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

【摘要】? 目的? 探究藍光配合億活結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效果。方法? 選擇醫院2021年1月- 2023年1月治療的80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性別、日齡等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對照組實施藍光配合億活治療,觀察組實施藍光配合億活結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比較兩組治療療效。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遠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第1、2、3天的血清膽紅素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0%,對照組為7.50%,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疾病,實施藍光配合億活結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可以獲得更高療效,患兒血清膽紅素水平能夠盡快恢復至正常范圍,且不會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 億活;藍光照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疾病;茵梔黃口服液
中圖分類號? R722.17?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3)23--03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在新生兒科中極為常見,主要是因為新生兒機體血清膽紅素代謝發生異常,導致其機體血清膽紅素水平顯著上升所致[1]。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主要表現為皮膚、鞏膜、黏膜黃染,精神變差,食欲不振。目前臨床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常用且有效方式是藍光照射治療,利用光照與未結合的膽紅素發生異構化作用與光氧化作用,以此降低膽紅素水平[2]。但臨床實踐發現,在持續性的藍光照射下很容易導致黃疸患兒出現皮疹、腹瀉以及發熱等各種不良反應,不被患兒家屬所接受,不少學者提出應在常規藍光照射基礎上增加其他治療[3]。本研究主要分析藍光配合億活結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疾病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醫院2021年1月- 2023年1月治療的80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均為兒科新生兒;均診斷為高膽紅素血癥;患兒出生體重≥2.5公斤。排除標準:嚴重器質疾病者;遺傳性高膽紅素血癥者;早產兒及ICU患兒。根據組間性別、日齡等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40例,男20例,女20例;日齡3~28天,平均15.63±2.08天。觀察組40例,男19例,女21例;日齡3~28天,平均15.77±2.02天。所有入選患兒均根據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標準確診。兩組患兒日齡、性別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藍光照射治療:將患兒裸體放入保溫箱的中央,同時采用黑布保護患兒外陰部與眼部,具體根據患兒高膽紅素值高低與出生日齡長短來決定是采取單面光療還是雙面光療來治療;設置患兒的光療時間分別是每12h×1次,每24h×1次,每24h×2次等。億活(思連康,杭州遠大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60010,規格:0.5g×30片)治療:患兒每次服用0.25g,一天用藥3次,如果患兒是在24h內出生,通過口服或者胃管飼食。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增加茵梔黃口服液治療:茵梔黃口服液(北京雙鶴高科天然藥物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11020607,規格:10ml/支)5ml/次,2次/天。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痊愈即在5天內患兒黃疸已經全部消退,血清膽紅素值已經恢復到正常范圍之內;好轉即經過5天治療,黃疸已經有了顯著的消退,血清膽紅素值有很大幅度下降,但是沒有恢復到正常范圍之內;無效即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沒有消退,血清膽紅素值沒有降低甚至上升。治療總有效率=(痊愈+好轉)例數/觀察例數×100%。
(2)血清膽紅素水平:分別在患兒治療后第1、3天檢測血清膽紅素值,主要采集患兒靜脈血實施檢測。
(3)不良反應:比較發熱、皮疹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數據分析方法
運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0%,遠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治療后的血清膽紅素值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第1、3天的血清膽紅素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0%,對照組為7.50%,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剛出生的嬰兒全身皮膚呈現較深色澤,部分皮膚表層還伴隨充血情況,皮膚顏色的表象容易讓新手家長忽略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問題,待嬰兒出生1周后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新手家長尚未體驗初為父母的快樂,就開始為嬰兒擔心。在新生兒階段,由于寶寶的膽紅素代謝出現了問題,導致寶寶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持續上升,進而表現為皮膚、鞏膜及黏膜的黃疸,分為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4]。多數情況下,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不用擔心。但針對病理性黃疸,如果不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嬰兒就會因為體內膽紅素水平過高且持續升高,發展成膽紅素腦病(即核黃疸),致使嬰兒出現耳聾癥狀,影響嬰兒發育速度,嚴重時造成嬰兒腦性癱瘓,甚至危害生命。
生理性黃疸指的是新生兒早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特點所致,除外各種病理因素,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高到一定范圍內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這種情況可不必治療,預后較為良好。倘若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有以下特征,則判定為病理性黃疸:出生后24h內發生黃疸;可觀察到黃疸程度較深;黃疸進展快,1天之內增加較多;黃疸持續較長的時間或反復發作。病理性黃疸屬于疾病臨床表現,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另外,一些病理性黃疸還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膽紅素腦病。病理性黃疸還包括如下3種:①溶血性黃疸:新生兒溶血性黃疸主要是母胎之間血型不符引起的,進而破壞大量紅細胞,導致膽紅素在血液中潴留,出現黃疸;②肝細胞性黃疸:主要發生在新生兒肝炎﹑敗血癥﹑嚴重病毒性感染等;③阻塞性黃疸:主要發生在先天性膽道閉鎖、膽汁性梗阻等疾病。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產生與新生兒機體膽紅素代謝特征存在密切相關性,胎兒還處在宮內低氧環境中生存時,其機體具有較多的紅細胞數,這是因為胎兒紅細胞壽命相對較短,因此會產生較多的膽紅素,而當胎兒出生之后,開始使用肺部呼吸,其機體血氧分壓上升,太多的紅細胞會被快速破壞,導致血液中未結合膽紅素增加。而新生兒在出生之時,肝內的Y、Z蛋白數量極微,這會對肝細胞攝取膽紅素造成影響,而因為新生兒的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含量比較低且所具有的活性不足,因此催化未結合的膽紅素轉化成結合膽紅素的量相對較少,導致新生兒血液中未結合膽紅素水平顯著上升,從而導致黃疸發生。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如果及時治療,將會對患兒的視力、聽力以及神經系統等造成永久性的損傷。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藍光照射是目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一種常見治療方式,這種治療方式的機制主要是給予未結合膽紅素進行光照,讓未結合膽紅素在光照之后形成結構異構體、構形異構體、光氧化作用等3種物質,有效降低患兒機體血清膽紅素[5]。藍光照射法是治療病理性黃疸首選的治療方法,藍光照射的作用原理是通過光和氧作用,可將未結合膽紅素變成水溶性異構體,通過汗液、尿液、糞便等方式排出,從而取得退黃效果,效果比較限制。由于藍光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方便簡單,現在已經成為高膽紅素血癥的主要治療手段。其治療原理是:通過光線的照射,將膽紅素轉化為水溶性異構體加速氧化分解游離膽紅素,使人體內不斷堆積的膽紅素找到其他出口,不需要經過肝臟的代謝,經膽汁或者尿液易于排出體外從而改變膽紅素的排泄途徑與性質,達到降低膽紅素的水平。藍光照射治療法利用430~470nm的藍光進行光照治療,臨床癥狀較輕的患者治療時間應控制8h內,光源亮度應控制在160~320W,光源與患者間距應保持20~25厘米。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最有效易行的方法為藍光療法,還能有效減輕皮膚鞏膜黃染,極大地降低對神經系統的損傷,患者在波長為440nm的光線下能使血清膽紅素下降,有利于防止核黃疸的發生。該治療方法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腹瀉和皮疹。其中腹瀉反而有利于黃疸排泄,一般情況下不需要特別處理。皮疹在治療結束后會自行消退。在過程中需要注意補水(以防脫水)。研究發現,光暴露可促進膽紅素排泄,藍光照射于皮膚淺層組織,促進未結合膽紅素形成異構體,經尿液、膽汁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膽紅素[6]。但是藍光照射的光線所具有的穿透力相對較弱,只能將患兒皮膚與淺層皮下組織未結合膽紅素轉化成為水溶性異構體,對于深層組織間的膽紅素沒有效果。臨床研究可知,新生兒出生時,腸道內缺乏細菌,而這也會導致未結合膽紅素產生,還會增加未結合膽紅素的重吸收。因此,通過口服億活能夠讓活菌直接在患兒的腸道內定植,改變患兒腸道內無菌環境,促使腸道內結合膽紅素還原成尿膽原與其氧化產物,且這些還原物能夠隨著糞便排出患兒體外;腸道億活還能夠降低,減少結合膽紅素分解成為未結合膽紅素的量,有效減少膽紅素在腸道中的循環;此外,腸道億活還可以對患兒腸蠕動進行有效刺激,有利于腸道排出膽紅素[7]。茵梔黃口服液具有清熱利濕解毒之功效,能降低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增加肝臟合成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活性,促進肝細胞凋亡,其藥理作用機制可能與其調節免疫功能有關[8]。茵梔黃是一種中成藥,含有金銀花、黃芩、梔子和茵陳等多味藥材,其中梔子具有抗炎和保肝利膽作用,黃芩具有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和抗過敏作用,金銀花能抗病毒保肝利膽,茵陳能促進膽汁分泌和利膽作用。藥理學研究表明,茵梔黃具有抑制機體變態反應,降低紅細胞溶血作用,通過誘導肝酶系統使肝臟吸收膽紅素,結合并增加排泄,從而增加膽汁分泌和排泄,促進腸道蠕動和未結合膽紅素重吸收,減少肝腸循環等。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療效遠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第1、3天的血清膽紅素值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梢娫谒{光照射下,能夠有效的從膽汁與尿液排出,有效降低患兒血膽紅素的濃度。同時患兒口服了腸道億活(含雙歧桿菌、嗜乳酸桿菌、糞球菌)之后可以有效補充患兒的腸道正常菌群,促使活菌能夠在患兒腸道內直接定植,有效改善患兒腸道中的無菌環境,讓患兒腸道中結合膽紅素還原成為為尿膽原與相關氧化產物,并有效跟隨糞便排出患兒體,降低患兒機體的膽紅素水平[9]。茵梔黃口服液是中成藥,由黃芩及梔子等藥物提純加工后獲取。該藥具有清熱利膽、退黃利濕、清熱祛濕等功效,現代藥理學表明,該藥可加快人體中的膽酸以及膽紅素等物質排出,促進膽汁分泌,減少膽紅素的重吸收現象,改善軀體循環[10]。
綜上所述,藍光配合億活結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具有顯著療效,可切實改善患兒病癥,且安全性較好。
4? 參考文獻
[1] 張強,王秋霞,常明.茵梔黃口服液聯合布拉氏酵母菌散輔助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療效分析[J].黑龍江醫學,2022,46(24):2983-2986.
[2] 蔣國峰,華鵬,洪林星.茵梔黃口服液聯合藍光照射療法、中醫穴位推拿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療效[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2,15(33):135-138.
[3] 吳新婷,卞偉妮,鄭玲芳,等.口服億活聯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效果及免疫機制分析[J].中國醫藥,2022,17(7):1029-1033.
[4] 趙喬.微生態制劑聯合茵梔黃口服液用于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研究[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23):217-218.
[5] 胡寧,王衛平.茵梔黃口服液聯合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療效觀察[J].四川解剖學雜志,2020,28(3):111-112.
[6] 楊慶.藍光照射聯合茵梔黃口服液治療重度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研究[J].系統醫學,2020,5(17):105-107.
[7] 陳凱權,馬進,方開峰.茵梔黃口服液聯合布拉酵母菌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療效[J].世界中醫藥,2020,15(16):2418-2421,2425.
[8] 藍魏芳,紀建英,鄭聰霞.茵梔黃口服液聯合雙歧桿菌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0,52(11):85-87.
[9] 康鶯歌,郭曉鶴,張原景.不同方式藍光照射聯合茵梔黃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的比較[J].醫藥論壇雜志,2020,41(4):145-148.
[10] 曹紅利,王婷.茵梔黃口服液聯合藍光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7):135-137.
[2023-08-07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