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婷 和睦家京北婦兒醫院

小兒疝氣是指嬰幼兒時期出現的腹腔內臟器官(如腸管、卵巢等)通過腹壁上的薄弱區域突出,形成可觸及的隆起。這種情況通常是由于腹壁肌肉和組織的發育不完全造成的。
1.腹股溝疝
腹股溝疝是小兒疝氣中最常見的類型,發生在腹股溝區域,通常在腹股溝管附近。這種疝氣可能在嬰兒哭鬧、用力或咳嗽時更加明顯,可以在腹股溝區域發現隆起。腹股溝疝在新生兒時期可能是生理性的,多數情況下會在幾個月內自行消失。若疝氣持續存在,可能需要手術修復。
2.臍疝
臍疝是指小兒臍部周圍的臍環區域發生的突出。這是由于臍部的肌肉環未完全閉合,使腹腔內的組織可以通過薄弱的臍環區域突出。臍疝也可能會在嬰兒用力或哭鬧時更加明顯。多數情況下,臍疝會在嬰兒的第一年內自行閉合,但如果疝氣較大或持續存在,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小兒疝氣可能會帶來一些潛在的危害和并發癥,尤其是在得不到適當處理和管理的情況下。以下是可能出現的一些危害:
1.造成嚴重并發癥
如果疝氣的臟器突出部分被卡住,無法自行復位,就會發生嵌頓。這可能會導致嚴重疼痛、組織壞死和缺血。嵌頓疝是小兒疝氣的一種嚴重并發癥,需要緊急手術治療,以避免進一步的組織損害。如果疝氣中的腸道被扭曲或阻塞,可能導致腸梗阻,這會引起嘔吐、腹痛、腹脹和便秘等癥狀,嚴重情況下可能會危及小兒的生命。腸梗阻需要及時治療,以恢復腸道的正常通暢。如果疝氣的突出部分被卡住并且供應血液受限,可能導致嵌頓疝,這種情況下,組織會因缺血而受損甚至壞死,可能需要緊急手術處理。
2.影響小兒舒適度和生活質量
小兒疝氣可能會導致腹股溝或臍部隆起,在活動、哭鬧或用力時可能會感到不適甚至疼痛,進而影響孩童情緒。
3.影響情緒和心理
疝氣可能會讓父母感到焦慮和擔憂,擔心疝氣可能引發并發癥。同時,疝氣可能會對小兒的情緒產生影響,導致不適和不安。
4.影響外觀
如果小兒疝氣未得到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腹股溝或臍部的持續隆起,影響小兒的外觀。
1.非手術治療
對于一些小兒疝氣,如臍疝,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專用的腹帶或繃帶來支持腹腔壁,以幫助臟器保持在正確的位置,促進疝氣閉合。但是這種治療用法不當可能會導致皮膚壓迫壞死等并發癥,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2.手術治療
對于一些嚴重的疝氣,特別是腹股溝疝,手術可能是必要的。手術的目的是將臟器重新放回腹腔內,然后強化腹股溝區域的肌肉和組織,以防止臟器再次脫出。手術通常在小兒體重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進行,以減少手術風險。小兒疝氣手術適應證如下:
大型疝氣:當疝氣的臟器突出足夠大,無法通過自然方式返回腹腔內時,手術是必要的。
不可逆性疝氣:如果疝氣臟器的位置無法自行復位,或者已經發生了固定,手術是必要的。
疝氣并發癥:如果疝氣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如臟器扭轉、壓迫或壞死,需要緊急手術。
持續疼痛:如果小兒疝氣引發了持續或嚴重的疼痛,影響兒童的生活質量,手術可能是合適的選擇。
復發疝氣:對于多次復發的疝氣,尤其是伴隨不適或疼痛的情況,醫生會建議手術。


威脅到兒童健康:如果小兒疝氣增加了小兒患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或者影響其正常發育,建議進行手術。
注意體重管理:避免讓小兒過度肥胖,因為過重的體重可能增加腹股溝區域的壓力,增加疝氣發生的風險。
避免過度用力:避免小兒過度用力,尤其是在排便時。如果小兒便秘,可以通過調整飲食,增加纖維攝入,以及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適當的治療方法來緩解便秘。
避免提重物:避免讓小兒提重物,因為過度的肌肉用力可能會增加腹股溝區域的壓力,從而增加疝氣的風險。
適度運動:適度的運動有助于加強肌肉和腹腔壁的力量,減少腹股溝區域的松弛。然而,要確保運動量適中,不要過度勞累。
正確護理臍部:對于新生兒,臍部是一個容易發生臍疝的區域。在換尿布或洗澡時要小心,避免過度揉搓或施加壓力。同時,選擇適合的尿布,避免對臍部造成不必要的壓迫。
定期體檢:定期帶嬰兒或幼兒去醫院進行體檢,這有助于早期發現潛在的腹股溝或臍部問題,及時做好預防。
遵循醫生建議:如果嬰兒或幼兒已經被診斷出患有臍疝或腹股溝疝,應遵循醫生的建議和治療計劃。
總體來說,對于小兒疝氣,家長們需要密切關注,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評估和處理。如果疝氣引發疼痛、不適、突出部位難以復位,或者出現嘔吐、腸梗阻等癥狀,應立即就醫,以避免潛在的并發癥。醫生會根據小兒的情況建議觀察、保守治療或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