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艷
一、更新教學理念,克服教學上的困難
物理是基礎學科,物理概念、規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實驗和實踐的基礎上。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應該關注到,初中物理新教材把以前的“學生實驗”,已經改為“學生探究”,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教師應該明確這個重大改變。我們必須更新實驗思路,克服教學上的困難。
(一)采用多形式的實驗,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新的教學理念更加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物理實驗教學可以在課堂上,也可以在課外,或把演示實驗改為教師邊講邊實驗。這樣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參與實驗。例如在講長度測量和誤差時,先讓三四名學業生用同一把卷尺測量講臺同一測邊的長,各自記錄自己的測量結果,然后讓他們同時寫在黑板上,通過學生實際實驗測出的數據,更能說明測量誤差這個概念,說不定還能說明測量誤差和錯誤這兩個概念的區別。
(二)利用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讓學生獨立設計實驗,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力作用,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設計物理實驗需要靈活、綜合運用物理及相關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教師可循序漸進要求學生:按實驗原理和方法正確選擇實驗器材;設計實驗原理和方法并獨立操作;在此基礎上力求設計獨特的實驗構思。例如八年級物理上冊中的《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提前要求學生預習,并按課本及提示讓學生尋找器材實驗,上課時請學生說出方案并給大家演示。
(三)引導學生自備器材,拓展創新
實驗時可以使用實驗室所配備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制器材,甚至可以使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現有物品。例如用鉛筆和小刀做壓強實驗,用汽水瓶做大氣壓實驗,用眼藥瓶做物體的浮沉實驗,用輸液管和刻度尺制作U形壓強計等,這些器材學生更熟悉,有利于使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我們也可以在課外活動開展“小制作、小發明”競賽,可使學生創造性地使用現有物品、廢棄物品進行小制作,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還解決部分學校器材不足的問題。
(四)有針對性地應用現代教學技術
對于實驗現象不夠明顯、可見度較低,或者實驗器材難找的實驗,可以有針對性地應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技術輔助教學,通過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播放等手段,也使教學形象生動,學生又有新鮮感,教學效果也很好,但注意不要一味追求,不能代替實際操作。更新教學理念,結合實際,挖掘學生潛能,爭取學生配合,就能夠克服傳統教學的不足,在學校大面積開展實驗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嚴格操作、認真實驗、實事求是的態度,樹立愛護儀器的主人翁思想和團結協作的優良品德。教師必須以身作則,自己認真作好演示實驗,嚴格按規則操作,尊重事實,如實記錄;鼓勵學生獨立完成課本中的實驗和制作,親自做實驗,驗證釋疑;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并且在分組實驗時,在指導學生合作學習完成實驗的同時,融入以團結互助為榮的思想教育,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物理教學中,實行德育教育的有機滲透,真正做到德育教育與智育教育的有機融合。