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全面優化森林防火管理水平,要積極整合資源體系,結合森林防火管理控制要求,更好落實規范化管理內容,共同構建完整的森林防火統籌控制模式,從而減少森林火災問題。本文簡要分析了目前森林防火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對防火體系建設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森林防火;問題;防火體系
隨著環保管理工作的發展進步,森林管理質量受到了更多的關注。應著重完善森林防火工作體系,切實踐行全過程控制機制,在加大森林防火監督力度的同時,確保森林防火工作能依照規范流程逐步開展。
一、森林防火現狀問題
我國的森林防火工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森林防火工作的實效性,還會引發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要從防火指揮體系、隊伍建設水平等方面全面分析,以便更好制定有效處理機制。
(一)森林防火指揮體系運轉管理不當
要想保證森林防火工作順利開展,就要建立完整的防火指揮體系,以確保能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針對實際情況完善具體的防火控制方案。目前,部分區鎮兩級森林防火指揮部在具體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職責分工不到位的問題,相關內容無法落實,使得控制處理環節銜接不當,難以充分發揮指揮體系的應有價值。與此同時,森林防火工作流程規范性不足,相關部門的監督工作不到位,使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存在權責模糊等問題。一旦出現異常情況,難以及時落實具體控制措施,嚴重影響森林防火工作的綜合效果。
(二)防火隊伍組織松散、工作效率低下
目前,部分地區護林消防隊員為農村閑散勞動力,采取季節性駐防方式,由當地鎮街代管。這樣不僅會出現隊伍日常管理滯后的問題,還會導致執行力差、紀律約束力不足等,護林員無法發揮其實際作用,必然會對森林防火工作的全面開展和優化產生影響,使相關工作的控制水平受限[1]。
(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裝配管理不足
第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滯后,主要表現為三網建設水平低。路網建設工作難以滿足防火工作具體要求,使防火通道的實際使用效率失衡,影響控制管理環節的基本水平,一旦出現嚴重的安全隱患,無法及時進行防火疏散。監控網建設工作不到位,使森林防火監控指揮中心無法第一時間獲取相應的信息和內容,且遠程高清監控探頭、智能卡口監控等沒有安裝,也會對綜合管理控制效果產生制約作用。另外,水網是森林防火工作中重要的基礎設施,目前存在消防栓日常維護管理不到位的問題,會對森林防火工作質量產生負面影響。第二,森林防火工作中,專業裝備配備管理不當。部分森林防火工作設置的撲火裝備數量和功能都與上級要求存在差異,缺少高端撲火設備,包括脈沖水槍等,大型滅火設備設置不到位也會造成隱患問題。
二、森林防火體系建設對策
為保證森林防火體系建設的基本質量,要積極整合管理要素,確保相關工作內容都能落實到位,維護森林防火工作統籌管理的實際水平,減少火災隱患問題造成的不良影響。
(一)健全防火組織機制
1.要結合森林防火工作的具體要求增設對應的指揮機構,確保一旦出現火災問題能及時落實相應指揮策略,第一時間減少火災問題引發的安全事故。一般而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成立森林防火指揮部領導下的防火指揮中心,明確具體工作內容,確保政府和相關部門應急指揮的統一性和權威性[2]。與此同時,要在指揮中心設置對應的基礎設施,確保林火監測預報人員和管理人員能落實24h動態監督管理工作,及時了解森林防火工作動態。一旦出現火情,指揮中心要快速啟動火災處理應急預案和撲救方案,立即組織撲火隊伍展開撲救工作。各個部門和鄉鎮撲火隊員要嚴格遵循指揮中心下達的撲救指令,確保將火災控制在最低影響范圍內,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整體水平。
2.依據森林防火管理要求制定更加科學的制度,確保相關部門在落實具體工作時有章可循。第一,制定行政領導管理責任機制。各級領導要明確自身工作內容和職責任務,一旦出現火災問題,親自研究部署方案并檢查落實,切實提高森林防火工作實效性[3]。與此同時,從市到鄉鎮再到林場,要充分利用森林防火責任狀完成層級管理,在明確任務以及要求的同時,確保橫向管理和縱向責任問責體系的完整性,真正意義上構建更加科學規范的森林防火責任管理平臺。第二,嚴格入山管理制度。為有效避免人為因素造成森林火災問題,應對入山人員進行綜合管理,匹配完整的入山管理控制模式,避免無組織入山以及隨便用火等行為。搭配用火管理制度,落實規范化控制模式,提高階段性森林防火工作水平。若在林區用火,必須經過政府和授權單位審批,并領取生產用火許可證,有效匹配專門管理團隊,事先完成用火隔離控制工作,配備相應的滅火工具,有組織有紀律地在三級風以下環境進行用火作業,避免跑火造成安全隱患。第三,完善聯防管理機制。完善管轄內相關管理部門的協調控制,搭配聯防管理模式,制定更加合理的聯防管理公約,確保能定期召開具有針對性的聯防會議,及時討論問題,全面糾察“死角”,有效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綜合效果[4]。
綜上所述,為更好維持森林防火工作水平,必須確保相關部門之間能形成良好、科學、可靠的協調體系,在有效提高綜合管理效能的同時,確保森林防火工作能充分發揮其實際價值,減少隱患問題留存。同時,聯防組織必須互通情報、互幫互助,共同建設完整的森林防火管理體系。
(二)強化森林防火宣傳
為保證防火工作能順利開展,要結合管理要求強化防火宣傳力度,確保防火宣傳工作能落實到位,更好提高民眾對于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視度[5]。
1.要結合實際情況及時落實防火宣傳月、宣傳周活動。結合林區自身特點,著重完成林火發生規律的分析工作,并匹配人員活動分析表,進行針對性管理,積極落實安全月無事故競賽活動等,深入了解重點林區的管理情況,利用森林法規宣傳咨詢等方式維持宣傳工作的全面性。要引導廣大群眾明確森林防火工作的意義以及野外用火的具體規定。同時,森林防火專職人員要深入學校、企事業單位等開展防火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升防火宣傳工作水平。
2.編印關聯森林防火工作的宣傳材料。及時張貼防火布告,印制相關的宣傳冊、宣傳單、宣傳提綱等,利用典型案例指導教育的方式,確保民眾能充分意識到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結合森林防火要求開展具體工作。在森林防火重點區域,必須設置永久性的宣傳標語,尤其是林中人員較為集中區域、道路兩側,要設置防火標語、牌匾等,提醒人員謹慎防火[6]。
3.要借助多元化媒介完成森林防火宣傳工作。多元化媒介較為常見的是廣播、電視、報刊等,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建立公眾號、微信平臺等也能將森林防火工作落實到常態化管理工作中,形成群眾化、網絡化宣傳體系,確保森林防火工作順利落實。
(三)完善技術體系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為更好維護森林防火長效可持續發展水平,必須充分融合技術手段,籌措資金,不斷強化防火阻隔系統的建設水平,以便于搭建更加完整的管理平臺,滿足預警預報控制需求,為森林火災撲救控制工作的全面開展提供保障[7]。
1.防火阻隔系統。近幾年,防火阻隔系統的應用質量備受關注。其主要作用是阻隔火災蔓延,有效減少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提高火災控制能力和基本應對控制水平。部分國家級自然保護林區在充分利用現有道路以及河溪的同時,設置更加完整的防火阻隔系統,有效提高了階段性作業質量和效果。首先,清理林下可燃物。一些森林部分地段雜灌木、草本蓋度較大,并且存在大量松針、枯枝、落葉等,造成腐殖層較厚,是森林火災的重要隱患區域。結合相關規定,依據防火林帶具體要求,必須落實集中清理作業,在降低森林燃燒性的同時,消除火災隱患,最大程度上保證林下衛生水平,優化林分質量,為森林山區生物多樣性的發展提供保障。其次,要結合當地林區的實際情況,適當設置防火林帶,在交錯地段有效建設環形封閉式防火林帶,并確保其能更好滿足實際管理要求,在維持防火效果的同時,營造含水率較高的防火樹種,提高難燃成分占比,更好優化森林密度,調控林分結構,最大程度上發揮阻隔機制的優勢作用,強化森林的阻火能力[8]。最后,要依據林區現狀和森林防火管理規范,對阻隔處理工作予以多元化控制,確保相應的阻隔結構能發揮實際作用,在降低隱患發生幾率的同時,共建更加規范可控的閉環控制模式。比如,著重修葺和維護防火公路等,依照地區經濟發展現狀和土地資源管理要求,重點維修關聯設施,發揮其應有價值,為整體阻隔處理工作的落實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2.預警預報技術。在信息技術全面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森林防火工作也要充分融合信息化元素,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技術體系,從而確保信息交互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維護技術模式的應用價值,保證森林監測、防火通信網絡等都能發揮實際作用。第一,林火監測系統。要在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原有基礎上設置林火監測系統,包括地面巡護模塊、瞭望臺定點觀測模塊、空中無人機巡檢模塊等,共同打造實時性監控管理平臺,確保統一化管理工作能順利開展,保證林火監測功能發揮作用,一旦出現隱患問題及時撲滅[9]。第二,林火通信系統。結合林區實際情況,積極打造更加完整且便捷的通信體系,投入資金,優化通信和終端設施,為火災現場撲救指揮、火情報警、信息交互傳輸等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同時,要結合林區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升級通信模式,利用多元化通信處理機制,維護信息管理的綜合水平。
3.撲救系統。對于森林防火工作而言,不僅要完善預防管理機制,也要全面分析撲救工作任務的管控效果,早發現早撲救,在避免火災蔓延的同時,維護綜合管理水平。第一,強化森林消防隊伍裝備建設水平。不僅要對森林撲救人員進行專業指導,確保其持證上崗,也要優選適配的撲救裝備,保證撲火物資、設備齊全,更好提高戰斗力。第二,設置森林消防管網。針對林區的實際情況,要合理設置對應的消防管網,確保統一控制環節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比如,景區可以將消防管網設置在索道沿線,在滿足消防管網工程要求的同時,也便于日常維護。除此之外,要制定規范化的消防演習預案,敦促當地相關部門及時進行預案管理和預演,在提高森林火災管理水平的同時,確保相關工作人員能充分意識到規范作業的重要性和可控性[10]。
結束語
總而言之,森林防火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地區管理部門要結合林區實際情況,在完善資源管理規范的同時,確保相關森林防火管理辦法都能落實到位,并組建專業化的管理團隊,不斷改進森林防火技術措施,建構更加合理的管控體系,確保防火組織結構的完整性,最大程度上減少森林火災發生幾率,為森林資源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肖明梅,何智勇.林場森林防火現狀及體系建設研究[J].江西農業,2021(22):71-72.
[2]李梓雯.森林防火現狀問題與防火體系建設對策研究——以河南省新鄉市為例[J].森林防火,2022,40(01):6-9,14.
[3]李政.佛山市云勇林場森林防火現狀及體系建設探討[J].綠色科技,2020(21):171-173.
[4]吳萬波.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森林防火體系建設現狀與防控對策[J].中外交流,2019,26(19):72-73.
[5]把玉蓮.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森林防火體系建設現狀與防控對策[J].花卉,2019(22):209-210.
[6]童蓉.銅仁市森林防火現狀與森林火災防控體系建設思考[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21(20):119-120.
[7]張欽亮.鐵力國有林區森林防火現狀及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22(01):151-154.
[8]付艦.國有林場森林防火現狀及對策分析——以葫蘆島市連山區上坡子林場為例[J].森林防火,2022,40(01):71-74.
[9]李紹山.恩施山區森林防火現狀分析及對策[J].農村科學實驗,2023(08):136-138.
[10]邵加云,閆德民,吳堅曲扎,等.雞籠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防火現狀及對策分析[J].森林防火,2019(03):18-20.
作者簡介:于永強(1978- ),男,漢族,河北大城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