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鵬賈鑫倪兆睿趙祜呂東趙明劉睿明
(1.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甘肅 張掖 734000;2.張掖市龍渠國家青海云杉祁連圓柏良種基地,甘肅 張掖 734000;3.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甘肅 張掖 734000)
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 (Maxim.)Ricker],薔薇科(Rosaceae)桃屬(Amygdalus L.)扁桃亞屬(Amygdalus),落葉灌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蒙古扁桃是戈壁荒漠地區特有種,喜光,耐旱,抗寒,耐瘠薄,是干旱地區的景觀和水土保持優勢種,具有較好的生態價值。其種仁含油率高,可食用;種仁可入藥,具有較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在瘠薄的土地、丘陵山坡、覆沙的黃土地、干河床沙地上均能正常生長;具有一定的耐鹽堿能力,pH值為8.5以上的土壤中仍可正常生長。
2016年4月,試驗站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林業研究所引進蒙古扁桃一年生苗木100株進行栽植,開展引種試驗,試驗地苗木列植,造林密度1.5m×2.0m,栽植后連續觀測記錄其苗木萌芽期、展葉期、開花期、結果期、果實成熟期、果實脫落期、落葉期等生長發育物候。并在2018年人工采集調制了種子,2019年春季進行了播種育苗試驗獲得了成功,同時在2020年對幼苗進行移植管理,并達到了預期效果。
試驗區位于甘肅省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研究院龍渠種子園科研試驗站,地處E100°13′42″,N38°48′41″,海拔1700m,近年來年平均氣溫7.4±0.5℃,極端最高氣溫33.4℃,極端最低氣溫-26.5℃;年降水量193.0±30mm,年蒸發量1653.0±105mm,相對濕度51%,無霜期152d,日照時數2435.8h。土壤主要為壤土、粘土,并夾雜石礫,表土質地較粘,易板結。
通過近4年的觀測記錄,蒙古扁桃在引種地一般4月上旬萌芽;4月中下旬展葉;4月下旬—5月上旬開花;5月中旬果實初始期;7月下旬果實成熟,10月上旬進入秋葉變色期,11月上旬—中旬落葉,進入休眠期。引種栽培后,2016年、2017年未結果實,2018年開始結果,具體時間見表1。

表1 引種蒙古扁桃生長物候期
引種栽培以來,蒙古扁桃苗木未采取任何保護措施,抵御了2018年-25℃的極端低溫,安全越冬,說明其抗寒性極強。在連續多年夏季高溫達到38℃時,沒有發生葉片枯黃、卷縮現象,其耐熱性強;春旱時節沒有發生抽條等現象;2016年栽植初期,應種地土地尉健行土地,引種栽植到目前為止生長良好未發生因堿性土壤而出現苗木生長不正常情況,說明其抗鹽堿能力較弱。

表2 2017—2021年極端溫度表
選擇樹冠完整、生長健壯、無有害生物的壯齡單株為采種母樹。8月中旬,待果實變黃時,選擇無有害生物、果肉飽滿、完全成熟的果實進行采摘。果實采回進行集中堆放,等待果肉軟化后,進行水洗,揉搓,去除果肉,清除雜質,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凈,撈出純凈種子放置在干燥、通風陰晾處,備用。種子的凈度≥90%,優良度≥90%,種子含水量≤13%,千粒重480g,發芽率≥44%。多余的種子在常溫條件下貯藏,貯藏時間宜小于2年。
種子催芽前先進行消毒處理。試驗用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殺菌15min,撈出后用清水沖洗種子表面殘留的高錳酸鉀,濾去多余的水分,晾干備用。
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入始溫60~70℃的熱水中攪拌,待水溫自然冷卻后,再浸泡48h,期間換水2~3次;將浸泡好的種子置于-18℃冷凍設備(冰柜)內速凍72h后將種子取出,與濕沙按1∶3均勻混合,倒入1.5m深的沙藏坑中,上覆20~30cm厚濕沙,保持30%的濕度,在18~25℃的條件下層積催芽;15±3d開始檢查催芽情況,待種子1/3露白后,即可播種。
選擇交通便利,地勢平坦,灌溉方便,排水條件良好,土層厚度≥40cm的沙壤土或壤土作為育苗地。播種前1年秋季,清除育苗地草根雜物,施腐熟有機肥和氮磷鉀復合肥,有機肥施用量15~22.5t·hm-2,氮磷鉀復合肥施用量225~300kg·hm-2;打碎土塊,整平床面,灌足冬水。
設置200~400mm的平床。苗床南北方向,床面寬1.0~1.5m,長度依地形而定,高差不大于2cm,床面間留寬30cm的步道。在作床時要對苗床河土壤進行消毒殺蟲處理:用40%的五氯硝基苯酚可濕性粉劑8g·m-2和80%的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g·m-2,配制成700~1000倍液噴灑苗床;3%硫酸亞鐵溶液0.5~0.6kg·m-2噴灑苗床,進行土壤消毒;或者用3%毒死蜱顆粒劑,用量30~60kg·hm-2,做床前均勻施入苗床,進行土壤殺蟲。
根據本地的氣候條件,播種期一般選擇在3月下旬—4月中下旬。播種量為680~750kg·hm-2。一般選擇采用條播,播種時開深3~5cm的溝,將催芽后的種子均勻撒入溝內,溝距25cm,然后均勻覆沙3~5cm,播后及時灌水。
3.5.1 水肥管理
播種后到出苗期間,應當適時灑水,保持床面土壤濕潤,防止因缺水而導致出苗率下降。苗木出齊后,每天灑水4~6次,每隔10d噴施1次1.0%~2.0%的硫酸亞鐵溶液;苗高達10cm以上,葉片達5~7片,每天灑水2~3次,每月葉面噴施1∶1的0.2%~0.3%磷酸二氫鉀和0.2%~0.3%尿素的混合液1次。
3.5.2 除草
除草前進行適當灌水,當水滲下后,在土壤保持松軟時拔除雜草及清除相關雜物,除草后及時灌水。
3.5.3 間苗
當苗高8~10cm時,進行間苗定株,密度一般控制在70~85萬株·hm-2為宜。
3.5.4 越冬管理
土壤封凍前灌足冬水。用麥草或胡麻桿等細桿作物覆蓋苗床,厚度4~6cm,覆蓋物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2%~0.3%的溶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0.1%~0.2%溶液消毒。第2年4月初適當灑水1~2次,保持苗床濕潤。晚霜后分2~3次撤除苗床覆蓋物。
一般選用規格為8cm×16cm,可降解塑料筒狀帶底容器作為育苗容器。在基質配制的比例一般為菌根土∶細沙∶原床土為1∶3∶6的比例均勻混合,基質pH值5.5~6.5,等待裝入選好的容器中。
播種前先進行基質消毒處理。育苗前5~7d,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和80%代森鋅粉劑可濕性粉劑按照3∶1的比例配制成700~1000倍液噴灑基質,用藥量2~3kg·m-2,用塑料薄膜覆蓋基質。播種前2~3d打開塑料薄膜,散失藥味后開始播種。
基質用人工或機械均勻填充到容器中,然后搖動容器,并壓實基質,基質裝滿后距容器口上端0.5cm處比較適宜。把裝滿基質的容器整齊擺放在平整的場地上或容器架上,容器與容器之間要擠緊,孔隙處用濕土或細沙填實。
進行播種,選擇3.1和3.2中已經調制好的種子進行播種。將催芽后的種子,直播在容器的最中央,每個容器播種3粒,然后用細河沙覆蓋,覆蓋厚度一般為0.3~0.5cm。
3.7.1 水分管理
出苗后,根據天氣情況10~20d澆水1次,澆水以清晨傍晚最佳,切忌中午澆水;苗木進入速生期,增加澆水次數;苗木速生期過后,減少澆水次數,保證苗木木質化,確保安全越冬。
3.7.2 除草
盡量保證容器內、床面以及步道上沒有雜草及其他雜物。容器內采用人工除草,除草前灌透水,在基質濕潤時把草連根拔除,防止松動苗根,拔草后要及時補水護根。
3.7.3 間苗、補苗和定苗
幼苗出土種殼脫落、真葉開始生長時即可間苗,選擇陰天或傍晚進行,每個容器中保留1~2株苗;結合間苗進行補苗,間出的苗挑選壯苗用來對缺株容器補苗,補苗后隨即澆透水;幼苗長出第4片真葉時即可定苗,間除多余的幼苗,每個容器中保留1株壯苗。
3.7.4 其他管理
育苗期間如發現容器內基質下沉,必須及時進行填滿,保證根系不能外露;為防止苗根穿透容器向土層伸展,需要經常挪動容器,進行重新排列或剪斷伸出容器外的根系,促使容器苗在容器內形成根團。
當幼苗達到地徑≥0.20cm,苗高≥30cm,根系長度≥15cm的質量要求時,可以進行移植。移植時間一般選擇在在4月下旬—5月上旬,土層解凍30cm以上進行移植幼苗。
移植前選擇合適的移植地,并將移植土地進行翻耕,翻耕深度為20~25cm,并結合翻地施入腐熟有機肥7500~12000kg·hm-2,將翻耕土與有機肥充分翻耕均勻。
起苗時要挖深30cm的起苗溝,順行沿溝底切斷幼苗根系。做到隨起苗隨移植,如果不能及時定植做好保濕假植或者用泥漿沾根。起苗后24h內不能栽植或運走的苗木,要及時進行假植。假植時間超過3d時,應灌水或向苗干噴水保濕。
移植的幼苗選擇穴植,移植株距1m,行距2m,移栽深度高于苗木根莖處1~2cm。定植時做到栽正、壓實,防止窩根、露根,栽后及時澆定根水。
幼苗移植后要及時進行澆水。夏季溫度高時,用55%~75%遮陰網遮蔭7d;速生期,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2次,每次120~150kg·hm-2,生長后期逐漸控制澆水。
同時要進行追肥,5月上旬,澆水前在苗木行間一側10~12cm處挖5~6cm深的小溝施入尿素或硫酸銨,施肥量100kg·hm-2;6月上旬在第1次施肥處的對側施入尿素或硫酸銨,施肥量120kg·hm-2;6月底在苗行內施入尿素和硫酸銨,施肥量尿素150kg·hm-2、磷酸二銨75kg·hm-2。對于局部生長較差的苗木,宜用250倍液的磷酸二氫鉀和尿素4∶1混合液進行葉面噴施,施肥量7.5kg·hm-2,每隔10d噴施1次。
移植后15~20d,及時松土、鋤草,松土深度5~8cm,松土時打碎土塊,平整畦面,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在苗木生長過程中剪除逆向枝、病蟲枝。
4.3.1 立枯病發病期
20%甲基立枯磷乳油,用量220mL·667m-2稀釋1200倍液,進行噴霧,7~10d噴1次,連續噴2~3次。
4.3.2 根腐病發病期
50%福美雙或75%代森錳鋅,用量50~67g·667m-2稀釋1000倍液,進行噴霧。
4.3.3 天幕毛蟲出現期
在幼蟲為害初期選擇37%蟲殺寶乳油1200倍液,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進行樹上噴霧防治。在成蟲危害期,用30g·667m-2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稀釋1000~1500倍液,或用80mL·667m-23%啶蟲脒微乳劑稀釋3000~4000倍液,進行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