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容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見的腫瘤,多為惡性,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的3~4倍,發病年齡以51~70歲為主。在臨床治療方面,一般采取手術切除,輔以放療、化療等預防腫瘤復發。
在手術切除局部病灶的同時,因“峻攻”為害,邪去正傷,患者在術后常常身體虛弱,多表現為“正氣虧虛、脾胃氣弱”,臨床表現為乏力、納差、腹脹、舌淡等。而放化療屬“藥毒”之邪、“熱毒”之品,治療是用“以毒攻毒”的中醫理念,具有無選擇性對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同時全覆蓋的特點,進一步導致患者機體氣血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可出現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神經毒性以及器官功能損傷等一系列不良反應,使得患者往往不能按時、足量完成治療,依從性特別差,從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臨床治療效果。因此,在術后采取科學有效的飲食護理方法、積極改變生活習慣以及有效的心理疏導和定期復查,對促進患者康復及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術后的飲食調理
膀胱癌的飲食原則為“三高一低一多”,即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多飲開水。
多食有益果蔬
多攝入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尤其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的綠色果蔬,如葉類蔬菜,包括青菜、筍尖、韭菜、生菜、油菜、小白菜、大白菜、菠菜、空心菜、芹菜等;根莖類蔬菜,包括胡蘿卜、白蘿卜;瓜茄類蔬菜,如黃瓜、絲瓜、冬瓜、西瓜、茄子、南瓜、苦瓜、西葫蘆等;水果類,包括蘋果、檸檬、橘子、柚子、橙子、梨子、香蕉、桃子等;谷薯類食物,包括大米、面粉、小米、玉米、紅薯等。
清淡飲食
烹調方式盡量采用清蒸、慢燉、汆燙、水煮等。忌食油炸、燒烤、熏制及腌制食品,少吃深加工的肉、魚類,因這些食物中含有亞硝酸鹽、苯并芘等致癌物質。另外,還要注意食物的外形、大小、材質軟硬等,盡量方便患者吞咽。菜色宜經常變化,也可利用香菜、香草等食材提高食物的氣味,以增進患者食欲。
多飲開水
膀胱癌患者術后建議每日至少飲2000 mL的水,有助于預防并發癥,減少復發的概率。有研究證實,每天喝6大杯開水者比只喝1大杯水者患膀胱癌的危險性減少50%。需提醒,飲用水一定要燒開飲用,特別是使用管道自來水的家庭。研究發現,經氯化消毒處理的水中可分離約13種有害物質,其中鹵化烴、氯仿具有致癌、致畸作用。當水溫加熱達到90 ℃時,水中的鹵化烴含量可明顯降低,大大減少了有害物質對人體的侵害。
術后生活習慣的調整
進食時應細嚼慢咽
化療是癌癥患者在手術后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而膀胱灌注則是膀胱癌患者在術后最常采用的化療方案。但是,一部分患者在經過化療后往往會出現毒副反應,最明顯的就是消化道癥狀,例如惡心、嘔吐。因此,術后化療期間,膀胱癌患者在進食過程中應充分咀嚼食物(一般建議一口飯咀嚼30次)。一方面,通過細嚼慢咽能夠讓食物與唾液充分進行混合攪拌,唾液里的酶才能有效降解,從而發揮抗癌功效。另一方面,通過細嚼慢咽能夠把食物充分細化,減少食物在吞咽過程中對食道的刺激,從而減少惡心、嘔吐的現象發生,以便更有利于患者康復。
戒煙
研究發現,長時間吸煙者的尿液中有著極高濃度的致癌物質,對膀胱癌的發生發展有著促進作用。因為長期吸煙可導致人體內色氨酸發生紊亂代謝,尿液中的有毒物質會逐漸增加,促使腫塊生長;色氨酸的代謝產物會對細胞DNA的合成產生影響,且經肝臟轉移到膀胱時,通過一系列生化反應,具有致癌作用。而如果停止吸煙,色氨酸可恢復到正常水平。
戒酒
對于有飲酒習慣的膀胱癌患者,術后應戒酒,這對促進康復、提高生活質量都有積極的意義。飲酒對膀胱癌術后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導致血管擴張,使患者更易感受到疼痛;(2)會讓患者承擔更多的術后出血風險,并延長恢復期;(3)影響一些藥物的治療效果或增加毒副反應。
戒除憋尿習慣
由于工作、學習、玩電腦等原因,很多人有憋尿的不良習慣,這也是引發膀胱癌的原因之一。因為尿液是血液過濾出來的有害物質,如果不及時排出,少部分會被膀胱重吸收。所以,一旦有便意應及時排泄,避免對膀胱產生不利影響。
規律作息
膀胱癌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群,往往伴有睡眠障礙,這會增加術后并發癥的風險,不利于傷口愈合。因此,要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這樣更有利于術后康復。
其他方面
盡量減少或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碳酸飲料。比如咖啡中含有咖啡因,是一種能興奮中樞神經的物質,刺激性比較強,不利于術后傷口的恢復。
調整心態
對于腫瘤患者而言,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進而產生悲觀、失望和抑郁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生存質量和治療效果。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醫生的開導、家屬的陪伴對改善患者的心態極為重要。大量研究表明,通過對腫瘤患者實施心理干預,能讓其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疾病,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提高術后放化療效果,改善生存質量。
總體來講,隨著醫學的進步,如果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很多癌癥如胃癌、肺癌、大腸癌、前列腺癌、甲狀腺癌、睪丸癌、皮膚癌、乳腺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在沒有擴散和轉移的前提下,通過根治性手術切除一般都是可以治愈的,且十年生存率高達90%左右。
定期體檢復查
癌癥患者在出院后一定要做好定期體檢,最好每年能檢查一次。如果身體出現異常,則要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檢查。癌癥的發生主要由于癌細胞無限制增生和繁殖所致,雖然經手術、放療、化療和免疫等綜合治療后,影像學觀察發現腫塊縮小了,但血液里還有很多殘留的癌細胞,即微小殘留病,當患者機體免疫力下降,或在其他誘發因素作用下,有可能會繼續增長、繁殖,還可通過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身體的其他臟器,引起復發和轉移。所以,建議癌癥患者即使治療結束,也要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