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超
冠心病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的一種心血管疾病。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時,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會被激活,形成泡沫細胞,聚集并沉積在冠狀動脈管腔內壁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會堵塞血管。
導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1)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壁的彈性和韌性會逐漸降低,導致動脈壁結構發生改變。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會變得越來越大,最終出現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2)性別:男性較女性更容易患上冠心病,這與雄性激素有關。女性在絕經后患上冠心病的概率會逐漸升高,這與雌激素水平降低有關。(3)家族史:家族中如有冠心病患者,其后代患冠心病的概率較一般人高。(4)高血壓:高血壓可以使動脈壁產生炎癥反應,促進斑塊的形成。此外,高血壓會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受損,血管壁變薄,增加斑塊形成的風險。(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上冠心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倍,而且患病時間越長,患病風險就越高。(6)高脂血癥:血脂異常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當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加,會對血管壁造成損傷。(7)吸煙:吸煙會破壞血管壁,降低其彈性和韌性,增加患病風險。(8)嗜酒:嗜酒會使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增加,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9)壓力過大:長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狀態中,會加重血管內膜損傷。
冠心病的預防方法
控制危險因素
預防冠心病首先要控制危險因素,除了年齡、性別、家族史等不可改變的因素外,應著重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如果有吸煙、嗜酒等不良喜好,也要及時戒除。
在飲食上,冠心病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魚類和谷物類食物,盡量少吃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減少鹽和糖的攝入量。其中,每天攝入鹽不超過5 g、糖不超過50 g。如果患者伴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癥等基礎疾病,更要嚴格控制飲食。
此外,冠心病患者還要學會調節心理,盡量避免情緒激動、過度勞累等情況的發生。
提高身體免疫力
冠心病的發生與機體免疫力降低有關。因此,要想預防冠心病,應特別注重提高自身免疫力。
(1)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對于中老年人,運動應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運動量,可以選擇散步、慢跑等運動方式。
(2)飲食做到低鹽、低脂、低糖,保證營養均衡。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可幫助調節免疫系統。
(3)保持良好的心態。
(4)戒煙限酒。
(5)規律作息。保證睡眠充足,不要熬夜或過度勞累。
冠心病的治療
(1)藥物治療:如果冠心病患者有心絞痛等癥狀,需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切勿盲目用藥。
(2)手術治療:對于那些經過評估認為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冠心病患者,應及時采取手術治療措施。
此外,平時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消除可能引發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這對提高冠心病治療效果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