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清淼
妊娠高血壓是產婦常見的一類病癥,可能與免疫適應性不良、胎盤缺血和氧化應激反應等因素有關。妊娠高血壓會對產婦健康和胎兒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進行科學護理十分重要。
何謂妊娠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指妊娠期首次出現的高血壓。妊娠期當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基本可以判定為妊娠高血壓。而通過科學護理,在胎兒娩出后的12周之內,血壓大多能夠恢復正常。
妊娠高血壓的高危因素和臨床表現
妊娠高血壓患者可能會出現輕度的水腫,經休息后不消退,如腳踝及小腿處有出現比較明顯的指壓凹陷情況,也有部分患者表現為體重增重,在排除泌尿系統疾病后,尿蛋白呈陰性。當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如收縮壓≥160 mmHg和(或)舒張壓≥110 mmHg,或因情緒過激、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引起血壓急劇升高時,患者可出現頭暈、頭痛、上腹不適、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
妊娠高血壓的發病可能與母體、胎盤和胎兒等多方面因素相關,如懷孕期間出現了滋養細胞侵襲異常、免疫調節功能異常、內皮細胞損傷以及營養不足、營養不均衡等。年齡小于18歲或超過40歲的孕婦;多胎妊娠;有妊娠期高血壓病史及糖尿病、慢性腎病等疾病;營養不良和過度肥胖等,妊娠高血壓發病風險會增加。
妊娠高血壓的治療和護理
孕婦一旦發生妊娠高血壓,需密切監測母體和胎兒情況,結合病情和病癥變化、孕婦體質等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主要以休息、鎮靜、解痙為主。當病情比較嚴重時,需酌情采用藥物進行降壓治療。子癇是引起妊娠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原因,治療期間要密切監測治療和控制結果、病情和病癥改善效果、母胎情況等,特別嚴重時要終止妊娠。
需要注意的是,妊娠高血壓患者在休息時最好采用側臥位。為保證有良好、充足的睡眠,需幫助患者緩解過度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必要時可在睡前口服地西泮等藥物。
妊娠高血壓科學護理
飲食護理
孕婦要保證規律飲食,營養均衡和充足。在懷孕期間,做到飲食清淡,控制鹽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 g),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多吃維生素含量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低脂肪奶制品。對于飲食缺鈣的孕婦,可適當補充鈣劑。
運動護理
孕婦要根據自身情況堅持進行適度的運動,以增強免疫力,控制體重,降低疾病發病率。可每天做30 min左右的簡單有氧運動,或散步等輕度活動半小時到1 h。
心理護理
懷孕期間要保持心情舒暢,學會一些減緩壓力和調節情緒的方法,避免出現情緒緊張、過激的情況。
加強自我監測
妊娠高血壓患者在產后3~6 d還可能出現高血壓反復加重的情況,因此要做好這一階段的病情監測工作,并結合實際情況,及時給予干預。對于產后6周以后血壓仍未恢復到正常水平的患者,要積極進行科學護理,并在產后12周左右再次進行復查,預防慢性高血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