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恒楠 國網無錫供電公司
供電企業的發展和成長,離不開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供電企業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專業人才,是供電企業面對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新時期,供電企業要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建立健全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并結合供電企業的發展需求,從多個方面提升人才隊伍建設水平。
目前,我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在不斷深化,電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供電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擁有一支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隊伍。加強供電企業專業人才培養,對提高員工隊伍的綜合素質,增強員工的競爭意識,提高工作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企業員工只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和較強的業務技能,才能適應電力事業發展的需要。只有不斷進行學習培訓,才能及時掌握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才能增強自身適應電力事業發展需要的能力。通過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員工隊伍中具備高素質、高技能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比例將進一步提高,企業就能擁有一支技術過硬、技能嫻熟、業務精湛、敢于創新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包括知識、技術、組織、資源、市場營銷、企業文化等。其中,人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在人才資源方面,供電企業擁有的人力資源數量相對有限,但人力資源的素質卻不相同,因此在人才素質方面也存在著很大差異。通過對企業員工進行專業培訓,可以促使員工進一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增強自身業務能力,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因此,對于供電企業來說,通過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與管理,能夠促進員工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工作習慣,進而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同時,通過對員工進行專業培訓與學習,可以使員工進一步開闊視野、增長才干、增強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等綜合素質,從而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工作能力,進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當前供電企業在人才培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健全的人才培養體系、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
供電企業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導致人才培養工作開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在實際工作中,供電企業缺乏完善的人才管理制度,在員工日常培訓中缺乏有效的監督和考核,會導致員工培訓質量無法得到保證[1]。此外,一些供電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沒有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計劃,導致企業難以實現長遠發展目標。另外,當前很多供電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導致員工對于企業的發展目標以及工作目標認識不清,無法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隨著當前供電企業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社會對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中,供電企業需要結合當前發展形勢,加強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視程度,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對于供電企業來說,其需要根據自身發展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強對員工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員工專業知識以及技能水平,提高員工綜合素質,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目前供電企業在人才培養工作中,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在供電企業發展過程中,沒有及時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體系。在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沒有明確不同崗位人員承擔的職責和任務以及責任范圍,不利于對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供電企業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導致供電企業難以準確把握人才培養工作成效。例如:部分供電企業在員工考評工作中沒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無法準確評估員工的能力素質水平。此外,部分供電企業對于人才培養工作缺乏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標準,導致供電企業無法從員工實際能力水平出發,為員工制定合理的職業規劃以及發展目標。
供電企業要加強對員工培訓工作的重視,讓培訓工作成為企業戰略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調動員工參與培訓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體系,從根本上提升員工的學習熱情。供電企業應將培訓工作納入企業整體戰略規劃中,定期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明確各層級、各專業的培訓目標和任務,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同時,根據供電企業發展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個性化、多樣化、高質量的培訓計劃;對新員工開展入廠教育、技能知識與專業技能培訓等活動;有針對性地組織員工開展崗位知識和專業技能考核工作;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提高員工參與培訓、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是健全培訓管理機制,有效整合企業內外部培訓資源,加強對培訓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切實發揮各級各類培訓主體的作用,不斷完善培訓工作機制。二是建立員工職業發展規劃制度,實施企業內部人才分類管理,把員工職業發展與企業發展戰略相結合,將員工個人發展與企業整體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責任感[2]。三是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和完善專家型教師制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聘請國內外著名大學、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和優秀技術人才擔任兼職教師或特聘講師。四是制定差異化的培訓課程體系。根據不同層次員工的專業能力、崗位職責要求、年齡結構等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體系,增強課程實用性和針對性。五是創新培訓方法。采取 “走出去” 與 “請進來” 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例如:聘請專家授課、開展現場教學、開展技能競賽等。同時注重培養員工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員工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學和再學習。
供電企業應以人力資源相關部門為龍頭,拓展專業人才培養渠道。注重黨工團人才培養職能的實現,強化黨工團組織建設和專業技能與崗位先鋒模范的塑造,創新技能和績效的相關活動,引導職工主動參與,從職工中發掘、選拔和培訓專業人才,并通過黨工團內部活動的組織促進專業人才思想意識和專業技能等諸多方面的發展,向人力資源部門提供可靠的資料和數據,通過文化促進人才培養,加強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提高員工歸屬感和成就感,為供電企業輸送忠誠、可靠、具有精湛專業技術和技能的優秀人才,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促進產業快速發展的目的。
一是加強與外部培訓機構的合作。積極參加電力行業內外的各類培訓班,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將培訓工作納入企業員工隊伍建設的整體規劃,在企業內部形成學習、成長、競爭的良好氛圍。加大對員工專業技術技能培訓力度,鼓勵員工參加各類職業資格考試,提高員工綜合素質[3]。二是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多方式,加強與兄弟單位的合作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共同促進企業整體水平的提高。積極與外部機構合作開展職工培訓工作,如與外部專業機構合作舉辦相關專業技能培訓班等,通過共同開發培訓項目、共同組織教學活動、共同編寫教材、共同組織培訓考核等形式,促進企業人才培養水平的提升。三是注重培養和選拔優秀人才。要注重從生產一線選拔優秀人才,對工作表現突出、業務能力強的員工進行重點培養;要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選拔和培養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形成多層次的人才隊伍建設體系。四是積極推進與高校合作。要發揮企業與高校之間的各自優勢和特點,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合作培養高層次人才。通過合作可以進一步充實供電企業人力資源隊伍力量、增強企業整體實力、提升供電企業競爭力。要建立健全企業內部人才選拔機制,對高素質員工進行重點培養;要將員工學習培訓情況與個人考核及工資收入掛鉤,調動員工學習培訓的積極性;要積極探索并實行靈活多樣的激勵機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完善培訓制度[4]。要積極建立健全培訓體系,制訂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培訓計劃,確保培訓工作有序進行。其次,要注重對員工的實際需求進行分析和研究,按照不同專業、不同工種、不同崗位的需求,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培訓,做到有的放矢。最后,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要在堅持原有模式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打破傳統的 “師徒式” 教學模式,充分發揮老員工對新員工的傳幫帶作用,提高新員工的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
一要完善薪酬激勵。積極探索構建更加符合供電企業發展實際的薪酬體系,進一步加大薪酬分配與企業效益、個人貢獻掛鉤力度,有效地激發廣大專業人才的工作熱情和創造活力。要合理拉開收入差距,突出崗位差異,堅持按勞分配與按貢獻大小分配相結合,努力做到收入分配向基層一線傾斜,向高層次人才傾斜。二要建立獎懲制度。制定和完善配套的獎勵措施,對那些在專業技術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要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讓他們看到希望和前途。三要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要堅持以業績論英雄,不拘一格選人才。對于工作業績突出、能夠創造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專業人才,應優先提拔使用;對于那些工作成績一般、能力水平不高、但能創造較好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專業人才,也應優先提拔使用;而對于那些工作能力差、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或社會不良影響的專業人才,則應堅決予以調離崗位或解聘。四要建立競爭機制。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競爭機制,重點從高學歷、高職稱人員中選拔一批優秀專業人才,進行重點培養。要強化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增強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要善于發現和選拔優秀人才充實到管理崗位或專業技術崗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通過績效管理,能有效促進供電企業專業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供電企業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證。在績效管理中,要將員工績效考核與人才選拔、人才培養緊密結合起來,將員工的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等內容納入考核指標,完善激勵機制。首先,建立完善的績效管理制度體系。要制訂專業人才工作計劃,明確培養目標和措施,以確保培養計劃的順利實施。其次,要加強對專業人才日常工作和業績的考核評價,將其工作業績與薪酬、晉升、培訓等掛鉤,以充分發揮績效考核在提高員工素質、促進專業人才成長方面的作用。最后,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實施員工培訓計劃,為供電企業專業人才提供培訓機會;建立 “導師帶徒” 制度,為專業人才提供實踐鍛煉平臺;開展各種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活動等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提高專業人才的專業技能;實施 “專家工程” 等方式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通過完善專業人才管理制度體系和激勵機制,形成良好的氛圍。
團隊建設是提升專業人才能力的重要途徑,只有具備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才能有效提高專業人才的工作能力。一是通過構建有效的團隊,培養員工的共同價值觀,提升員工對組織的認同感,強化員工對團隊的歸屬感,實現企業和員工個人目標的統一。二是通過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將人才工作目標與個人工作目標相結合,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通過加強溝通和交流,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企業氛圍。總之,隨著電力體制改革步伐加快,供電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供電企業應在人才工作中把握形勢、積極作為、勇于創新。通過加大人力資源開發力度,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力度,提高人才隊伍素質;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激發人才工作熱情。
供電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對專業人才進行動態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其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一是要建立以工作業績為主要內容的評價體系,并將其作為選拔專業人才的主要依據。要堅持以崗位價值為導向,把員工的崗位業績與晉升、薪酬福利等掛鉤,注重實績、注重能力、注重發展、注重貢獻,增強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在職稱評審中應鼓勵具有較強科研能力、較高創造性的人員申報高級職稱,提高評審門檻。二是要建立以崗位能力為主要內容的評價體系。供電企業應按照不同崗位要求制定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資格標準和任職條件,建立不同崗位任職資格制度,引導專業技術人員在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應將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質量與薪酬福利掛鉤,對不同專業人才提出不同的獎勵標準和獎勵辦法,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工作熱情。應把是否完成了工作目標任務、是否創造了業績作為考核專業技術人員的重要指標。
隨著新時期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供電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對于供電企業來說,在未來的發展中,需要加強對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將人才培養工作納入企業戰略規劃中,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制訂科學合理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對員工培訓工作的落實力度,不斷提升供電企業的專業技術水平。同時要建立健全相關機制,為供電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