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寶
干事創業,必先樹牢正確政績觀。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百年奮斗的偉大成就都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拼出來、干出來的。同時,他要求全黨各級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并圍繞樹立正確政績觀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闡明了“政績為誰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怎樣樹好政績”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近年來,青岡縣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重要論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始終保持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切實擔負起促一方發展、護一方穩定、惠一方民生的責任,以實實在在的政績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優異答卷。
青岡縣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把“工業立縣、產業強縣”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持續放大資源優勢、打造產業生態、強化產業支撐,精心培育既富民又強縣的優勢產業,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區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科學謀定產業發展方向。產業定位既要上接天線、更要下接地氣,必須充分考慮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基礎諸多因素。近年來,青岡縣立足豐富的農牧資源,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緊緊圍繞省委構建“4567”現代產業體系發展目標,經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和深度論證,確立了以玉米為支柱,工業大麻、生豬為主導,鮮食玉米、精細化工等為補充的“1+2+N”產業發展定位,并先后聘請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咨詢有限公司,以及京延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哈工大建筑規劃研究院等知名設計團隊,高標準編制了玉米、工業大麻、生豬等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明確了構建縣域優勢產業體系目標方向。
精準招商延伸產業鏈條。目標確定后,實施就是關鍵。青岡縣緊緊圍繞“1+2+N”產業體系,繪制了玉米、工業大麻、生豬等多個產業鏈招商圖譜,著力推行產業鏈鏈長制,實行“1個產業、1張圖譜、N 張清單”,以龍頭型、基地型、鏈主型支柱產業項目為招商重點,靈活運用專班招商、以商招商、帶著企業家去招商等方式,按圖索驥、精準招商,全力推動鏈條式延伸、規?;瘮U張、集群化發展。目前,玉米、工業大麻、生豬三大主導產業已引進上下游企業35 戶,開發建設L 乳酸、赤蘚糖醇、精紡工業大麻紗、“道臺府”品牌熟食加工等項目56 個,2022 年產值達到146.6 億元。青岡縣先后獲評“全國淀粉深加工產業集聚區”“中國工業大麻產業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青岡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聚焦“幸福龍江”建設,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每年將80%以上財力投向民生領域,竭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想群眾所“享”。踐行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理念,與“高質量發展”相對應的,永遠是“高品質民生”。近年來,青岡縣持續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力度,深入開展合作辦學、聯合辦院,接連促成了省實驗中學與青岡縣一中、省中醫藥大學附屬二院與青岡縣中醫院的深度合作,群眾不出縣城就能享受更多優質資源。為現役義務兵家屬辦理免費醫療保險,定期組織進行免費的健康體檢,竭盡所能為現役軍人解決好后顧之憂。壓茬推進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大力興建公園廣場,全方位綠化亮化美化,努力為群眾提供高品質舒適生活。
解群眾所“需”。民生要跟著“民聲”走,只有聽民所訴,解民所需,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可。在做每一項決策前,青岡縣都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傾聽基層呼聲,群眾同意的認可的,堅決實施、馬上落實;群眾質疑的反駁的,立即修正、重新考量。為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繁榮“地攤經濟”“夜間經濟”,立足從業者需求,兼顧沿街商家利益,打造新怡路美食一條街,讓城市的煙火氣更加濃厚。為滿足群眾健身休閑和跑步需求,選址建設靖河健康綠道,進一步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
圓群眾所“愿”。青岡縣始終堅持辦好每件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以改革發展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為解決城區供水安全問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要求,深入研究政策、積極對接聯系上級部門,全力推進“引嫩入青”工程,通過多方論證、實地踏查,研究論證項目實施的最佳方案——既能夠保障縣城和周邊鄉鎮15 萬群眾的飲水問題,也可以滿足工業園區的用水需求。
一個地方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政治生態和營商環境是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綜合體現。近年來,青岡縣始終致力于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全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好作風營造好生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近年來,青岡縣聚焦省委“勤廉龍江”建設,深入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和“工作落實年”活動,創新開展“實干爭先”行動,不斷推動全縣黨員干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風大轉變,特別是以“清廉農村”建設為依托,創新開發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一體化平臺,清風驛站、廉責抄告等做法在中紀委網站刊發,政治生態建設成效考核連續6年位居綏化市A等次。
好生態成就好環境。青岡縣聚力打造投資興業洼地,在政務效能提升、惠企政策落實、為企服務優化、生產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續發力,組建中小微企業服務中心,建立縣處級領導干部包聯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制度,成立服務專班18 個、派駐“首席服務員”61 名,先后幫助金達麻業公司爭取大用戶直供電和低價供氣政策,年節省用電用氣成本350萬元;幫助道臺府公司將紅腸產品納入學生餐采購目錄,企業年增收近500 萬元;幫助嘉豐公司與省應急部門和縣內企業協調溝通,解決企業產品滯銷問題,帶動企業年增加銷售收入2900萬元。
好環境贏得好未來。近年來,青岡縣通過用心用情用力幫助企業解決一個個發展難題,得到了企業的廣泛認可。如今,“企業合理訴求沒有辦不成的”已經成為這里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今年,山東諸城興貿公司董事長王聚泉、浙江金達集團董事長任維明、四川鐵騎力士集團董事長雷文勇等企業家紛紛來到青岡縣考察調研,研究投資項目。調研過程中,王聚泉表示:“青岡縣發展速度快、產業基礎牢、營商環境好?!蓖瑫r,該公司計劃今年在青岡縣上馬果糖、麥芽糊精、低聚麥芽糖等項目,還將接續開發賴氨酸、聚乳酸等產品。此外,青岡縣力爭三年內推進黑龍江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京糧龍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產值實現“雙百億”目標。
水深則魚悅。一個地方的營商環境好,企業自然紛至沓來。新時期,青岡縣將始終秉承“親商、愛商、助商、安商”的理念,持續打造投資興業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