果理論教學時間有限,可安排在課后學習理論知識。這樣,對于帶教老師來說,減輕繁重的理論教學任務;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自由發揮空間,他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學習和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9]。因此,PBL、CBL與文獻沙龍的結合充分體現出新型教學模式結合后良好的教學效果,也體現了中醫內科教學的核心理念。3種教學模式結合起來,符合中醫內科臨床實踐教學特點的有益模式,也是符合中醫內科學臨床實踐教學改革道路,有益探索,切實提高醫學生的臨床素質、人際關系協調能力、表達能力、自學能力、掌握重點能力以及規劃時間能力,為中醫臨床人才的培養架起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的橋梁。
綜上所述,采用PBL、CBL、文獻沙龍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中醫內科臨床帶教中具有積極意義,增加學生課程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滿意度,提升學生自我評價情況,實現理想教學效果,值得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