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楠
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研究強調在教學中注重整體規劃與細節執行的平衡,以提升教學質量。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單一知識傳授已經不再適應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因此,著眼大局精設計成為迫切需要,旨在構建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學習體驗。同時,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教學資源和工具日益豐富,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紛繁復雜的細節也給教學帶來了挑戰,需要教師巧妙安排,以確保學習過程的連貫性和有效性。因此,研究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旨在探索如何在整體規劃和細節執行中取得平衡,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展,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從而推動教育持續創新與進步。
一、初中英語人教版《Go for it》教材大單元設計的特點
(一)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
在初中英語人教版《Go for it》教材中,突出的特點之一是采用了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以話題為主線,貫穿整個教材,強調在實際任務中運用語言,促進學生交際能力和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每個單元從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出發,通過與話題相關的交際活動引入課程內容。例如,單元可能以“交朋友”為話題,通過相關的功能訓練,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交流的能力。隨著話題和功能的引入,教材逐步介紹相關的語法結構和詞匯。這些語言結構旨在支持學生在實際任務中的語言運用,使其表達更加流利、準確,教材的每個單元都設置了與話題緊密相關的任務,這些任務要求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完成這些任務,學生不僅鞏固了語言知識,還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語言運用,使學習更有實際意義。教材的設計鼓勵學生從實際任務中獲得動力,將語言置于實際應用中。這種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交際技能、合作意識和問題解決能力。總的來說,《Go for it》教材的大單元設計以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為特點,促使學生在實際任務中運用英語,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使其能夠更自信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表達。
(二)貼近生活實際的話題設計
初中英語人教版《Go for it》教材大單元設計貼近生活實際的話題,該教材在大單元設計中突出貼近生活實際的話題。每個單元都以一個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話題為切入點,這些話題貼近學生的日常經驗和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種貼近實際生活的設計使學生更容易投入學習中,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每個話題都以解決特定的實際問題為導向,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獲得實際應用能力。例如,“Making Friends”單元不僅讓學生學習如何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興趣,還培養了他們與他人建立聯系的能力,這種情境化的學習方式增強了學生的交際技能,使其能夠在真實情境中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教材中的話題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習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學生往往更容易對與自身生活相關的內容產生興趣,因此教材中貼近生活的話題引發了學生的共鳴。這種興趣驅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更愿意參與,自主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從而使語言學習成為一種真實、有趣的實踐活動。《Go for it》教材在大單元設計中通過貼近生活實際的話題,使學習更具有實用性和吸引力。這種設計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英語的能力。通過與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學生能夠更自信地運用英語交流,更好地應對實際交際需求。
(三)漸進式的學習程序
本套教材以漸進式的學習程序為特點,有效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逐步提升語言能力,確保其在不斷深入的話題中獲得全面的語言技能發展。
首先,每個單元的內容設計緊湊而有序。教材以“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的順序展開,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展開,從簡單的詞匯和基本句型開始,逐步引入更復雜的語言功能和語法結構。這種漸進式的設計使學生在有計劃的情境中逐步積累語言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降低了學習難度。
其次,每一個單元的“Section A”在引入基本詞匯和句型后,通過pair work或group work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進行與話題相關的聽力訓練。接著,教材呈現能夠說明話題功能的對話和語法結構,并提供任務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應用所學內容。這一過程在不斷升級的語言難度中引導學生逐步掌握知識,同時培養其在實際交流中的能力。“Section B”則進一步拓展了單元話題,重點培養閱讀和寫作技能,加深學生對語言運用的理解。這種漸進性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后逐步拓展知識領域,豐富語言應用的廣度和深度。在教材的整體結構編排上,目錄部分清晰地展示了每個單元的要點,幫助師生快速把握學習內容。各單元編排順序合理,遵循學生的自然學習和生活順序,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逐步掌握知識。
最后,在每單元的附錄部分,教材詳細解釋了難點,并列出了本學期的重要語法項目,為學生全面掌握語法提供了指導。此外,詞匯表的設置方便了學生查找生詞,促進了學生詞匯的積累。總之,初中英語人教版《Go for it》教材的漸進式學習程序確保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逐步建立起堅實的語言基礎,從簡單到復雜,從表面到深入,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科學、系統的學習路徑,使枯燥的語言學習變得更加有條不紊、有趣有益。
二、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的原則
(一)任務導向原則
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的任務導向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明確的任務為導向,通過設置具體的任務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實現知識和能力的綜合發展。這一原則強調將學習目標與實際任務相結合,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充分運用所學知識,培養實際應用能力,提高學習效果。任務導向原則在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通過設置具有挑戰性和吸引力的任務,如角色扮演、討論、實地調研等,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興趣激發原則
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的興趣激發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其愿意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習效果。這一原則強調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從而促進其綜合發展。通過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小組合作、角色扮演、游戲等,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增強其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循序漸進原則
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的循序漸進原則強調教學的漸進性,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通過逐步引導學生掌握難度遞增的知識和技能,學生可以逐漸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從而增強自信心,有助于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愿意主動參與學習,不斷挑戰自己,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閱讀理解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再逐步引導其分析文章的隱含信息、作者觀點等,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
三、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初步導入主題,激發學生興趣
在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中,導入主題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通過有效地導入主題,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激發其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對“What's the matter?”單元,教師可以選擇身體健康作為主題進行導入。在導入主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種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進行選擇,如播放有關頭痛、發燒等常見健康問題的短片,讓學生感受到健康問題對生活造成的困擾和影響,引起學生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和興趣。另外,教師可以采用帶有互動性質的教學活動來導入主題,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健康問題咨詢”角色扮演或“找出身體健康問題”的小游戲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相關知識,增強記憶力和理解力。
(二)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主題
為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What's the matter?”單元的主題,教師可以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這些活動旨在幫助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的主要句型來表達關于健康的問題和建議。
首先,教師可以設計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分成小組,模擬醫生與患者之間的對話。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可以運用句型“What's the matter with...”和“What should I/you/he/she/they do?”來詢問病人的身體狀況和提供建議。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場景和對話模板,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更好地掌握這些句型和表達。
其次,教師可以設計口語練習活動,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和辯論。在這一活動中,學生可以使用“What do you think I/you/he/she/they should do?”這一句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同時,學生需要回答“What's the matter with...”和“Does he/she have a...”這些問題,以便更好地理解討論的主題。
最后,教師可以利用閱讀和寫作來深入探究本單元主題。選擇相關的文章或新聞報道,讓學生進行閱讀和理解,然后寫一篇短文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使用“What's the matter with...”和“What should I/you/he/she/they do?”這些句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建議。
總的來說,教師可以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What's the matter?”單元主題。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句型和短語,還可以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通過這些活動的實施,學生將更深入地理解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掌握表達身體不適和提出建議的能力,為日常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引導學生完成綜合性任務,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綜合性任務是指將所學知識進行整合和應用,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針對“What's the matter?”單元主題,教師可以設計以下綜合性的任務。
(1)編寫病歷記錄:讓學生扮演醫生或患者的角色,分組完成一份病歷記錄。要求學生在病歷記錄中使用本單元所學的相關詞匯和句型。例如,學生可以采用以下句子: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I have a headache/stomachache/toothache;Did you take any medicine?You should take some rest and drink more water.通過此任務,能夠加深學生對病癥和治療方法的理解,同時可以提高其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
(2)演繹日常對話:讓學生分組進行小品表演,演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健康問題時的對話。要求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的相關詞匯和句型,并結合自己的創意進行表演。例如,學生可以采用以下對話:
A: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B: I have a fever.
A: You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and drink some water.
B: Thank you. Can you help me get some medicine?
A: Sure, I will go to the pharmacy to buy some for you.
通過此任務,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和聽力理解能力,同時提高其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
(3)撰寫保健小貼士: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探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健康,然后撰寫一篇保健小貼士。要求學生在小貼士中使用本單元所學的相關詞匯和句型。例如,學生可以采用以下句子:To keep healthy, we should exercise regularly and eat a balanced diet.If you have a cold, you should stay at home and take some rest.Drinking plenty of water can help relieve a headache or stomachache.通過此任務,可以加深學生對健康問題的理解,同時提高其寫作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綜合性任務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素質。在設計綜合性任務時,教師要結合單元主題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考慮任務的實用性,又要注重任務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四、結語
主題意義探究在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教育價值,能夠提高學生的主題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同時,本文提出了初步導入主題、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和引導學生完成綜合性任務等具體方法,希望為英語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盡管主題意義探究方法在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中具有許多優勢,但是也存在著一些挑戰和困難,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探索,相信在教師共同的努力下,主題意義探究將成為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