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睦南 劉京海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智能化趨勢的興起,大型國有建筑企業面臨著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本文以大型國有建筑企業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大型國有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與實踐。通過對大型國有建筑企業數字化水平的現狀分析,提出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探索;通過分析大型國有建筑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實踐案例,總結成功案例的關鍵因素和經驗教訓,并分析其對企業運營的影響和價值;評估數字化轉型對企業運營和效益的影響,并展望了大型國有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建筑行業;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組織協同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數字化趨勢的興起,各行各業紛紛進行數字化轉型以提升競爭力和效率。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面臨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
建筑業數字化轉型是指利用BIM、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推動建筑業降本增效,實現企業經營及建筑建造業務的數字化。其核心是激活行業內的數據要素流轉,顛覆組織形態及業務模式,加速構建連接行業的數據生態平臺,并帶來創新的商業模式和增值服務。[1]
一、大型國有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探索
(一)戰略規劃
1.設定戰略目標和愿景
從數字化轉型的角度出發,制定戰略目標,明確企業希望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的具體成果和目標,確保戰略目標是具體、可衡量、可實現的,確保每個目標都能夠被量化和跟蹤,以便于評估轉型進展和結果。設定的戰略目標和愿景具備長期可持續性,考慮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戰略的一部分,以確保可持續發展和適應未來的變化。
通過設定戰略目標和愿景,企業能夠明確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和方向,激發員工積極性,指導決策制定和資源分配。這將有助于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取得成功并實現戰略目標。
2.組織建設
建立專門的數字化轉型團隊是推動大型國有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步驟。領導層要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工作,提升領導層數字化意識,領導層需要意識到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的重要性,并明確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和目標。建立專門的數字化轉型團隊,確定數字化轉型的負責人,根據數字化轉型的范圍和重點,確定所需的團隊成員,重點關注數字化技術和相關領域的人才以及其適應新技術和變革的能力。[2]
(二)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和平臺
依據數字化轉型戰略和目標,綜合各方反饋,進行需求分析和優先級規劃,確定平臺所需的功能、特性和范圍,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和平臺。
1.建立云基礎設施
根據建筑企業的需求規劃云架構和拓撲,確定云服務器、云存儲、數據庫、網絡和安全組件的配置和布局,考慮高可用性、災備性和擴展性等要求。制訂合適的數據備份和恢復計劃,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包括定期備份、災備策略和數據恢復測試等。建立適當的安全措施和權限管理機制,設置合適的監控和管理工具,對云基礎設施進行實時監控和管理。[3]
2.系統建設
系統建設工作主要包括前期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的選擇、中期系統建設和實施、后期的推廣和運維等工作。
根據需求分析和規劃,供應商設計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根據供應商提供的解決方案,選擇適合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確保解決方案能夠滿足建筑企業的業務需求和特定業務流程。
根據選定的解決方案,開始系統建設中的開發工作,進行定制開發或定制化配置,可能涉及系統集成、定制界面和功能、數據接口等方面。確保系統與企業現有系統和數據的集成,然后對系統進行測試、培訓和上線部署等工作。
(三)持續改進和創新
建立反思和評估機制,定期檢查和評估當前的業務流程、產品和服務,以識別改進和創新的機會。借助數據分析和關鍵績效指標,了解企業的痛點和客戶需求,確定改進的方向。
鼓勵員工參與改進和創新的過程。設立反饋渠道,鼓勵員工提供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以改進現有業務流程和發展新的創新解決方案。保持對新技術和行業趨勢的關注,了解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的應用情況,并考慮如何將其應用到企業的業務和生產中。
二、大型國有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案例分享
以北京建工集團的數字化轉型之路為例,詳細介紹國有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踐過程,包括數字化轉型的建設思路、規劃、平臺搭建以及保障措施等過程,以便更好地理解數字化轉型在建筑企業中的作用。
(一)數字化發展機遇
1.國家政策規劃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及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加快數字化發展、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新要求。北京市國資委陸續出臺 《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 《關于市管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要求國有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在生產方式、業務形態、商業模式等方面積極推動數字化重構升級。[4]
2.建筑行業管理現狀
當今世界正處于從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過渡的大變革時代,國內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數據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和創新引擎。建筑施工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建設周期長、資金投入大、建造方式落后、管理方式粗放、盈利水平低等一系列現狀問題,使建筑業的工業化和數字化程度都明顯落后于其他行業,據行業權威數據分析,在建筑業整體增量平穩的情況下,施工企業數量仍然在增長,從業人數卻不斷下降,建筑業的存量競爭將更加激烈。
3.集團發展內生需求
集團合并重組后,需要以數據管理作為支撐手段,合理調配資源、統籌協調,打穿企業原有數據壁壘,實現數據整合。企業合并重組后的發展亟需優質數字化服務。
房屋建筑與市政工程主業精益管理能力的提升對數字化的需求巨大。圍繞項目管理、企業管理的需求,打破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業務和財務系統的數據閉環管理,是 “十四五”期間集團數字化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二)管理信息化整體規劃
管理信息化工作在 “十三五”期間得到了長足發展,在 “十四五”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管理信息化工作重點解決頂層設計問題、技術架構問題、系統整合問題。
1.建立數字化專項小組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集團 “數字化轉型”工作,統一部署、加強協調,集團公司決定將集團公司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進行更名,成立集團 “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決策、組織、部署集團網絡安全與信息化以及 “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集團公司信息管理部 (智能建造中心),負責日常相關工作的協調、督辦和落實。
2.基礎設施總體架構
為支撐集團能夠順利實現 “十四五”時期戰略發展目標,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務將圍繞建設 “數字建工”和打造集團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來展開,包括 “三平臺、六應用”,從而全面加速推進集團信息化建設,提升集團基于數字化條件的各項核心能力要素,加強并深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與集團經營管理和業務轉型發展的適應度和貢獻率。
“三平臺”即技術中臺 (PaaS)、數據中臺 (DaaS)、云計算平臺 (IaaS)。
“六應用”即戰略決策、資源管理、文化與合規、經營管理、業務執行與能力支撐等六大類應用。
3.主要建設內容
根據集團 “十四五”時期信息化應用架構設計中面向戰略層、管控層、業務層與支撐層確定的21項建設內容,集團制定 《“十四五”管理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并遵循 “統一規劃、統一投資、統一建設、統一架構、統一標準”五統一原則開展管理信息化建設,以保證管理信息化落地實施的有序推進。
(三)智能建造工作
“十四五”期間,集團智能建造建設以 “試點先行、問題導向、統籌推進、引研并舉、落地增效”為原則,建立和完善集團智能建造和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智能建造技術支撐體系,在BIM數字化應用、智能生產、智能施工及產業協同應用等四大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提高現場工廠化、工廠智能化水平,促進集團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提升企業勞動生產效率,減員增效,破解企業發展的困局,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成為行業智能建造龍頭企業。
1.BIM數字化應用
推動BIM技術成為企業普遍應用的基礎性數字化技術;建立健全集團科學合理的BIM技術應用標準體系;推進土建、機電、鋼結構、裝飾裝修、幕墻、市政橋梁等專業BIM正向深化設計工作;推進基于BIM的數字化竣工交付體系,實現對竣工交付信息的數字化、集成化、可視化管理。通過BIM數字化應用,為企業生產智能化、施工智能化、業務數字化、管理信息化及工程項目智能運營系統創造基礎條件。
2.產業協同應用
圍繞裝配式產業鏈協同發展,以完成裝配式產業鏈協同能級提升為發展路徑,以創造產業鏈價值、提升產業鏈效率為工作目標,充分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工具,提供裝配式產業鏈集成服務,推動平臺發展延伸服務,打造產業鏈集成服務,完善裝配式產業鏈各方標準規則,最終實現裝配式產業鏈創新與治理。
(四)數字資產管理工作
“數據即資產”已成為當前企業深化改革的核心趨勢,滲透到企業戰略決策、生產經營和各業務職能發展等領域,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建筑企業若想實現 “換道超車”,必須構建科學的數據資產管理體系,利用先進技術進行數據要素的發掘和深度利用,實現產業賦能,推進業務變革。集團數字資產管理體系建設從數據治理、數據應用、數據資產管理三方面構建數據資產制度體系及應用架構。
1.建立數據治理體系
從數據資產管理角度制訂集團數據治理總體規劃方案,按照 “統籌規劃、風險可控、分步推進”原則,科學制定實施路線,明確數據治理歸口管理部門,加強數據標準化、元數據和主數據管理工作,頒布配套管理制度。借助IT領域高新技術實施經驗,建立集團數據治理與大數據分析平臺,全面提升數據質量與共享交互水平。
2.數據治理平臺建設
作為集團數據資產管理體系的基礎應用平臺,數據治理平臺實現對主數據、元數據、數據質量、數據集成、數據安全標準化、流程化管理,保證數據要素在收集、清洗、分享等各控制環節的準確性、完整性與一致性,全面提升數據治理效率與精細化管理水平。
3.深化數據資產應用
依托數據治理成果,建立集團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業務全量數據集中管理,重點完成業財一體化數據貫通、各二級單位自建系統數據歸集,全面提升集團數據集成、存儲、共享與分析能力。科學利用分布式計算等新技術,結合業務需求開展業務價值挖掘、趨勢預測、智能化報表展現等深度應用,沉淀數據資產,助力業務賦能。
三、大型國有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效果評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一道 “選擇題”,而是一堂 “必修課”。如何加快深化產業數字化轉型,釋放數字對企業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的影響和效果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評估。
提升生產效率。通過引入數字化工具和技術,減少了煩瑣的紙質工作和人工操作,加快了項目進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改善項目管理。通過數字化建模和數據分析,企業可以更好地掌握項目的進展情況、資源調度和風險控制,實現更加精細化和智能化的項目管理。
優化決策支持。通過數據分析和智能算法,企業可以更準確地評估項目風險和潛在收益,優化資源配置和供應鏈管理,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推動創新發展。數字化轉型能夠推動企業開展新業務模式的探索,創造新的商業價值。
四、結束語
國有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是當前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了適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智能化趨勢,國有建筑企業需要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在實踐過程中,以下幾個方面非常關鍵。
企業一把手要從戰略高度認識數字化工作的重要性,切實關注和領導本單位數字化工作,親自研究、統籌部署;建立一把手負責的企業數字化轉型領導工作小組,統攬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
企業需要重視新技術,數字化轉型離不開先進的技術和信息系統的支持。同時,企業還需關注技術的更新和創新,及時采用新興技術來推動轉型。
完善企業現有數字化管理制度,加強對企業數字化工作的管控力度,實現企業數字化建設技術架構、標準、數據、管理的統一。
國有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通過確定清晰的轉型路徑,并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實踐,國有建筑企業可以在數字化時代中保持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 譚文斐.JB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問題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22.
[2] 雷超兵.FH集團數字化轉型路徑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20.
[3] 董航.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動因與路徑研究[J].財政監督,2023(11):95-99.
[4] 王天來,鄭宇.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與探索[J].建筑機械,2022(06):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