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曉涵 (青島科技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山東 青島 266061)
“以港興市,以市促港”,港口對于其腹地城市的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而腹地城市經濟發展能夠為港口物流提供保障。青島港作為山東省港口的“龍頭”,具有貿易樞紐和多式聯運中轉站等重要作用,在“雙循環”等背景下,青島港迎來了發展機遇,港口開始向多功能、多元化的綜合港口轉型。青島市作為青島港輻射的主要腹地,明確與青島港港口物流的發展互動關系成為重點。
本文研究了青島市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的發展互動關系,采用IFE、EFE矩陣和灰色關聯度,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對青島市港口物流和青島市經濟發展、“港產城”一體化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港口與腹地經濟的關系開始受到關注。一方面,港口物流對于進出口貿易具有重要作用,港口的快速發展,可以帶動相關產業集聚形成優勢,同時促進金融行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推動腹地經濟增長;另一方面,腹地經濟也會影響港口的發展,良好的區域經濟發展為港口提供技術、資金、人才等保障。
有學者對港口與腹地經濟的理論基礎進行了研究,如吳振銘(2022)概述了港口經濟、港口經濟與腹地互動關系以及相關路徑,根據現狀分析其相互間的影響,并提出互動發展對策[1]。林振杰(2021)闡述了港口物流和經濟腹地的含義及特點,明確兩者的關系,并對其協同發展提出策略[2]。鄭軍(2019)描述了港口物流和區域經濟腹地的特征,分析兩者間的內在聯系和互動關系,制定了其雙向發展的策略[3]。
在港口與腹地經濟發展的互動研究中,魏輝(2019)利用神經 BP 網絡對大連港進行港口物流需求預測,為港口物流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了決策依據[4]。呂青等(2012)等利用灰色綜合關聯度模型和GM(1,N)模型,分析了重慶市港口與腹地經濟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并提出了相關對策與建議[5]。路元熙(2022)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青島港在“雙循環”背景下的發展情況,結合腹地經濟發展提出了戰略性建議[6]。洪愛梅(2013)通過建立灰色關聯模型對連云港市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連云港港口經濟的發展與城市經濟的發展正逐漸融合[7]。郭子雪等(2020)基于格蘭杰因果檢驗和灰色關聯度分析,研究了京津冀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8]。
對標國內上海港、國際迪拜港等著名港口,青島港還存在不足。因此,本文運用IFE和EFE矩陣系統對其進行綜合分析。IFE為內部因素評價矩陣,EFE為外部因素評價矩陣,IFE和EFE矩陣分析按照如下步驟進行。
通過對專家學者進行問卷調查,選出影響青島市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發展的關鍵因子。運用德爾菲法對關鍵因子進行賦值,根據其重要程度依次賦值為1—5,并為每個因子賦予權重,權重之和為1。用每個因子的得分乘以權重得到加權分,加和即為最終得分。具體評分情況如表1、表2所示。
表2 青島市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發展的EFE 矩陣評分表
由上表可知,IFE矩陣、EFE矩陣最終得分均高于行業部平均水平2.5,說明青島港在港口發展中處于優勢地位。
灰色關聯分析是一種多因素統計方法。它的總體思路是先求出母序列和特征序列之間的灰色關聯系數值,再由灰色關聯系數得到灰色關聯度。通過灰色關聯度的排序可以看出因素之間的關聯互動程度。關聯度值通常在0~1之間,數值越大,關聯程度越大。
為了研究青島市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發展互動關系的內在關聯性,先選取6個青島市經濟發展的相關因素來反映腹地經濟情況,作為特征序列;再選取2個青島港港口物流相關因素來反映港口物流情況,作為母序列,構成灰色關聯分析的指標體系,見表3。
表3 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發展互動關系分析指標體系
首先進行無量綱化處理,本文采用的是初值化處理。
無量綱化處理之后,計算各因素之間的關聯度,關聯度系數如下:
i=1,2...,5表示城市指標,j=1,2表示港口指標,k表示各個年份,ρ取值為0.5。當關聯度達到0.6時,表示關聯顯著[9]。
采用灰色關聯度模型計算青島市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發展的關聯度,并討論其互動關系。根據原始數據建立矩陣,X表示腹地經濟指標,Y為港口物流指標,分別對兩個矩陣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再進一步求出關聯度系數,關聯度用r表示:
計算出的 2014—2021年各指標的關聯系數,如表4所示。
表4 2014—2021 年青島市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發展關聯系數
得出單個關聯度之后,再計算得到2014—2021年綜合關聯度并進行排序,如表5所示。
表5 2014—2021 年青島市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綜合灰色關聯度排序
表5數據顯示,腹地各項經濟指標的綜合關聯度排名為X4>X3>X2>X1>X5>X6,即青島市港口物流與第二產業增加值綜合關聯度最高,達到0.89。近年來,青島港口物流發展迅速,與上下游產業鏈中的其他眾多企業共同搭建起經濟平臺,帶動了臨港工業、港口建筑業的協調發展,很多企業選擇青島作為生產基地,實現產業聚集,為經濟建設做出巨大貢獻。同時,使制造業加工需要進出口的原料、零件等增多,使港口吞吐量增大,二者之間實現了良好的互動。
鐵路貨運量、公路貨運量的綜合關聯度超過0.7,具有顯著關聯性。青島港是海鐵聯運重要樞紐,2023年1—6月青島海鐵聯運達115.2萬標準箱,穩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一。鐵—水聯運、水—公聯運等多式聯運的優勢保持了貨運量的穩定[10],增加港口的物流量,同時起到了降本增效的良好效果。
地區生產總值、進出口外貿總額的綜合關聯度超過0.6,港口物流和青島市的經濟發展關系密切,大力發展港口物流對于青島市經濟增長具有突出貢獻,經濟增長會帶動人才大量投入到青島港建設當中;外貿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經濟增長使得港口貿易總量持續攀升,促進港口運輸貨物呈現出大宗化、集群化、規范化發展趨勢。
青島市港口物流與固定資產投資額的綜合關聯度低于0.6。固定資產投資額與青島市港口物流的互動關系稍弱,港口物流相關固定資產投資關系到基礎設施建設,是發展港口物流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獲得相關部門的重視,針對港口進行重點投資,提升港口物流效率。
鐵路貨運量、公路貨運量的綜合關聯度超過0.7,呈現出顯著關聯。青島港作為海鐵聯運重要樞紐,應充分利用前灣保稅港區政策,以國際多式聯運為發力點,推進港口多式聯運業務向全球化發展,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提升國際物流便利度。充分借助目前青島市鐵路、公路網絡的優勢,進一步發揮交通運輸業的作用,合力打造物流通道,形成以青島為核心的港口物流體系,加強運營主體之間的合作,實現港口物流效益的最大化,提升物流效率。
現代港口是綜合物流供應鏈的龍頭。由前文分析可知,青島港泊位效率高,但數量相比于天津港等存在不足。因此。應增加泊位數量,同時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進一步發揮自動化智慧港口的作用,完善配送功能,打造內向物流與外向物流相結合的綜合配送中心。針對青島市現狀,調整口岸建設重點,以打造國際智慧海港為切入點,進一步推進港航服務向船舶代管、現貨交換、跨境電商等新業態轉型。
青島市港口物流與地區生產總值的綜合關聯度超過0.6,港口物流和青島市的經濟發展關系密切。提升港口物流地位和質量,發展港口友好型產業,進一步帶動經濟增長,開展進口貿易創新、推動離岸貿易發展,借助東亞港口聯盟的契機,繼續與韓國釜山港等積極締結友好港口,加強與聯盟港口間的信息共享,推進互利共贏,共同發展。重點打造日韓、東南亞、中東/西亞、歐/地、澳新、非洲、美洲 7 大航線組群,與區域港口合作聯動,避免業務沖突,實現合作長效發展。
積極響應“十四五”新時期運輸結構調整優化,發揮政府作用和青島市的經濟優勢,吸引港口物流建設投資,拓展港口項目的主要資金來源。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做好準備,做好物流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工作,與自動化的港航設施配套,確保青島港和腹地保持良性互動。
青島市作為港口城市,港口和腹地經濟形成良性互動十分重要。本文采用IFE矩陣、EFE矩陣和灰色關聯度進行了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提出了以下建議:推動多式聯運發展,推進港口多式聯運業務向全球化發展,實現港口物流效益的最大化;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完善配送功能,調整口岸建設重點;通過貿易刺激消費,提升與國內外港口合作水平,提高港口物流地位和質量,發展港口友好型產業,拉動經濟增長。此外,政府還要發揮積極引導作用,確保青島港與腹地保持良性的互動關系。
本文的分析為青島港和腹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借鑒,也為其他港口發展提供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