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進梅
(銀川科技學院,寧夏銀川 750001)
在教育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大眾對教育行業的關注不再停留在教師對學生專業知識的培養與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群眾重視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全面發展。學生的思想教育與政治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向。只有學生具備正確的三觀、積極的思想與良好的政治意識,才能夠有效推動學生的可持續化發展。大部分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都開設了思政課教學,思政課教學能夠對學生三觀的樹立進行正確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高度。根據各個高校思政課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仍舊存在著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教師對思政課教學內容缺少突破,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學生對思政課的學習缺乏積極性。在思政課教學中融入黨史學習教育能夠讓思政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有效推動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升,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行與政治意識,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思政課的教育內容以理論知識為主,教師所講解的思政教育課程中,缺少實際事件作為理論知識的支撐。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需要依靠自身的理解能力,存在部分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理解不充分的現象。在傳統思政教育課程中,教師一味地采用講解式的方式開展教學,思政教育內容本就較為枯燥教育方式的單一,乏味的課堂教學形式很容易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缺少主觀能動性,影響到高校思政教育課程效果提升。高校黨史學習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課教學中,這一現象則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故事性的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專注程度,在學生專注程度得到提升的情況下,自然能夠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1]。
在大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了自主思想,能夠對事物的正確性進行主觀判斷。高校教師需要注重高校學生的政治素養提升,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了解當下的政治動向,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能夠有效提升高校學生的政治素養,學生在了解黨史的過程中,豐富生動的教育資源充分吸引了高校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了解共產黨存在的重要價值與共產黨發展歷史,學生對政治發展方向有清晰的認知。在大學階段的學生大部分都即將步入社會,由于學生長期處于校園學習狀態下,其對社會的了解程度不足,在步入社會后,有可能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教師在進行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融入黨史學習教育,能夠讓學生的政治素養得到有效提升,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意識,還能運用黨史讓學生清晰了解到建黨精神,為學生擁有良好的品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高校在開展學生教育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學、專業教學,更需要注重學生的思想引導。因此,高校要針對學生開展思政課教學。倘若教學完全依照教材內容開展則局限了教學范圍,即使學生在思政課教學課堂中有良好的學習效果,也會存在著理論支持沒有實際事件支撐的情況。黨史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教育資源與教育案例,將其融入思政教學課堂中,能夠讓思政教學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學生通過黨史內容來理解思政理論知識,讓所有的思政內涵與價值理念都能夠通過共產黨的真實事件進行反映,能夠讓學生對思政課教學內容有更加清晰的認知,讓大部分的思政理論知識都能夠進行拓展講解,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2]。
我國思政教育的開展時間較短,在編寫思政課教材的過程中,存在著理論知識局限的問題。教材的編寫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人力資源,需要專業人才與教育人才進行密切配合,才能夠讓教材的編寫變得更加合理化、有更高的課堂適用性。這也意味著教材的時效性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縮減,即使在思政課教學內容中存在著黨史內容,也會影響到黨史學習教育的時效性。高校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大多局限于革命戰爭時期的紅色文化內容,對新時代的發展與貢獻缺乏理論講解。通過對革命戰爭時期紅色文化的教育能夠讓學生有更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紅色精神教育。新時代的黨史學習教育能夠讓學生對當下時代有更清晰的認知,為共產黨的未來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儲備。根據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課程開展情況來看,形成學習理論內容存在滯后性的現象[3]。
無論是黨史學習教育還是思政課教育都需要運用理論配合實踐的教育方式,學生不僅能夠了解理論知識,還能夠通過實踐活動來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提高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與應用能力。部分高校在落實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缺少實踐活動的策劃,將思政課教學局限于大學教育課堂中。當然,也存在著部分高校針對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課融合開展了一系列的實踐教育活動。這些活動的舉辦頻次較低,一般只會在紅色節日舉行,并沒有針對所有大學生開放參與,只存在部分班干部以及大學社團成員參與。這樣的活動明顯存在著局限性,對學生的教育力度不足,活動中存在的形式主義現象更是對教育效果有較大的限制性[4]。
對于新時期的高校學生來說,在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其了解到了更多的文化內容和傳播形式,對校園教育也有了更高的需求。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員與高校思政教師對這一改變缺乏清晰的認知,在開展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依舊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的教學形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課教材教學中都存在著大量的理論知識,教師一味地采用講解式的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持續保持較高的專注力,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在當下的高校中,部分思政課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對黨史及思政課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反復講解和深入分析,學生通過聆聽、記錄筆記的方式實現課堂內容的學習。學生在這樣的教學課堂中缺乏參與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足,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長此以往,甚至會造成部分學生對思政課堂教學存在抵觸心理的情況[5]。
要想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課教學得到良好的融合效果就需要不斷創新課堂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充分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加強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更高的專注力與積極性。比如: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法,讓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每組輪流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小老師”,對課堂內容進行提前預習并講解。由于學生對思政理論知識的了解程度有限,按照分組的方式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能夠讓每位學生都為課堂教學的開展貢獻自身的力量,提高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可以組內自行進行任務分配,部分學生對資料進行收集,部分學生制作PPT,然后選定某一位學生作為主講師在課堂上對內容進行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學生通過自行鉆研黨史與思政課理論知識,提高對思政課教學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
紅色文化資源包括文化內容、歷史遺跡、紀念館等,教師可以在落實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讓學生對黨史有更加清晰的認知。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紅色文化書籍、查閱紅色文化資料,提高學生對黨史、黨建相關資料的了解程度。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對紅色文化進行閱覽,充分了解紅色歷史事件與革命先輩的紅色故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共產黨員的追求與信仰,從紅色文化中體會到民族精神,為思政課教學的開展做好鋪墊。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歷史遺跡或紀念館,在環境和物品所營造的氛圍烘托下,學生的情緒會得到充分調動,在觀看實物的過程中,了解黨史能夠提高學生對黨史內容的理解,更好地做到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提高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中的效果[6]。
在新時代中,高校思政教師在開展教學課程的過程中也需要考慮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應用新媒體技術,能夠有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課教學融入效果的提升,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師可以創設新媒體教學平臺
在微博、QQ、微信等社交平臺中,創建班級教學群,實現線上線下雙向互動。首先,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可以提前在班級群里分享一些與課堂教學知識點相關的黨史內容,讓學生提前對黨史內容進行觀看,達到提前預習課堂教學內容的效果。在開展課堂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分享的黨史內容作為課堂導入內容,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關注度。其次,在課堂教學結束以后,教師也可以同樣在班級群里分享一些共產黨發展過程中的事跡,讓學生以課堂教學知識點作為基礎對事跡進行分析,寫出對革命先輩光輝事跡的觀后感,了解光輝事跡中所體現的崇高精神,通過這種方式來布置課后作業能夠讓學生在課后也對課堂教學知識點進行深入思考,對課堂教學知識進行鞏固,讓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課教學得到有機結合[7]。
2.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應用多媒體設備
通過多媒體設施播放與黨史相關的影視資料或是視頻文件,運用文字形式對黨史進行講解很有可能會出現學生對黨史了解程度不足、理解程度不足的情況,應用視頻播放的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能夠提高學生對黨史內容的代入感與共情感,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目的,配合思政課理論知識的教學,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了解程度。
要將黨史學習教育深度融入到思政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對黨史知識與黨史理論有更高的了解程度,只有教師的專業水平得到不斷地提升,才能夠保障課堂教學形式不斷創新、課堂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從而達到提高融合效果的目的。首先,高校需要對所有思政教師開展定期的專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黨史理論基礎、黨史學習教育與思政教學融入方式、新媒體技術在新時期教學課堂中的應用方式等,這些內容的培訓都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讓黨史學習教育在思政教學中得到更好的融入效果。其次,高校應該提高對思政課教學教師的招聘標準,以往的招聘都更加重視應聘者的學歷、專業、工作經驗,在新時期的教育需求下,高校應該增加對應聘者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考察,招聘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都更高的思政教師,增強高校思政教師的師資力量[8]。
綜上所述,將黨史學習教育深度融入思政課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對黨史有更高的了解程度,還能夠有效推動思政課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共產黨發展歷史中,有許多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都能夠讓大學生產生代入感與共情感,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大學生對正確的政治思想有更高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