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斐 趙成龍
[摘要]文章討論ChatGPT在學術出版領域引發的爭議,主要包括學術道德爭議和學術成果爭議,從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個方面入手,分析ChatGPT對出版機構、作者、讀者的影響,并針對性地提出應對措施,包括規范ChatGPT在學術出版領域的使用,加強對作者、讀者的培訓,以期幫助出版機構把握機遇,直面挑戰,促進學術出版發展。
[關鍵詞]ChatGPT;學術出版;影響;爭議;策略
2022年11月30日,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發布了聊天機器人模型ChatGPT。ChatGPT能夠做到與人類聊天互動,甚至能完成撰寫郵件、視頻腳本、文案、代碼等任務[1]。其推出僅5天,注冊用戶數就超過了100萬,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爭議和討論。一部分人表達了擔憂和焦慮,認為ChatGPT是一種“高科技的剽竊”[2];還有人悲觀地認為,未來ChatGPT可能會接管整個學術研究領域[3]。但是,也有人認為,ChatGPT帶來的機遇大于挑戰,如學者潘恩榮在《中國科學報》撰文指出,“人與機”關系的重要性得到了提升,未來將上升到和“人與人”關系同等重要的位置[4]。
有國外媒體報道,一些大學生利用ChatGPT完成的論文得到了授課教師的最高級別評分。相關測試結果也顯示,由ChatGPT撰寫的論文難以被期刊編輯和審稿人審查出來。這表明,ChatGPT的學術撰寫能力將對學術論文的出版產生較大的沖擊。針對這一現象,持續關注ChatGPT在學術出版領域引發的爭議,研究其對學術出版領域的影響,并據此采取相應的措施,將有助于出版機構應對ChatGPT的挑戰,促進學術出版的良性發展。
一、 ChatGPT在學術出版領域引發的爭議
(一)學術道德爭議
ChatGPT引發的學術道德爭議包括數據造假、侵犯知識產權、暴露用戶隱私信息、ChatGPT算法弊端等。數據造假指ChatGPT具有偽造文本、圖表等內容的能力,如果這些內容作為學術論文的一部分被發表,則會損害學術誠信。侵犯知識產權指ChatGPT可以生成音樂、畫作、文章等,但這些作品的知識產權歸屬不明,可能引發侵權糾紛。暴露用戶隱私信息指ChatGPT需要學習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可能包含用戶的個人隱私[5],如果數據被濫用或泄露,則會侵犯用戶的權益。ChatGPT算法弊端指ChatGPT具有自我學習能力,可能出現不可預測的行為,導致數據失真,使用戶得到虛假的結果;ChatGPT可能被訓練得對人類的性別、種族等產生偏見,如果人們利用ChatGPT做出決策,可能會引發一些道德風險。
(二)學術成果爭議
如果大量的學術研究由ChatGPT完成,可能會導致學術成果爭議。首先,如果過度依賴ChatGPT獲取數據,研究人員可能會忽略對數據的檢查,從而得到誤導性的結論。其次,ChatGPT的算法和模型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偏差,導致其產出的結果與事實不符,而研究人員如果過于注重模型預測的結果,忽略結果的真實性,就會生成大量且沒有實用價值的研究。再次,雖然目前ChatGPT已經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模仿人類思考,但是其生成的學術成果缺乏創造性,并且在處理抽象概念方面其還無法與人類相提并論,撰寫出的論文存在爭議。最后,如果ChatGPT被濫用,可能會導致研究人員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 ChatGPT對學術出版領域的影響
(一)ChatGPT對出版機構的影響
在傳統出版過程中,出版機構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人力來處理稿件,而ChatGPT能夠自動生成內容和自動糾錯等,有助于提高出版效率,降低出版成本。在學術出版領域,ChatGPT的應用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智能化的大數據分析。出版機構應用ChatGPT能夠快速篩選海量信息,找到有價值的選題,從而更好地策劃組稿。二是自動化處理稿件。出版機構應用ChatGPT可以有效地檢查稿件中的語法錯誤和格式問題,減少編輯的工作量,提高稿件的處理效率。三是自動化排版和校對。根據出版機構的規范要求,ChatGPT能夠自動生成排版結果,提高排版效率,加快出版流程,降低人力成本。
與傳統出版相比,數字化出版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廣泛的傳播渠道,已經成為現代出版的重要趨勢。對傳統出版機構而言,其數字化轉型面臨諸多挑戰。然而,ChatGPT的應用為出版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除了幫助出版機構將紙質出版物轉化為電子書、數字期刊等,其還可以為出版機構提供更好的數字化營銷手段和更高效的數據分析。
綜上所述,ChatGPT的應用雖然對出版機構具有諸多益處,但是也對學術出版產生一些負面影響。第一,引發知識產權糾紛。如果研究人員使用ChatGPT來生成或補充論文,可能會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第二,導致論文質量下降。現階段ChatGPT生成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如果研究人員疏于檢查,會導致生成一些低質量的論文。第三,破壞學術出版領域秩序。如果研究人員直接使用ChatGPT生成符合出版規范的論文,那么文字編輯的工作會被輕視,出版機構可能會減少相應崗位的人力資源投入。
(二)ChatGPT對作者的影響
在學術出版領域,ChatGPT對作者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促進跨學科合作、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提升文獻檢索效率、把握學術發展趨勢等方面。促進跨學科合作指ChatGPT采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將大量科學文獻和數據整合在一起,幫助作者更全面地了解某個領域的知識,使作者加深對復雜問題的理解。此外,ChatGPT還可以將復雜的研究成果轉化為易于理解的論文,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受益。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指ChatGPT通過對文獻的分析,開闊作者的研究視野并幫助作者整理數據,提高數據分析效率,加速研究進程。而作者通過使用ChatGPT驗證數據,可以更容易地發現存在的錯誤,提高研究成果的準確性。提升文獻檢索效率指除了幫助作者更快速、準確地檢索相關的文獻和信息,ChatGPT還可以通過對文獻的自動化分析,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時,ChatGPT也可以分析引用的參考文獻,幫助作者更好地跟蹤已有的研究成果。把握學術發展趨勢指ChatGPT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研究領域的發展方向,幫助作者更快速地掌握研究領域最新的進展。
ChatGPT雖然可以幫助作者更高效地開展研究,但是其依然存在消極影響。第一,ChatGPT可能會導致作者無意識地侵犯知識產權。ChatGPT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訓練,這些數據可能來自公開的文本、論文和書籍。在使用ChatGPT時,作者可能侵犯了他人的知識產權而不自知。第二,ChatGPT可能會導致研究的準確性存疑。盡管ChatGPT能夠生成語法嚴謹、表達流暢的論文,但它沒有辦法通過實驗來驗證數據,導致研究的準確性存疑。第三,ChatGPT可能會導致作者因過度依賴而喪失思考和判斷能力。在科學研究中,人類的直覺、洞察力和創造性思維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作者過度依賴ChatGPT會導致忽視對新知識和技能的積累,逐漸喪失思考和判斷能力,這對學術界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
(三)ChatGPT對讀者的影響
在學術出版領域,ChatGPT同樣對讀者產生深遠的影響。第一,提高讀者的閱讀質量和效率。首先,ChatGPT可以生成多種角度的觀點,幫助讀者更全面地了解研究領域的不同方面;讀者還可以通過與ChatGPT互動加深對研究領域的理解。其次,ChatGPT可以對論文進行概述,幫助讀者快速了解論文的核心內容,使讀者更有效地獲取需要的信息。最后,ChatGPT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幫助讀者更輕松地閱讀外文文獻。第二,擴大讀者群體。ChatGPT可以用平實的語言生成易于理解的論文,擴大研究的讀者群體,提升研究的關注度。ChatGPT也可以通過分析歷史瀏覽記錄,了解讀者的興趣和需求,幫助讀者找到感興趣的內容。第三,潛在地影響讀者的認知。如果ChatGPT生成錯誤的數據,則會對學術出版產生負面影響,使得讀者質疑學術出版內容。此外,如果ChatGPT生成的數據未經過嚴格的實驗驗證,就可能存在數據造假的問題,這也會影響讀者對學術出版的信任。總體而言,ChatGPT在學術出版領域對讀者的影響是積極的,但我們需要注意其存在的潛在問題。
三、針對ChatGPT的應對措施
(一)規范ChatGPT在學術出版領域的使用
首先,相關主體應廣泛征求意見,完善評估標準,制訂ChatGPT使用準則,防止其被濫用。其次,相關主體應建立一套監管機制來確保ChatGPT使用準則的有效實施,并對違反使用準則的行為進行處罰。再次,相關主體應采取技術手段強化數據驗證,利用用戶身份驗證機制和數字追蹤技術,核實學術論文中原始數據的真實性,確保ChatGPT生成的數據符合學術出版規范,不包含任何虛假、誤導或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信息。最后,相關主體必須促進ChatGPT的規范發展,在開放合作的文化氛圍中,鼓勵不同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共同推動ChatGPT的創新發展,提高其生成內容的質量。相關主體通過持續優化機器學習算法,杜絕產生虛假數據,提升ChatGPT在學術領域的可靠性,是應對ChatGPT對學術出版的挑戰的有效方法。
(二)加強對作者、讀者的培訓
ChatGPT生成的結果是復雜的算法和模型的結合,相關主體只有充分了解ChatGPT的數據生成原理,才能更好地使用ChatGPT。相關主體了解ChatGPT的數據生成原理,可以更準確地評估其生成數據的質量。相關主體可以定期在網站以及社交平臺上發布關于ChatGPT的使用案例和教程,向作者、讀者介紹ChatGPT的應用場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以便他們更好地使用ChatGPT生成數據,以及對數據質量進行評估。相關主體也可以通過在線課程、研討會等形式,介紹ChatGPT的技術原理、算法和模型,讓作者、讀者了解如何遵守學術出版規范,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在一些涉及商業機密或專利技術的領域,作者和出版機構對待ChatGPT生成的數據要格外慎重,綜合判斷后再使用。總之,相關主體應該將ChatGPT作為輔助工具,謹慎使用。
四、結語
ChatGPT在提高學術出版水平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ChatGPT對學術出版的影響是復雜而多樣的,出版機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應對挑戰,不斷提高學術出版的質量和效率。出版機構也需要認識到對ChatGPT的應用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應該積極探索ChatGPT的應用方式,以更加客觀、理性的態度對待ChatGPT生成的學術成果。此外,相關主體必須加強技術監管,保證學術出版的正常運作,避免不必要的爭議。相關主體只有通過不斷推進技術的創新發展,并倡導讀者和作者發揮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ChatGPT給學術出版領域帶來的挑戰,確保ChatGPT在學術研究中能夠真正發揮積極作用,并與學術出版的發展形成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張程.人工智能“奇點”臨近了嗎[J].檢察風云,2023(05):64-65.
[2]Noam Chomsky on ChatGPT:its “basically high-tech plagiarism” and “a way of avoiding learning”[EB/OL].(2023-02-10)[2023-09-10].https://www.openculture.com/2023/02/noam-chomsky-on-chatgpt.html.
[3] GORDIJN B,HENK TEN HAVE. ChatGPT:Evolution or revolution?[J]. Medicine?Health Care?and?Philosophy,2023(01):1-2.
[4]阿暉.封禁ChatGPT?教育學術圈“有點慌”[J].新民周刊,2023(06):20-23.
[5]許小穎,陳熙,陳源,等.區塊鏈在個性化推薦系統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大數據,2022(03):8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