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艮 王吉
ChatGPT 一經問世,便以其強大的功能引起了熱議。在現有的文章中,有學者從國家層面來談對Chat-GPT 的看法①,有學者從教師的角度來談對ChatGPT的看法②,但很少有學者從大眾的角度來分析ChatGPT。當代英美學術界著名的大眾文化理論家約翰·費斯克認為,大眾具有能動性,大眾并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文化,他們明白當下的主流文化與意識形態,大眾所生產的文化并不是過度的、淺白的、無意義的。③因此,自ChatGPT 等人工智能融入生活后,從大眾的視角對其進行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大眾對Chat-GPT各持己見:不少網友認為,ChatGPT 的出現解決了工作中瑣碎的事務,能夠給予心靈上的慰藉;也有一部分網友帶有負面的情緒,認為擁有如此強大的系統為人類帶來的弊端遠遠大于好處。本文以Bilibili 網站(以下簡稱“B 站”)上關于ChatGPT 視頻的評論為線索,從大眾的角度來探討ChatGPT 等人工智能進入生活后需要注意的問題。
B 站作為國內知名的視頻播放平臺和交流社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圍繞用戶、創作者和內容構建了一個源源不斷產生優質內容的“生態系統”。相較于其他平臺,在視頻發布者群體上,B站的UP主群體構成十分多樣化,包含專業機構賬號、個人賬號,專業水準等級不一,創作主題涉獵廣泛。在用戶群體上,相較于其他平臺,B 站是國內第一批視頻網站,較長的歷史讓B 站擁有數量可觀的核心用戶群體,成為國內用戶社群最活躍的視頻網站之一。在內容上,B 站已經涵蓋7000 多個興趣圈層的多元文化社區,擁有紀錄片、科技、數碼等“硬核”分區和內容。ChatGPT 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使用量過億,引起了眾多B 站UP 主的關注,大量UP主紛紛加入到對ChatGPT的探討中。④
筆者在B 站一站式搜索ChatGPT 相關內容,共搜索到上千條視頻。為保證網友對視頻的認可度,本文在檢索到相關視頻后,對視頻的播放量進行了排序,選取了播放量最多的40 條視頻。為保證彈幕的說服力,本文選取了每條視頻中點贊量最高的5 條評論,最終收集到共200條評論。
文本分析是指對文本的表示及其特征項的選取,是文本挖掘、信息檢索的一個基本問題,文本的語義可以反映人的特定立場、觀點、價值和利益,可以推斷文本提供者的意圖和目的。文章分析的主體是大眾的評論,運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進行研究。文章運用文本分析方法,利用ROST CM6 軟件對ChatGPT 視頻的評論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ROST CM6軟件可以實現聊天分析、瀏覽分析、分詞、詞頻統計、英文詞頻統計、流量分析、聚類分析等一系列文本分析。文章研究的主體是視頻評論,使用ROST CM6進行分析可以更直觀、有效地反映出評論所表達出的信息,獲取大眾完整的心理感知。⑤
筆者利用ROST CM6軟件對收集到的評論進行分詞處理⑥,得到分詞結果后再對這些分詞進行詞頻處理,剔除無關的詞頻后,統計出排名前40 的高詞頻,如表1所示。

表1 ChatGPT網絡評論高頻詞匯表
通過對高頻詞匯的分析可知,“人類”一詞出現的頻次最高。由此可見,在ChatGPT 出現后,大眾關注最多的是它對使用者的影響,使用工具的主體是人,大眾會把自己與工具聯系起來,所以評論中“人類”一詞出現的頻率最高?!皢栴}”“回答”“聊天”“對話”出現的頻次較高,表明在ChatGPT 出現后,大眾對新技術的關注度較高,并且認真地去了解ChatGPT的用途。“模型”“訓練”“語言”體現出大眾看到了ChatGPT 與以往一些系統的區別,它是自然語言處理工具,用于處理序列數據的模型?!罢撐摹薄芭笥选薄鞍参俊薄皩W習”體現了當下大眾把ChatGPT投入到生活、學習、工作中使用,ChatGPT 能夠在用戶寫作沒有頭緒時幫寫論文,也能夠幫助用戶哄女朋友、處理感情問題?!坝杏谩薄爸悄堋斌w現了大眾對ChatGPT的認可度,看到了其積極的一面?!膀_子”“擔心”“可怕”體現了大眾對于ChatGPT 未來發展的擔心,認為隨著技術的升級,ChatGPT 在迭代更新后可能會出現意識,最終控制人類甚至毀滅人類。
筆者將評論文本導入到ROST CM6軟件中,借助網絡語義分析功能得到網絡評論語義網絡圖(圖1),進而對語義網絡圖進行語義網絡分析。一般認為,兩個節點有直線連接就表示具有相關性,連線越多,聯系越緊密。語義網絡可以最直觀地反映出詞組之間的關聯性。相較于詞頻的分析,通過語義網絡分析可以反映詞組之間更深層次的結構關系。

圖1 ChatGPT網絡評論語義網絡圖
從整體來看,語義網絡圖可以分為“核心—次核心—過渡—邊緣”四個層次?!叭祟悺薄皢栴}”“遇到”“騙子”“模型”“恐怖”“訓練”處于核心位置,與其他詞組關聯性最強,表明對ChatGPT 的語言、思考方式、學習方式、是否出現意識、經過發展可能遇到的問題等的探討都離不開對大眾自身的影響。“回答”“意識”“對話”“思考”“學習”“理解”處于次核心的位置。ChatGPT 出現后,大眾在使用系統的過程中對其基本功進行思考,并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體現出大眾對ChatGPT的基礎使用感知。“游戲”“自我”“發展”“失業”“工具”處于過渡位置,表達了大眾對ChatGPT未來發展方向的見解,盡管ChatGPT作為一種使用工具,在未來也能替代一部分職業,但是其同時也帶動了相應職業的發展。“答案”“聊天”“邏輯”“人員”“強大”“人工智能”“未來”處于邊緣位置,表達了大眾在使用ChatGPT后對其的理解。Chat-GPT作為對話聊天工具,極具實用性,隨著技術的發展,它會變得更加強大,表達了大眾對ChatGPT 的基礎形象感知。
筆者利用ROST CM6 對ChatGPT 的網絡評論進行情感分析,得到情感分析結果(表2)。大眾評論的積極情緒最直接地反映出對ChatGPT 的滿意度,對ChatGPT站在大眾角度改進自身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表2結果可知,57.5%的網友對ChatGPT持有積極情感,18%的網友保持中性情感,24.5%的網友持消極情感。從總體上來看,超半數人對ChatGPT 持滿意態度。在消極情感中,一般情感占11%,中度情感占10%。結合詞頻分析以及網絡語義分析可以總結出,大眾的負面情緒一部分來源于ChatGPT 以其強大的功能進入一些崗位,使部分人員失業;主要的負面情緒集中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人的技能進一步更新換代,人們對于未來的ChatGPT 會產生自我意識而感到恐懼。
文章利用ROST CM6軟件對B站中網友給ChatGPT的評論文本進行處理,通過對詞頻的分析得到“人類”“問題”“回答”“騙子”“聊天”等40 個高頻詞。文章通過“核心—次核心—過渡—邊緣”四個層次的語義網絡分析,得到大眾對ChatGPT 的整體認知情況,通過情感分析得出大眾對ChatGPT 持有較高的積極態度,但也有不少人持有中立以及負面態度的結論。通過以上分析可知,站在大眾的視角,當ChatGPT出現時,人們最先關注的是ChatGPT能給生活、學習、工作帶來的用處,人們在接受ChatGPT 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應考慮到ChatGPT 會給自身帶來失業、替代甚至毀滅人類的負面影響。
1.享受ChatGPT帶來的好處,同時警惕過度依賴
ChatGPT 以其強大的算法功能,為生活與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人們在使用ChatGPT 的同時,應該建立起安全防范意識。學生在使用ChatGPT 時,可以交流感興趣的知識,豐富自身視野,也能學習到教師平時講解不到的知識,增加知識儲備。但學生是身心發展尚未完善的人,當其面對網上源源不斷的信息時,教師與家長應該引導學生培養起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能一味地相信ChatGPT 給出的答案。一些B 站UP 主在測試時發現,ChatGPT 并不能準確回答所有問題。另外,學生在平時的學習與生活當中應培養積極的信息素養,在獲取到淺層的信息后,轉向深層次的理解與應用,不能盲目汲取與信任。同樣,ChatGPT 可以為人們的工作帶來便利,它能制作Excel表格、寫簡單的代碼,能夠幫助使用者在沒有頭緒時建立起框架。但用戶也不能完全依賴ChatGPT,而是需要加入自己的獨立思考。一味地依賴ChatGPT 來解決工作中的事情,不加以思考,易導致個人高階能力的下降。
2.在面對ChatGPT 或更強大的人工智能時,提高自身能力
技術的出現與發展,要求人不斷地發展與提升自身的身體素養與思維素養。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在不久的將來,ChatGPT 能夠替代一些較簡單且重復率較高的工作。技術的出現會促使一些職業的消失,衍生出新的職業。在汽車時代到來之前,人們的代步工具是黃包車,隨著汽車進入生活領域,黃包車夫職業逐漸消失,汽車司機走入大眾視野。但一種工具的研發與投入使用需要花費一段時間。因此,一些低端職業群體應提升自身的能力,以確保在面對人工智能進入基層工作時不會被其淘汰,而不是盲目地持有負面情緒,不去尋求成長和進步。另外,ChatGPT 作為人工智能,只能完成工作,無法負起責任。例如,對于教師、醫生等職業,ChatGPT 能夠彌補教師與醫生知識上的不足,但教師給予學生的不僅是知識,同樣,醫生給予患者的不單單是身體醫治,還有情感價值、人生態度與心靈上的溝通,人工智能無法給予用戶情感上的價值。因此,隨著ChatGPT 的出現及發展,一些低端職業可能會被取代,但ChatGPT 并不會代替大量的職業。面對時代的發展,各行各業都亟須往更高的層次發展。
3.在對話交流時,警惕精神的依賴
一部分人把ChatGPT 當作搜索引擎、思維啟發、輔助工作的工具,也有一部分人把它當作情感寄托、朋友、傾訴對象。一些學者對ChatGPT 進行的心理咨詢效果的調查顯示,它能夠開導人的情感,能回答人的問題,但它沒有主觀世界。在新鮮感的促使下,偶爾的交談能促使用戶心理得到釋放,可以幫助很多缺少情感的人找到溝通交流的地方,讓孤單的人群獲得關懷,解決一些情感上的問題。但因為ChatGPT 有工具屬性,目前它還沒有記憶功能,用戶在使用一次并退出后,當次數據記錄就不復存在。ChatGPT 不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情感交流,因此用戶在尋求慰藉的同時要避免對其情感的過度依賴,反復的交流甚至是依賴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后果。
4.隨著ChatGPT的出現,法律法規亟須完善
第一,目前,ChatGPT的智力相當于3~5歲的人類小孩,隨著系統的發展與完善,其處理能力也會逐步提升。但是,人們仍需要防范ChatGPT 在將來運行時控制輿論的走向。第二,在日常使用中,ChatGPT為了能更好地為使用者提供服務,需要使用者授權一些信息,因此,保護使用者信息安全不被泄露十分重要。第三,目前,業界對ChatGPT 的使用情況缺乏明確的界定,如在何種工作環境下被允許使用。盡管在平常工作中,ChatGPT 的確能夠激發使用者的靈感,提升工作效率,但如何防范詐騙行業利用ChatGPT 模擬用戶的語氣去欺騙防范能力較弱的群體,也是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第四,對于使用ChatGPT 寫出來的文章,其所有權應歸應用的開發商還是使用者,這是需要界定的問題。要處理以上問題,不僅需要開發者對ChatGPT 進行全面的完善,還需要依靠法律法規去評判與約束。任何一種工具都是一把雙刃劍,用戶在高效使用的同時,也要合理看待與提防它可能帶來的危害。
5.合理看待發展中的ChatGPT
一部分網友擔憂,隨著ChatGPT 的發展,它會毀滅人類。在筆者看來,ChatGPT 不可能有和人一樣的意識,因為它沒有主觀精神世界,它的運行是無動機的,只是簡單地反映模型,沒有主動地內嵌目標,只知道根據算法給出結果,不知道如何去思考。目前,ChatGPT 只是一種工具,需要依靠人力去控制與操作,它的背后有著無數個程序員。在當前操作過程中,ChatGPT 對于人類語言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可能會誤解意思,答非所問,也可能會給出錯誤的答案,仍需進行RLHF訓練(從人類反饋中強化學習)。至少在目前,ChatGPT 還沒有像科幻片中的電影角色那樣能夠控制人類甚至是毀滅人類。
注釋:
①端利濤.ChatGPT 類技術對我國影響的簡要分析[J].互聯網周刊,2023(08):16-20.
②楊岱齊,陳思宇,王緯虹,等.“ChatGPT”賦能教師教育:機理、窘境、突圍[J].繼續教育研究,2023(05):14-18.
③張謹.大眾文化中的微觀政治學——以約翰·費斯克的《理解大眾文化》為分析文本[J].理論月刊,2016(08):49-53.
④李鑫.基于網絡文本分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泗洪洪澤湖濕地景區為例[J].市場周刊,2023(03):80-83.
⑤孫曉東,倪榮鑫.中國郵輪游客的產品認知、情感表達與品牌形象感知——基于在線點評的內容分析[J].地理研究,2018(06):1159-1180.
⑥張麗,張蕾,張陽,等.基于中文分詞和詞頻統計的圖書在線評論文本分析[J].信息系統工程,2011(07):71-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