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旭,沈安寧,李康吉
(江蘇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江蘇 鎮江 212013)
傳統的火力發電廠用煤發電,效率很低,在轉化過程中,存在大量的熱量流失和浪費。熱電聯產機組既能發電又能供熱,將損失的熱量重新利用,提高了能量轉換效率。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熱電聯產技術受到研究者越來越多的關注。根據中國電力規劃設計院的數據,截至2021 年,中國熱電聯產總裝機容量已達264.6 萬kW,占全國火電總裝機容量的6.3%。其中,工業熱電聯產占比最高,達87.5%,商業和居民熱電聯產占比分別為10.6%和1.9%。與傳統火力發電相比,熱電聯產技術可實現高達90%的能量轉換效率,并減少13%~18%的污染物氣體排放。
熱電聯產系統由發電機組、熱電聯產機組和供熱機組組成。熱電聯產經濟調度(combined heat and power economic dispatch,CHPED)的目的是使總生產成本最小化,同時滿足不同的運行約束,包括火電廠的閥點效應、熱電生產能力、需求平衡、輸電損耗等。早期解決CHPED 問題通常采用傳統的數學方法,如分枝定界法[1],對偶二次規劃[2]。但是傳統的數學方法存在局限性,例如對于初始解比較敏感,容易局部收斂,不能處理非凸非線性問題等。
現代智能優化算法能夠很好地克服傳統數學方法的缺陷,因此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使用智能優化算法進行CHPED 問題的研究,例如遺傳算法[3-4]、粒子群優化[5-6]、差分進化[7-8]、社會認知優化[9]、隨機分形搜索[10]、和諧搜索[11]、縱橫交叉算法[12]等。
此外,為提升智能優化算法求解CHPED 問題的性能,一些學者混合兩種或多種算法,設計了混合優化算法。例如,Murugan 等[13]提出了結合蝙蝠算法、人工蜂群和混沌自適應搜索策略的混合算法。Gu等[14]提出了基于生物地理學和模擬退火的混合算法。Nasir 等[15]提出了一種融合螢火蟲算法和自調節粒子群的混合優化算法。Ramachandran 等[16]提出了一種混合改進的蚱蜢優化和哈里斯鷹優化的新型優化算法。
目前智能優化算法在求解復雜CHPED 問題上,仍然存在易陷入局部最優、優化精度不高等問題。為此,提出一種新型的高斯柯西差分進化(Gaussian-Cauchy differential evolution,GCDE)算法。GCDE 算法主要引入了高斯柯西變異算子和參數自適應兩個策略,來提升差分進化算法求解CHPED 問題的性能。通過將GCDE 算法應用于兩個CHPED 模型,驗證了其具有較好的求解性能。
熱電聯產的燃料成本函數由純電機組的燃料成本、熱電聯產機組的燃料成本和純熱機組的燃料成本組成。
式中:FC為燃料的總成本;Ci(Pi)為第i個純電機組的燃料成本為第j個熱電聯產機組的燃料成本;Ck(Hk)為第k個純熱機組的燃料成本;Pi為第i個純電機組的輸出功率分別為第j個熱電聯產機組的輸出功率和輸出熱量;Hk為第k個純熱機組的輸出熱量;NP、NC、NH分別為純電機組、熱電聯產機組和純熱機組的機組數量。三種不同類型機組的燃料成本構成如下。
式中:αi、βi、γi、λi、ρi為第i個純電機組的成本系數;aj、bj、cj、dj、ej、fj為第j個熱電聯產機組的成本系數;ak、bk、ck為第k個純熱機組的成本系數為第i個純電機組的輸出功率下限。
1.2.1 電功率平衡約束
式中:PD為電負荷;Pl為第l個純電機組的輸出功率;PL為電力傳輸損耗,通過克朗公式[17]計算求得;Bil、B0i和B00為相關計算系數。
1.2.2 熱平衡約束
式中:HD為熱負荷。
1.2.3 純電機組輸出功率約束
1.2.4 熱電聯產機組輸出約束
1.2.5 純熱機組輸出熱量約束
差分進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是一種基于種群的進化算法。它使用變異、交叉和選擇算子來生成新的個體。每一代都保留較好的個體,達到種群進化的目的。DE 算法在解決不同領域的復雜優化問題上有多種應用,包括化工過程優化[18]、電機設計優化[19]等。基本DE 算法步驟如下。
1)初始化。
DE 算法將初始化N個個體,得到初始種群Xm,0,每個元素記為Xm,n,G(n=1,2,…,D)。
式中:Xm,0=(Xm,1,0,Xm,2,0,…,Xm,D,0)為第m個個體;分別為下限和上限;D為向量的維度;Rand為一個D維隨機向量,每個元素取值在[0,1]之間。
2)變異。
種群根據式(12)進行變異生成新的變異個體Vm,G,每個元素記為Vm,n,G(n=1,2,…,D)。
3)交叉。
種群根據式(13)進行交叉生成新的個體Um,G,每個元素Um,n,G(n=1,2,…,D)的取值為
式中:Q為交叉概率;jrand為[1,D]之間的一個隨機整數;rand為[0,1]之間的隨機數。
4)選擇。
式中:f(·)為DE 算法求解的優化函數。下一代種群中的個體通過選擇操作實現,如果經過變異和交叉步驟后的個體適應度優于原來個體的適應度,則將Um,G替換Xm,G至下一代,否則保持Xm,G不變。
為了改進DE 算法求解CHPED 問題的性能,提出了高斯柯西變異自適應差分進化(Gaussian-Cauchy DE,GCDE)算法。該算法在兩方面做出了改進,即參數自適應策略和高斯柯西變異策略。
2.2.1 參數自適應
在DE 算法的變異和交叉過程中,有兩個參數值得注意,即F和Q。F和Q固定取值無法應對不同問題的求解。因此,在GCDE 算法中,采用了自適應調節的參數策略。對每個個體Xm,G取獨立的參數Fm,G和Qm,G,更新公式如下。
式中:Fm,G初值設置為0.5;Qm,G初值設置為0.9;τ1、τ2、Fl、Fu為參數,數值分別為0.1、0.1、0.1、0.9;rand1、rand2、rand3、rand4為[0,1]之間的隨機數。
當選擇操作成功時,即f(Um,G)≤f(Xm,G)時,保留Fm,G和Qm,G的值至下一代,否則Fm,G和Qm,G的取值分別以τ1和τ2的概率進行修改,具體修改方式參照式(15)和式(16)。
2.2.2 高斯柯西變異策略
高斯柯西變異(Gaussian-Cauchy mutation,GCM)策略主要是在基礎變異步驟上,以一定概率使用高斯和柯西變異,用以增強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
式中:θ為概率,取值為0.05;FES為函數評價次數;FESmax為最大函數評價次數;Gaussian(·)為高斯函數;Cauchy(·)為柯西函數;GCM為高斯柯西變異后得到的個體。高斯柯西變異策略的使用概率從0 增加至0.05。GCDE 算法的流程如圖1 所示。
在應用GCDE 算法時,個體Xm(m=1,2,…,N)由CHPED 問題中純電機組、熱電聯產機組和純熱機組輸出的電能和熱能組成:
此外,在優化過程中,對產生的新個體需要運行約束修復技術,獲得可行解。約束修復技術如下:
1)對純電機組Pi(i=1,2,…,NP),容量約束修復方式為
3)對純熱機組Hk(k=1,2,…,NH),容量約束修復方式為
XP中任一元素XP的修復方式為
XH中任一元素XH的修復方式為
GCDE 算法被用于求解兩個CHPED 模型。為了驗證其有效性,將GCDE 算法與現有代表差分算法,即差分進化算法[20]、高斯變異差分進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 with gaussian mutation,DEGM)算法[21]和策略自適應差分進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 with strategy adaptation,SaDE)算法[22]的結果進行比較。所有算法都運用了約束修復技術修復可行域外的個體,使其滿足約束條件,且均是獨立運行30 次。仿真平臺為MATLAB R2016a,計算機配置參數為i5-7500 3.40GHz、8G。
系統1 由4 臺純電機組、2 臺熱電聯產機組和1 臺純熱機組組成。該系統的電負荷和熱負荷分別為600 MW 和150 MW。該系統僅考慮閥點效應和傳輸損耗。種群大小設置為100,最大迭代次數設置為500。
表1 為不同算法在系統1 上的統計結果,由表1可知,GCDE 算法和SaDE 算法在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和標準差方面均為最優,燃料成本均為10 094.20 美元/h,標準差均為0,可以看出GCDE 算法和SaDE 算法在系統1 上擁有最佳的優化精度。圖2 為不同算法在系統1 上的收斂曲線,由圖2 可以看出,GCDE 算法的收斂速度明顯優于SaDE 算法,同樣也優于DE 算法和DEGM 算法。結合上述分析得出,GCDE 算法在系統1 中擁有最優的優化精度與收斂速度。表2 為系統1 的各算法最優調度解。

表1 系統1的統計結果Table1 Statistical results of system 1

表2 系統1的最優調度解Table 2 Optimal dispatch solution of system 1

圖2 系統1收斂曲線Fig.2 Convergence curve for system 1
系統2 由13 臺純電機組、6 臺熱電聯產機組和5臺純熱機組組成。該系統的電負荷和熱負荷分別為2 350 MW 和1 250 MW。該系統僅考慮閥點效應,不考慮傳輸損耗。種群大小設置為100,最大迭代次數設置為5 000。
表3 為不同算法在系統2 上的統計結果,由表3 可知,GCDE 算法在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和標準差方面均為最優,燃料成本最優為57 825.71 美元/h,標準差為6.65,可以看出GCDE 算法在系統2 上擁有良好的優化精度。圖3 為不同算法在系統2 上的收斂曲線。由圖3 可以看出,GCDE 算法的收斂速度明顯優于其他三種算法。結合上述分析得出,GCDE算法在測試系統2 中擁有最優的優化精度與收斂速度。表4 為系統2 的各算法最優調度解。

表3 系統2的統計結果Table 3 Statistical results of system 2

表4 系統2最優調度解Table 4 Optimal dispatch solution of system 2

圖3 系統2收斂曲線Fig.3 Convergence curve for system 2
針對復雜多約束CHPED 問題,提出了一種改進的高斯柯西變異自適應差分進化算法。該算法采用高斯柯西變異策略,對種群個體周圍進行不同范圍的局部搜索,并采用自適應參數策略調節參數,提升了算法的優化性能。結合約束修復策略,將GCDE算法應用在7 臺機組和和24 臺機組兩種不同的CHPED 系統。仿真結果表明,GCDE 算法在這兩個CHPED 系統上相比于其他三種代表差分進化算法,具有更優的求解精度和收斂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